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松笔记
前言
这是一篇长评,5000多字,基本上把本书核心内容写清楚了。
周末难得清闲,把《反脆弱》这本书看完了,作者是塔勒布,也就是著名的畅销书《黑天鹅》的作者,看的时候很是艰难,差点都放弃了,主要是中文翻译的太烂了。
好在看纸质书之前,已经看过一些人讲过,也看过一些书摘,对内容大概有一些了解,所以想要看这本书,建议先找个书摘看看,不然你可能很难读下去。
”黑天鹅“这个词最近两年被一些经济学家讲烂了,尤其当前大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人们对于天鹅的认知是白色的,直到1697年,有人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塌了。
所以就用黑天鹅,来指代一些小概率、难预测,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比如911撞机事件、2008年金融危机、2019年底的疫情等。
黑天鹅事件往往具有意外性、不确定性,并且产生极大的影响,上到国家,下到个人都是一样。但是人类情感天然喜欢安全性和确定性,因此会编造理由来欺骗自己,让自己相信还处于稳定之中。
塔勒布引用了哲学家罗素举的一个有趣例子:有一只火鸡,它发现人类每天都会来喂食自己,于是它将这种现象当成了生活的“一般规律”。直到感恩节来临的前一天,它被捉走了成为了人类桌上的美餐。这个也打破了它长久以来的深信不疑的规律。
对于火鸡来说,感恩节前的意外就是”黑天鹅事件“,出乎意料,但是却颠覆了它的世界,对于其他的火鸡来说,它们可能会绞尽脑汁解释这种现象,好让自己继续生活在“规律而稳定”的日常里。
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在这个疯狂内卷的时代,别人加班你也加班,从众心理让自己不会因为跟别人不一样,而被老板另眼看待。看似是选择了一个更加稳定的结果,实则这种稳定并不牢靠,因为并没有业务能力的提升,说不定公司有所动荡就会被裁员。
这种看似稳定的生活就是一种脆弱性,就像是达摩克利斯之剑,你的头顶上悬着一把剑,这把剑被马尾上的一根毛悬于房梁之上,这种危险是悄无声息的。
所以作者提到了反脆弱,具体是啥意思呢?
塔勒布把万物分为了三种性质:”脆弱“”坚毅“”反脆弱“。举个例子。
一个玻璃杯子从2米的高台扔了下来摔碎了,这是”脆弱性“
一个纸团掉在地上,没有受到损伤,这是”坚毅”
一个乒乓球掉在地上,还可以弹得更高,这是“反脆弱”
“反脆弱”简单地说就是在不确定性中获益,而不是仅仅避免受到伤害。就像是尼采的那句话”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❶毒物兴奋效应
有种理论认为,人类吃蔬菜有利于身体健康是因为蔬菜是有毒的。
是不是很吃惊?以往的认知是因为蔬菜可以给我们提供所需的维生素和纤维素,是我们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这不是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