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
物理层
透明地传输
二进制比特流
只负责接收和传输比特流
代表:
RJ-45、EIA/TIA RS-449…
数据链路层
在两个相邻节点上传输以
帧(Frame)
为单位的数据
提供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保证在物理线路上传输的数据无差错
协议
- 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 PPP)
- 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ol, STP)
- 同步数据链接控制(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 SDLC)
-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HDLC)
网络层
在物理网络之间传送分组(
包,packet
),将源主机的报文通过中间节点转发到目的主机
协议
- 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P)
- 互联网分组交换协议(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 Protocol, IPX)
- 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RIP)
-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OSPF)
传输层
从会话层接收
报文(Message)
,并且在必要时将其分成若干个分组,为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传输服务
协议
- 传输控制协议(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 TCP)
- 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序列分组交换协议(Sequenced Packet Exchange, SPX)
会话层
负责建立、维护和终止会话,为应用程序间的通信提供支持
协议
- 网上基本输入/输出系统(Network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NetBIOS)
- AppleTalk区域信息协议(ZIP)
表示层
定义用户或应用程序间交换数据的格式,主要处理数据格式、编码和解码以及数据加解密
协议
- ASCII
- ASN.1
- JPEG
- MPEG
应用层
面向用户应用,为用户提供各种资源的方便访问
协议
- 远程登陆服务(Telent)
- FTP
- 超文本传输协议(Hp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TCP/IP 协议簇
主机网络层
Ethernet、X.25、ATM
互联层
IP、ARP、RARP、ICMP
ARP
(A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地址解析协议):在已知IP地址
的情况下解析出MAC物理地址
RARP
(Reverse A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在已知物理地址
的情况下解析出IP地址
IPv4地址
分类:A、B、C、D、E
-
A:前一个字节表示网络号,最前端一个二进制数固定是0。网络号长度为7位,主机号长度为24位。地址范围:
1.0.0.0~126.255.255.255
。分配给局域网数量较少的大型网络。 -
B:前两个字节表示网络号,最前端两个二进制数固定为0。网络号长度14位,主机号长度为16位。地址范围:
128.0.0.0~191.255.255.255
。用于国际型大公司和政府机构。 -
C:前三个字节表示网络号,最前端三个二进制数固定为0。网络号长度21位,主机号长度为8位。地址范围:
192.0.0.0~223.255.255.255
。一般校园网、小公司网络。
传输层
TCP(传输控制协议)
: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端到端的字节流服务,几乎无差错传输数据;连接管理(三次握手、四次挥手)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基本不提供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开销小
应用层
Telent、FTP、SMTP、HTTP、Gopher、SNMP、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