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1820与1-wire协议

RW1820

参数名:具体参数
工作电压:+2.8V~+5.5V
测量范围:-55摄氏度~125摄氏度
测量精度:(-10摄氏度~85摄氏度):±0.5摄氏度
(+35摄氏度~+45摄氏度)±0.1摄氏度
温度转换时间(12位分辨率)80MS
可选分辨率7~12位
接口方式:单线串行Single-Linevitable兼容1-wire
通信速率:16Kbps标准速率或可变速率
多节点通信地址:64bit Rom或者用户自定24-bit Extension RomID

RW1820内部结构

9字节暂存器
byte 0(温度)LSB 50H
byte 1(温度)MSB 05H
byte 2TH用户定义字节
byte 3TL用户定义字节
byte 4配置寄存器
byte 5保留位(FFH)
byte 6保留位(0CH)
byte 7保留位(10H)
byte 8CRC校验位

1-wire 单总线协议

1-wire 单总线协议
定义:主机和从机通过一根线进行通信,在一条总线上可挂接的从器件数量几乎不受限制
特点:它采用单根信号线,即可传输时钟,又能传输数据,而且数据传输是双向的。
优点:单总线技术具有线路简单,硬件开销少,成本低廉,便于总线扩展和维护。

通信过程

初始化:复位脉冲+从机应答脉冲
主机通过拉低单总线480-960us产生复位脉冲,然后释放总线,进入接收模式主机释放总线时,会产生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的上升沿,单总线器件检测到上升沿后,延时15-60us,单总线器件拉低总线60-240us来产生应答脉冲。主机接收到从机的应答脉冲说明单总线器件就绪,初始化过程完成。

void Reset(void)
{
	unsigned int i;
	DOUT=0;                     //DOUT为信号线,主机拉低总线
	i=103;                      //延时
	while(i>0)i--;
	DOUT=1;                     //释放总线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的上升沿	
	i=4;                        
	while(i>0)i--;              //延时,此处后继可检测应答脉冲
}

标志0与标志1
当数据线被拉低15us后,在15-60us的时间窗口内对数据线进行采样。如果数据线为低电平就是
标志0,如果数据线为高电平,就是标志1。

写标志0与标志1
主机要产生一个写1标志,就必须把数据线拉高,在写标志开始的15us内允许数据线拉高。
主机要产生一个写0标志,就必须把数据线拉低并保持60us

void Writebyte(unsigned char dat)   
{
  unsigned int i;
  unsigned char j;
  bit PrepareSendbit;                  //暂存发送位
  for(j=1;j<=8;j++)
  {
    PrepareSendbit=dat&0x01;           //取待发送字节的最低位
    dat=dat>>1;
    if(testbPrepareSendbit)            //如果是1
    {
      DOUT=0;                          //释放信号线
      i++;i++;                     
      DOUT=1;                          //将信号线拉高,从机采样为高
      i=8;while(i>0)i--;
    }
    else
    {
      DOUT=0;                          //将信号线拉低,从机采样为低
      i=8;while(i>0)i--;
      DOUT=1;
      i++;i++;
    }
  }
}

读标志0与标志1

bit Readbit(void)        
{
   unsigned int i;
   bit dat;
   DOUT=0;i++;              //将总线拉低后1us
   DOUT=1;i++;i++;          //释放总线后延时一部分,避免脉冲信号
   dat=DOUT;                //取信号
   i=8;while(i>0)i--;       //延时
   return (dat);
}

读一字节

unsigned char ReadByte(void)
{
      unsigned char i,j,dat;
      dat=0; 
      for(i=1;i<=8;i++) 
      {
      j=Readbit(); dat=(j<<7)|(dat>>1); 
      }
     return(dat);
}

通过1-wire协议获取RW1820温度

unsigned int Get()              
{
  float tt;
  unsigned char a,b;
  Reset();
  delay(1);
  Writebyte(0xcc);
  Writebyte(0xbe);
  a=ReadByte();
  b=ReadByte();
  temperature=b;
  temperature<<=8;             
  temperature=temperature|a;
  tt=temperature*0.0625;
  temperature=tt*10+0.5;
  return temperature;
}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AMESim仿真平台在电动汽车(EV)热泵空调系统设计优化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AMESim的基础建模方法,如构建制冷循环模型中的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等组件,并详细解释了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参数设定。接着重点阐述了EV热泵空调系统的特殊之处,即不仅能够制冷还可以在冬季提供高效的制热功能,这对于提高电动汽车在寒冷条件下的续航里程和乘坐舒适性非常重要。文中给出了几个具体的案例,包括通过改变压缩机运行频率来进行性能优化,以及针对低温环境下热泵系统的控制策略,如四通阀切换逻辑、电子膨胀阀开度调节等。此外,还讨论了热泵系统其他子系统(如电池温控)之间的协同工作方式,强调了系统集成的重要性。最后分享了一些实用的经验技巧,例如如何避免仿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怎样评估系统的整体性能等。 适合人群:从事汽车工程、暖通空调(HVAC)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特别是关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特性的工程师们,旨在帮助他们掌握基于AMESim进行系统建模、仿真分析的方法论,以便更好地指导实际产品研发。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到较多的专业术语和技术细节,建议读者具备一定的机械工程背景知识,同时配合官方文档或其他参考资料一起研读,以加深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