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知识(二)器件知识储备——BJT

        学模拟电路的人一定对三极管不陌生,他是流控器件也是少子器件,其电流导通能力很强,可以用作逻辑控制、放大等。然而现今BJT在集成电路领域中逐渐被CMOS器件替代,原因是CMOS比其面积更小,效率更高,驱动能力更强,BJT器件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是芯片中的寄生BJT却是无处不在,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用的是CMOS器件,但是从微观来看,芯片衬底与各个层会出现大量的寄生BJT结构,有时是我们希望得到的比如ESD的导通BJT,有时候确实我们不想发生的,如latch up现象。因此,去理解BJT内部的细节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芯片中发生的很多非理想情况。

        下图显示了NPN—BJT中的各种粒子流成分,我们定义这些成分并考虑由它们运动所产生的的电流,虽然看起来有很多的粒子流成分,但我们可以将各种因素与其中的少子分布联系起来,从而使整个事件变得清晰明了。

            

 

        JnE是从发射区注入基区中的电子流。随着电子扩散过基区,一部分将同空穴复合。因复合而失去的多子空穴由基极补充。这部分补充的空穴流记为JRB。到达集电区的电子流是JnC。从基区注入发射区的多子空穴导致产生一股空穴流JPE。注入的正偏BE结的电子和空穴的一部分会在空间电荷区复合,复合导致电子流JR产生。反偏BC结中存在电子和空穴的产生,这种产生导致一股空穴流JG。最后,BC结的反向饱和电流记为空穴流JPC0。

        我们关心的是电流从发射极到集电极的数量变化,下式为发射极到集电极的效率公式:

 其中\gamma为发射极注入效率系数,\alpha _T为基区输运系数,\delta为复合系数,它们的具体表达式如下:

         这些公式可以通过上述原理推到而出,很直观但是还是不细节,通过将少子分布函数代入我们可以得到更加微观的数学表达式:

 其中pE0为发射区中的热平衡少子空穴浓度。nB0为基区中的热平衡少子电子浓度,DE为发射区少子扩散系数,DB为基区少子扩散系数,LB为基区少子扩散长度,LE为发射区少子扩散长度,Js0为反向饱和电流密度,Jr0为BE结反偏饱和电流密度。

        我们可以通过工艺厂的参数计算出各个指标。我们也可以简单的定性分析确定问题所在,如芯片发生异常Latch up现象,通过基本的发射极到集电极效率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寄生BJT开启与注入效率,输运系数,复合系数相关,如果我们不期望他发生,那么我们可以减少发射极注入效率,也就是减少寄生NPN中N区域的掺杂。我们可以减少基区输运系数与增大复合系数,因此我们可以将基区做的非常宽,这样既增加了电子的输运距离,同时增加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这样整体的电流就会变得很小(增加复合系数还可以加入陷阱电荷guardring),以至于这个寄生NPN就不会导通也就不会发生latch up现象了。

  • 2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