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学习九之函数处理(错误处理、可变参数、命令行参数)

欢迎大家进群一起学习,qq群3:646052087
网盘资料: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dgbx4gxSKqBkispTBxthg
提取码:vi74

 

针对C语言的学习,我们基本上掌握了对于C语言开发的技巧和C语言代码编写规则,然而在代码实现中,会存在一些更灵活的编程思路,例如学习七中的-标记粘贴运算符(##),学习八中的函数指针(typedef int (*func) (int,int);),这些技巧的使用,会使得我们编程更加容易。

C 错误处理

C 语言不提供对错误处理的直接支持,但是作为一种系统编程语言,它以返回值的形式允许您访问底层数据。在发生错误时,大多数的 C 或 UNIX 函数调用返回 1 或 NULL,同时会设置一个错误代码 errno,该错误代码是全局变量,表示在函数调用期间发生了错误。您可以在 errno.h 头文件中找到各种各样的错误代码。

所以,C 程序员可以通过检查返回值,然后根据返回值决定采取哪种适当的动作。开发人员应该在程序初始化时,把 errno 设置为 0,这是一种良好的编程习惯。0 值表示程序中没有错误。

errno、perror() 和 strerror()

C 语言提供了 perror()strerror() 函数来显示与 errno 相关的文本消息。

  • perror() 函数显示您传给它的字符串,后跟一个冒号、一个空格和当前 errno 值的文本表示形式。
  • strerror() 函数,返回一个指针,指针指向当前 errno 值的文本表示形式。

让我们来模拟一种错误情况,尝试打开一个不存在的文件。您可以使用多种方式来输出错误消息,在这里我们使用函数来演示用法。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您应该使用 stderr 文件流来输出所有的错误。

#include <stdio.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string.h>
 
extern int errno ;
 
int main ()
{
   FILE * pf;
   int errnum;
   pf = fopen ("unexist.txt", "rb");
   if (pf == NULL)
   {
      errnum = errno;
      fprintf(stderr, "错误号: %d\n", errno);
      perror("通过 perror 输出错误");
      fprintf(stderr, "打开文件错误: %s\n", strerror( errnum ));
   }
   else
   {
      fclose (pf);
   }
   return 0;
}

当上面的代码被编译和执行时,它会产生下列结果:

错误号: 2
通过 perror 输出错误: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打开文件错误: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被零除的错误

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如果不检查除数是否为零,则会导致一个运行时错误。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下面的代码在进行除法运算前会先检查除数是否为零: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main()
{
   int dividend = 20;
   int divisor = 0;
   int quotient;
 
   if( divisor == 0){
      fprintf(stderr, "除数为 0 退出运行...\n");
      exit(-1);
   }
   quotient = dividend / divisor;
   fprintf(stderr, "quotient 变量的值为 : %d\n", quotient );
 
   exit(0);
}

当上面的代码被编译和执行时,它会产生下列结果:

除数为 0 退出运行...

程序退出状态

通常情况下,程序成功执行完一个操作正常退出的时候会带有值 EXIT_SUCCESS。在这里,EXIT_SUCCESS 是宏,它被定义为 0。

如果程序中存在一种错误情况,当您退出程序时,会带有状态值 EXIT_FAILURE,被定义为 -1。所以,上面的程序可以写成: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main()
{
   int dividend = 20;
   int divisor = 5;
   int quotient;
 
   if( divisor == 0){
      fprintf(stderr, "除数为 0 退出运行...\n");
      exit(EXIT_FAILURE);
   }
   quotient = dividend / divisor;
   fprintf(stderr, "quotient 变量的值为: %d\n", quotient );
 
   exit(EXIT_SUCCESS);
}

当上面的代码被编译和执行时,它会产生下列结果:

quotient 变量的值为 : 4

C 可变参数

有时,您可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您希望函数带有可变数量的参数,而不是预定义数量的参数。C 语言为这种情况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它允许您定义一个函数,能根据具体的需求接受可变数量的参数。下面的实例演示了这种函数的定义。

int func(int, ... ) 
{
   .
   .
   .
}
 
int main()
{
   func(2, 2, 3);
   func(3, 2, 3, 4);
}

请注意,函数 func() 最后一个参数写成省略号,即三个点号(...),省略号之前的那个参数是 int,代表了要传递的可变参数的总数。为了使用这个功能,您需要使用 stdarg.h 头文件,该文件提供了实现可变参数功能的函数和宏。具体步骤如下:

  • 定义一个函数,最后一个参数为省略号,省略号前面可以设置自定义参数。
  • 在函数定义中创建一个 va_list 类型变量,该类型是在 stdarg.h 头文件中定义的。
  • 使用 int 参数和 va_start 宏来初始化 va_list 变量为一个参数列表。宏 va_start 是在 stdarg.h 头文件中定义的。
  • 使用 va_arg 宏和 va_list 变量来访问参数列表中的每个项。
  • 使用宏 va_end 来清理赋予 va_list 变量的内存。

现在让我们按照上面的步骤,来编写一个带有可变数量参数的函数,并返回它们的平均值: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arg.h>
 
double average(int num,...)
{
 
    va_list valist;
    double sum = 0.0;
    int i;
 
    /* 为 num 个参数初始化 valist */
    va_start(valist, num);
 
    /* 访问所有赋给 valist 的参数 */
    for (i = 0; i < num; i++)
    {
       sum += va_arg(valist, int);
    }
    /* 清理为 valist 保留的内存 */
    va_end(valist);
 
    return sum/num;
}
 
int main()
{
   printf("Average of 2, 3, 4, 5 = %f\n", average(4, 2,3,4,5));
   printf("Average of 5, 10, 15 = %f\n", average(3, 5,10,15));
}

当上面的代码被编译和执行时,它会产生下列结果。应该指出的是,函数 average() 被调用两次,每次第一个参数都是表示被传的可变参数的总数。省略号被用来传递可变数量的参数。

Average of 2, 3, 4, 5 = 3.500000
Average of 5, 10, 15 = 10.000000

C 命令行参数

执行程序时,可以从命令行传值给 C 程序。这些值被称为命令行参数,它们对程序很重要,特别是当您想从外部控制程序,而不是在代码内对这些值进行硬编码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命令行参数是使用 main() 函数参数来处理的,其中,argc 是指传入参数的个数,argv[] 是一个指针数组,指向传递给程序的每个参数。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实例,检查命令行是否有提供参数,并根据参数执行相应的动作: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
   if( argc == 2 )
   {
      printf("The argument supplied is %s\n", argv[1]);
   }
   else if( argc > 2 )
   {
      printf("Too many arguments supplied.\n");
   }
   else
   {
      printf("One argument expected.\n");
   }
}

使用一个参数,编译并执行上面的代码,它会产生下列结果:

$./a.out testing
The argument supplied is testing

使用两个参数,编译并执行上面的代码,它会产生下列结果:

$./a.out testing1 testing2
Too many arguments supplied.

不传任何参数,编译并执行上面的代码,它会产生下列结果:

$./a.out
One argument expected

应当指出的是,argv[0] 存储程序的名称,argv[1] 是一个指向第一个命令行参数的指针,*argv[n] 是最后一个参数。如果没有提供任何参数,argc 将为 1,否则,如果传递了一个参数,argc 将被设置为 2。

多个命令行参数之间用空格分隔,但是如果参数本身带有空格,那么传递参数的时候应把参数放置在双引号 "" 或单引号 '' 内部。让我们重新编写上面的实例,有一个空间,那么你可以通过这样的观点,把它们放在双引号或单引号""""。让我们重新编写上面的实例,向程序传递一个放置在双引号内部的命令行参数: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
   printf("Program name %s\n", argv[0]);
 
   if( argc == 2 )
   {
      printf("The argument supplied is %s\n", argv[1]);
   }
   else if( argc > 2 )
   {
      printf("Too many arguments supplied.\n");
   }
   else
   {
      printf("One argument expected.\n");
   }
}

使用一个用空格分隔的简单参数,参数括在双引号中,编译并执行上面的代码,它会产生下列结果:

$./a.out "testing1 testing2"

Progranm name ./a.out
The argument supplied is testing1 testing2

 当需要传入多个参数时,传入参数会依次放在argv[]中,argc会比传入的参数多1。例如传入两个字符串,argc为3: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
   if( argc == 2 )
   {
      printf("输入的第一个参数是%s\n",argv[1]);
   }
   else if( argc == 3 )
   {
      printf("第一个参数是%s,第二个参数是%s",argv[1],argv[2]);
   }
   else
   {
      printf("One argument expected.\n");
   }
}

执行结果如下:

$./a.out "testing1 testing2" arg3

第一个参数是testing1 testing2
第二个参数是arg3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