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激光与金属材料相互作用的Comsol双温模型(激光烧蚀)

表面改性技术是指通过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改变材料或工件的表面组织结构或者化学成分,从而提高材料性能或在材料表面添加功能,是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项关键技术。常用表面改性方法有化学热处理、表面涂层、机械表面处理、激光表面改性等。激光表面改性由于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非接触加工、实现小尺寸特征和高质量精加工等特性而成为一种有前途的改性技术。

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有限元建模仿真的方法,研究不同激光参数情况下超快激光与金属材料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实现对超快激光对材料冲击后的形貌预测。飞秒激光具有热效应小的特点,这意味着其加工精度更高,加工表面形貌在一定实验数据支撑下更容易预测。

在飞秒激光-物质相互作用中,脉冲持续时间小于温度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因此采用经典热传导模型不能准确描述激光持续期间的作用过程。事实上,如图1所示,其加热过程可以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对应于电子对电子的散射时间,量级为几十飞秒。在这一阶段,能量首先被电子吸收,而不是被晶格吸收。第二阶段约为几十皮秒,对应于能量从电子转移到晶格系统。考虑这两个时间段的分离的模型一般被称为“双温模型。

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了单脉冲皮秒激光作用下的双温模型,研究了光斑半径及激光能量对铜片烧蚀结果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单脉冲皮秒激光入射到铜片表面时,电子温度急剧升高,且电子温度远大于晶格温度;2)当激光能量不变时,随着光斑半径的增大,铜片烧蚀形貌的面积增大,深度减小;3)当光斑半径不变时,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大,铜片烧蚀形貌的面积和深度增大.

公众号:

320科技工作室

### 使用 COMSOL 进行激光加热仿真的教程 #### 选择合适的物理场接口 为了进行有效的激光加热仿真,在 COMSOL Multiphysics 中应选用适合的物理场接口。通常情况下,“固体传热”模块能够很好地描述热量传递过程,当涉及到更复杂的场景比如材料相变,则需引入额外的功能如“多孔介质流”,不过对于大多数基础情况来说并不需要这么复杂[^4]。 #### 设置边界条件初始状态 定义好求解域之后,合理设定系统的初态及边界的属性至关重要。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指定物体表面接受到的激光功率密度分布形式(例如高斯型),以及环境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注意的是,在处理微米级别尺寸下的问题时,由于特征长度非常之小,因此可能需要调整默认设置以适应特定尺度的要求[^1]。 #### 构建精确的网格结构 构建高质量且适配于所研究对象特性的离散化网络是获得可靠数值解的关键环节之一。面对精细结构或是存在剧烈变化梯度区域的情况下,采用局部细化技术可有效提升计算效率并改善最终结果的质量。针对微米级光斑这样的特殊情形,建议重点加密照射部位附近的单元格数量,从而更好地捕捉瞬态响应特性。 #### 实施时间依赖性分析 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下往往伴随着动态演变的过程,所以除了稳态假设外还应该考察随时间发展的行为模式。此时可以通过激活相应的选项卡来开启瞬态求解器,并据此输入预期的时间跨度及相关参数配置文件完成整个流程的设计[^3]。 ```matlab % MATLAB脚本示例:创建一个简单的COMSOL LiveLink模型用于激光加热模拟 model = mphload('laser_heating'); % 加载预设模板 mphselectbox(model,[0,0;1e-6,1e-6]); % 定义感兴趣区为1um*1um正方形范围 fea = model/convert(); % 转换成FEA数据格式以便后续操作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AE320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