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模电】(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反馈的概念及判断

本文深入探讨了模拟电子学中的反馈概念,包括反馈的基本定义、判断方法、以及交流负反馈的四种阻态。详细讲解了如何判断电路中的反馈类型,如正反馈、负反馈、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并介绍了电压反馈、电流反馈、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等关键概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模电专栏]

学习资料:

传送门

本章基本要求

  • 会判:判断电路中有无反馈及反馈的性质。
  • 会算:估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放大倍数。
  • 会引:根据需求引入合适的反馈。
  • 会判振消振:判断电路是否能稳定工作,会消除自激振荡

A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

A.a 反馈的基本概念

1 什么是反馈
放大电路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回到输入电路,影响输入,称为反馈。
反馈放大电路可用方框图表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研究的问题:

  • 输出量是从输出电压还是输出电流引出反馈。
  • 反馈量是多少
  • 以什么方式引出,引回。
  • 反馈影响的是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还是输入电流。

2 正反馈和负反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反馈的结果来判断,凡反馈的结果使输出量的变化减小的为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
或者,凡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的为负反馈,否侧为正反馈。

3 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直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直流反馈,交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称为交流反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交流情况下, C c 短路 C_c短路 Cc短路

4 局部(本级)反馈和级间反馈
只对多级放大电路中某一级起反馈作用的称为局部(本级)反馈,将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量引回到其输入级的输入回路的称为级间反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常,重点研究级间反馈或称总体反馈。

A.b 反馈的判断

1 有无反馈的判断
“找联系”:找输入回路与输入回路的联系,若有则有反馈,否则无反馈。

第二个的R是负载电阻,无反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的判断

“看通路:”即看反馈是存在于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
设以下电流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视为短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正、负反馈(反馈的极性)的判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反馈的结果”,即净输入量是被增大还是被减小。
瞬时极性法:给定 X ˙ i \dot{X}_i X˙i的瞬时极性(正或负),并以此为依据分析电路中各电流电位的极性从而得到 X ˙ o \dot{X}_o X˙o的极性;
X ˙ o 的极性 → X ˙ f 的极性 → X ˙ i 、 X ˙ f 、 X ˙ i 的叠加关系: \dot{X}_o的极性\rightarrow \dot{X}_f的极性\rightarrow \dot{X}_i、\dot{X}_f、\dot{X}_i的叠加关系: X˙o的极性X˙f的极性X˙iX˙fX˙i的叠加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构 U i U_i Ui U 0 U_0 U0的相位关系
(共源)共射反相
(共漏)共集同相
(共栅)共基同相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同相输入同相输出(输出小于输入);反相输入反相输出
差分放大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反馈量仅仅决定于输出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个电路图:假设输入为正,由放大器得到输出为负,再由此得到经过R2的电流方向,为负反馈。
第一个电路图:假设输入为正,由放大器得到输出大于输入,再由此得到经过R2的电流方向,为正反馈。

在判断集成运放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极性时,净输入电压指的是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位差,净输入电流指的是同相输入端或反相输入端的电流。

A.c 交流负反馈的四种阻态

1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描述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在输出端的连接方式,即反馈网络的取样对象。(看输出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出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输入回路来影响净输入量的为电压反馈,即 X ˙ o = U ˙ o \dot{X}_o=\dot{U}_o X˙o=U˙o
输出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输入回路来影响净输入量的为电流反馈,即: X ˙ o = I ˙ o \dot{X}_o=\dot{I}_o X˙o=I˙o
输出端短路法:令输出电压为0,若反馈量随之为0,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量依然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e为输出则为共集,输入输出同相。 I e I_e Ie受基极电流控制,与 u o u_o uo无关。所以是电流反馈。
因此,点入引入电流负反馈。
2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描述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即输入量、反馈量、净输入量的叠加关系。(看输入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反馈与输入在同一端引入并联反馈;不在同一端,引入串联反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输入端,输入量、反馈量和净输入量以电压的方式叠加,为串联反馈;以电流的方式叠加,为并联反馈。
3 四种反馈组态:注意量纲
输入端是恒流源说明是并联,因为电流相加表现为并联,输入端是恒压源则说明是串联,因为电压叠加表现为串联才叠加;对于输出端,去掉U0(短路),若反馈为0,说明是电压反馈,不为0说明只可能是电流反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个图: U o U_o Uo置零, I o I_o Io还在,所以是电流。

为什么在并负反馈电流中不加恒压源:

任何一个放大电路从输入端往里看都是一个电阻 R i R_{i} Ri,假如换成恒压源 U i U_i Ui,那么 I i ′ I_i' Ii并不会由于反馈而发生变化,它恒等于 U i R i \frac{U_i}{R_i} RiUi
为什么在串联负反馈电流中不加恒流源:
同理,如果是恒流源,那么 U i ′ U'_i Ui恒等于 R i I i R_iI_i RiIi

例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用 R f R_f Rf连接起来,所以有反馈。
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不构成节点,所以是串联反馈。
U b e = U i − U f U_{be}=U_i-U_f Ube=UiUf,为负反馈
输出置零,T2发射极电流依然在,所以是电流串联负反馈。

若从第三级的射极输出,则电路引入的是哪种阻态的交流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二进制人工智能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