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哈喽我是Alan@增长黑盒,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增长黑盒自己发展的小故事,希望大家有启发!
大家记得入群领取《增长工程训练营》的五天试学课,限时福利哈~
3.5倍的社会责任
2016年6月,不甘心在大企业里当螺丝钉的Alan,正在准备从公司辞职出来找寻新的机会,我离职最大的动力还是因为感受到了作为独身子女的社会责任和压力。
以我个人家庭状况为例给大家算一笔账:
作为一个光荣的独身子女,我妈退休后可一次性领取3600元,此外就没有什么福利了。
我作为独生子女需要养两个老人,而我的父母辈人均只需要养0.57个老人。这也意味着,我理论上的社会责任是父辈们的3.5倍。很显然,作为个体被优生优育的代价就是要成倍地挑起社会责任。
看着我的独生子女证件照,不禁感慨道,小朋友的命运在孩童时代就已经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中国目前的人均GDP只有一万美元,日本的人均GDP是中国的4倍,美国的人均GDP是中国的6倍。
随便找一个发达国家的人都比你强数倍,我就问问中国的年轻人,你们服气嘛?
我肯定是不服气的,毕竟我在国内国外都上过学,我不觉得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人。那为什么聪明人,进入了不同的企业组成了不同的经济体,差别就这么明显了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创造价值的链条很长,每一环都有差距,我也只在很小的一个环节中找到了部分的答案。
师夷长技:研究海外营销科技
我的同学Yolo在上海上班的时候,就非常不安分,连续两年清明节放假来南京找我玩。经常给我安利“增长黑客”的理论,似乎就是想把我拉出来创业。
这套理论兴起于硅谷,核心是指导企业用数据和技术去系统地撬动增长。由于思维方式和我们在生物实验室做实验非常像,所以我们都很着迷。
所以我在16年下半年辞职后,就在家和Yolo研究怎么在国外用增长黑客的思维去创业。
我们当时做了一个生物试剂的跨境电商网站,在没有写代码的情况下就建立了一个数十万SKU的电商网站,且具备各种自动化营销的功能。其间我们尝试了数百款营销科技(MarTech),并将数十款组装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增长的工程,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效率。
详情可以阅读这篇文章:
https://growthhackers.com.cn/growthbox/28017/
增长黑盒的诞生
海外的项目我们做了一年,因为天花板有限,我们决定跳脱出生物行业,在国内找寻创业方向。
当我们回头再来看国内企业的营销自动化(Marketing automation)或者是精细化运营的时候,我们发现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牛逼的企业是真的牛逼,例如字节跳动,组建了数百人的增长团队全球拓展业务;而国内绝大部分企业在系统建设上面的投入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尤其是深入产业的那些企业。
企业不重视也能理解,毕竟之前有着人口红利和经济开放的红利,很多产业只要去做了就有回报,更多的是野蛮生长和跑马圈地。
而我们当时的判断是随着人口见顶,企业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大,企业级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而增长黑盒诞生的初衷就是希望成为企业增长的知识库和武器库,未来可以切入企业级的市场。
2017年6月26日,我用PPT草草地画了一个增长黑盒的logo,并且由Yolo写下了第一篇文章,增长黑盒默默地成立了。
增长黑盒的发展
我们在国内从零起步又不太擅长社交,基本都在专心写文章做研究,足足半年时间都没有赚到什么钱。我一度认为我们可能有点像中世纪的很多画家,可能要死后才能扬名立万。
2018年1月5日,我决定成立一个付费社群,并且撰写了一篇文章《人若无名,专心增长》去推广。当日的情境历历在目,我蹭着wework的共享办公室和暖气,熬着夜、喝着柠檬冰水提神。不过好消息是,第二天就有数百个会员报名,并收到了好几万块钱的会员费。
本文链接:https://growthhackers.com.cn/internet/701/
感谢发达的互联网,也要感谢大佬们和粉丝们的认可。在这里要由衷感谢前辈们的帮助包括Caoz、生财有术的亦任以及中文版《增长黑客》作者范冰。
自此,我们才有了稳健的收入来源,以支撑我们俩来全职做增长研究,并且我们也经常分享我们自己的增长攻略。
本文链接:https://growthhackers.com.cn/技术变现/1237
我们在2018年下半年接受一笔天使投资,并成立了公司,我们从增长黑盒的社群里招募了优秀的小伙伴,一直并肩作战至今。
在2019年,我们没有忙着赚钱,而是心无旁骛,花了一整年时间去打磨我们系统化的增长方法论《增长工程学》。不仅研究了中国的国情、还配套了营销软件、策略研究和落地实战的方案。
在2020年,我们决定将《增长工程学》进一步推广到市场,并且推出了免费的增长五日训练营,欢迎大家进群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