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重量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我觉得这是每一个健身爱好者必经的过程。经过了这个过程也就说明自己成长了,进步了。有的人能举起很大的重量,但是肌肉线条看起来并不漂亮有的甚至看起来很胖的样子。有的人能举起的重量并不大但是肌肉线条却很漂亮。要解释这一点五个字就够了,叫做"术业有专攻"。用两种比较典型的人群来举例子,力量举运动员和健美运动员。这两个群体的就是前面介绍过的两种类型的典型代表。
这位老哥是2012年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冠军,同时也是该级别抓举世界纪录保持者的伊朗选手萨利米·贝达德。这位老哥的身材肉眼可见的"肥硕" , 但是他可以举起很大的重量。
再看看这三位奥运会奖牌获得者的体型,他们都属于很"肥硕"的类型。至于为什么力量举运动员的体型普遍如此我就没有去深究了,毕竟这不是我的菜。
再来看看这位健体老哥 杰瑞米.布恩迪亚 ,他的肌肉分离度,线条比例都非常的优秀(怪不得他是奥赛冠军呢)。也许他能举起和前面说过的力量举运动员相同的重量,但是他在训练时一定不会使用那么大的重量,因为比起多大的重量来他更关注的是肌肉的拉伸,挤压,收缩感。
简单了解了力量型,和形体型这两种类型后,看看能有什么是能为我们所用的,毕竟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还是提升自己。在健身训练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把动作做正确,高质量的完成动作,而不是去追求重量和次数。宁可少做几次,用的重量小一点,也要把动作做对。因为只有把动作做对才能够有效的刺激到目标肌肉,否则就是在做“无用功”了。所以当我们再用某个重量训练时如果感觉到在比较吃力,无法完成5个以上,可能使用的重量就是稍微有点大了,这时候不妨减轻一点重量来把每一次的动作做正确,这样训练的效果会比使用过大的重量效果要好。使用一个适合自己的重量,让动作变得可控制,如果重量过大那么想要去控制动作的难度就会更大,动作必然走形,也就无法真正刺激到目标肌肉了。
我在一开始锻炼的时候也是经过了盲目使用对自己来说较大重量的阶段,但是几个月后我却发现似乎没什么效果或者说效果并不想我想象的那样。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人自己的争强好胜的心思在作祟,看到别人举起很大的重量就觉得自己不能没面子也要举起很大的重量。其实人真正的对手永远都只有自己。所以放下自己的自尊心,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开始,坚持就会看到改变。然后再循序渐进的增加重量,使用新的动作进行训练。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黑帽子技术(SNJYYNJY2020)。
如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