爬电是什么?220V在PCB板上如何满足爬电安规?

爬电是什么?220V在PCB板上如何满足爬电安规?

一、爬电距离与空气间隙的定义

  1.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
    • 含义:沿绝缘材料表面两个导电部件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用于防止污染物(如灰尘、湿气)导致漏电或电弧。
    • 示例:220V强电线路与低压电路之间的绝缘表面距离需满足防漏电要求。
  2. 空气间隙(电气间隙,Clearance)
    • 含义:两个导电部件之间通过空气的最短直线距离,用于防止空气击穿导致的直接短路。
    • 示例:火线(L)与零线(N)之间的空气间距需避免高压击穿风险。

二、220V PCB设计安规要求(中国标准)

1. 基本间距要求
  • 一次侧强电部分(220V L/N):
    • 空气间隙:L与N之间≥2.5mm(保险丝前),保险丝后≥1.5mm;L/N与地线(GND)≥2.5mm。
    • 爬电距离:L与N之间≥2.5mm(污染等级2,材料组别IIIa/IIIb);L/N与GND之间≥4.0mm。
  • 强弱电隔离(一次侧与二次侧):
    • 空气间隙≥4.0mm,爬电距离≥6.4mm(需通过开槽或增加绝缘层实现)。
2. 关键设计措施
  • 开槽优化:
    • 当实际爬电距离不足时,可在强电与弱电区域间开槽,槽宽≥0.8mm(机械开槽)或≥0.2mm(钻孔),以延长表面路径。
    • 示例:若L与弱电间距仅3mm,开槽后等效爬电距离可提升至≥4.0mm。
  • 材料选择:
    • 优先选用高CTI(耐漏电起痕指数)板材(如CTI≥600V),低CTI材料(如FR4)需加大距离或开槽补偿。
  • 走线规范:
    • 强电走线宽度按载流能力设计(1oz铜厚下,1mm线宽对应1A电流),避免过细导致发热。
    • 避免强电与弱电线路平行或交叉,必要时采用垂直走线或中间夹地线隔离。
3. 测试与认证
  • 耐压测试:一次侧与二次侧之间需通过3000V AC/1分钟耐压测试,无击穿或飞弧现象。
  • 污染等级适配:工业等高污染场景需提升爬电距离20%-30%,如从4.0mm增至5.0mm。

三、典型违规风险与解决方案

风险场景后果解决方案
爬电距离不足(未开槽)漏电、电弧放电开槽增加等效路径
空气间隙过小空气击穿、短路调整布局,确保≥2.5mm
材料CTI值低污染环境下漏电风险高更换高CTI板材或涂三防漆

四、国际标准对比(参考)

  • IEC标准:与中国国标(GB/T 16935.1)基本一致,但污染等级划分更细化。
  • UL标准(美国):要求更严格,相同电压下爬电距离可能需≥5.0mm。

总结

设计220V PCB时,需综合中国国标的电气间隙(≥2.5mm)和爬电距离(≥4.0mm)要求,通过开槽、选材、走线优化及测试验证确保安全。关键步骤:

  1. 分区布局:明确强弱电区域,隔离间距≥4mm。
  2. 开槽补偿:在间距不足时通过开槽延长爬电路径。
  3. 材料与测试:选用高CTI板材,并通过耐压测试验证可靠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