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隙ALOHA(S-ALOHA)算法的实现及其性能分析

时隙ALOHA(S-ALOHA)算法原理:
时隙ALOHA算法把时间分成多个离散的时隙,每个时隙长度等于或稍大于一个帧,标签只能在每个时隙的开始处发送数据。这样标签要么成功发送,要么完全碰撞,避免了纯ALOHA算法中的部分碰撞冲突,碰撞周期减半,提高了信道利用率。时隙ALOHA算法需要读写器对其识别区域内的标签校准时间。时隙ALOHA算法是随机询问驱动的TDMA防冲撞算法,因为标签仅仅在确定的时隙中传输数据,所以该算法的冲撞发生频率仅仅是纯ALOHA算法的一半,但其系统的数据吞吐性能却会增加一倍。
时隙 ALOHA 算法的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1)读写器先发送 Query 指令规定帧长(时隙的个数)。
2)标签在帧长范围内随机地选择一个时隙响应读写器的指令并返回信息包,仅有一个标签返回信息包的时隙称为成功时隙,没有标签返回信息包的时隙称为空时隙,有 2 个或更多个标签返回信息包的时隙称为碰撞时隙,发生碰撞的标签会在下一帧继续尝试。
3)算法先根据前一帧的反馈(即观测值:碰撞时隙数量,空时隙数量和成功时隙数量,采用一定的标签估算方法来估算场区内的标签数量 n,并且据此选择一个合适的帧长度。
4)读写器以
为下一轮识别的帧长,直到读写器工作场区内的标签被全部识别完毕。

matlab代码:

clear;close all;clc;
prS = 0;
n = 1000;
for jumlahUser = 1:20
    for peluangTx = 1:20 
        jumlahSukses=0;
        jumlahTx = 0;
        for perc = 1:n
            hasilRandom = randi(100, 1, jumlahUser); 
            paketDiTx = sum(hasilRandom <= peluangTx);
            if paketDiTx == 1 
                jumlahSukses = jumlahSukses + 1;
            end
            jumlahTx = jumlahTx + paketDiTx;
        end
        prS(jumlahUser, peluangTx) = jumlahSukses/jumlahTx;
    end
end
surf(prS)

xlabel('信道空闲的时间')
ylabel('发送数据的时')
zlabel('信道利用率')
title('Slotted ALOH 图形 A')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时隙ALOHA算法(简称SA)是 (RFID)系统中常用的防碰撞算法。1972年,Roberts提出了时隙Aloha,它是对纯的一种改进,其基本思想是把时间分成若干个相同的时间片,所有用户在时间片开始时刻同步接入网络信道,若发生冲突,则必须等到下一个时间片开始时刻再发送。该方法避免用户发送数据的随意性,减少了数据冲突,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并且其吞吐量可以增加到纯Aloha的一倍。

  • 10
    点赞
  • 6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