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医学顶刊《NEJM》(医学一区top,IF=96.2)发表了一篇题为:“Global Effect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on Lifetime Estimates”,整合了来自6大洲39个国家、133个队列的2,078,948名参与者的个体数据。
结果显示,50岁时若无五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体重异常(过轻或超重/肥胖)、糖尿病和吸烟,男女预期寿命均较具有全部危险因素者延长超10年。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范围内的首要死因,而约50%的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是由5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引起的,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体重异常(过轻或超重/肥胖)、糖尿病和吸烟。
这意味着,近半数的心血管疾病可通过有效的危险因素管理实现预防。
全球心血管疾病风险联盟(GCVRC)对 207,8948 名参与者的个体水平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排除了基线时患有心血管疾病及随访信息缺失的参与者信息后,有122.8万例参与者的数据可用于心血管疾病事件分析,204.3万例可用于死亡分析。
研究人员根据参与者50岁时是否存在动脉高血压、高脂血症、体重过轻/超重/肥胖、糖尿病和吸烟,估计到90岁前心血管疾病和任何原因死亡的终生风险,还估计了寿命(无心血管疾病或因任何原因死亡的额外寿命年数)的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50岁时,在所有五种风险因素都存在的情况下,女性和男性90岁之前发生心血管疾病终身风险分别为 24%(95%CI:21 ~ 30)和 38%(95%CI:30 ~ 45),90岁之前死亡的终生风险分别为88%(女性)和94%(男性)。
与同时存在上述5种危险因素的参与者相比,那些没有任何这些危险因素的参与者中,女性和男性的无心血管疾病的寿命预计可分别延长13.3年(95% CI,11.2~15.7)和10.6年(95% CI,9.2~12.9)。
总体寿命预计可分别延长14.5年(95% CI,9.1~15.3)和11.8年(95% CI,10.1~13.6);
就单个危险因素对无心血管疾病的寿命差异的影响来看:
没有糖尿病的女性和男性参与者,分别延长4.7年和4.2年;
不吸烟,分别延长5.5年和4.8年;
没有高血压,分别延长1.3年和1.8年;
体重正常,则分别延长0.6年和0.1年。
就单个危险因素对总体寿命差异的影响来看:
没有糖尿病的女性和男性参与者,分别延长6.4年和5.8年;
不吸烟的女性和男性参与者,分别延长5.6年和5.1年。
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出现危险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在50-55岁同时存在上述5种危险因素的参与者中,相比未对任何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在55-60岁期间控制好高血压与无心血管疾病寿命延长的关联最为显著;而与总体寿命延长的关联最显著的是戒烟,其次为控制好高血压。此外,控制的危险因素越多,参与者的寿命延长越明显。
总之,相比50岁时同时存在上述5个典型危险因素的人群,不存在这5种典型危险因素的人群,其预期寿命延长10年以上,这一趋势在男性和女性中均保持一致。此外,中年时期控制好高血压的参与者能最大程度地延长无心血管疾病的寿命,而戒烟则可能最大程度地延长总体寿命。
最后,在文末给郑老师我们团队打个一对一指导广告吧,大家不要见怪哈!
我们将提供专业的一对一微信R语言答疑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