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Runsen
@Date:2020/7/1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内心所朝的方向。只要我在每篇博文中写得自己体会,修炼身心;在每天的不断重复学习中,耐住寂寞,练就真功,不畏艰难,奋勇前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人生定会有所收获,不留遗憾 (作者:Runsen )
作者介绍:Runsen目前大三下学期,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大学沉迷日语,Python, Java和一系列数据分析软件。导致翘课严重,专业排名中下。.在大学60%的时间,都在CSDN。决定今天比昨天要更加努力。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期末考试来了,不能敲代码了,要赶紧预习,因为是疫情,考试是线上的,如果是线下的,基本挂定了,感谢苍天。
那个化学反应工程已经在考试的考试的考点给我的,考试是线上的,但是是用腾讯会议监控的,但是对我来说没用,我把考试的考点的答案写成博客,考试是的时候看博客直接抄,就是这样作弊,不作弊是不可靠的。我菜老师这个水平也不知道,
赶紧找书抄。写,考试必须及格。
不想写了,直接截图算了。
文章目录
20、孔体积,固体密度、颗粒密度和孔隙率
21、固体催化剂的组成
22、三种吸附模型的比较
试说明三种吸附模型的差别?从基本假设和活化能关系上阐述它们的差异
兰格缪尔吸附模型是一种理想吸附模型。兰格缪尔吸附模型假设吸附过程满足下列条件:①催化剂表面上活性中心分布是均匀的;②吸附活化能和脱附活化能与表面吸附的程度无关;③每个活性中性仅能吸附一个气相分子(单层吸附);④被吸附分子间互不影响,也不影响空位对气相分子的吸附(吸附分子之间无作用力)。
焦姆金吸附模型是真实吸附模型,他认为吸附活化能力Ea,脱附活化能Ed以及吸附热q与覆盖率θ成线性函数关系。
弗鲁德里希吸附模型与焦姆金模型类似,认为吸附活化能、脱附活化能以及吸附热随覆盖率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弗鲁德里希吸附模型认为活化能与覆盖率之间并非线性关系,而是对数函数关系。
23、气固催化减少内外扩散方法
24、本征动力学反应速率方程的推导方法
本征动力学反应速率方程的推导方法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①假定反应机理,即确定反应所经历的步骤;
②确定速率控制步骤,该步骤的速率即为反应过程的速率。根据速率控制步骤的类型,写出该步骤的速率方程;
③非速率控制步骤均达到平衡。若为吸附或解吸步骤,列出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若为化学反应,则写出化学平衡式;
④利用所列平衡式与∑θ1+θv=1,将速率方程中各种表面浓度变换为气相组分分压的函数,即得所求的反应速率方程。
25、多想催化反应过程的七个步骤
26、气固催化剂的动力学方程推导
作业1 5 7
5、用均匀吸附模型推导甲溶合成动力学假定反应机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