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MPPT】增量导纳算法追踪光伏的最大功率点用于光伏的并网接入研究(Simulink仿真实现)

本文介绍了一种增量导纳最大功率点追踪(INC-MPPT)算法,它在光伏系统中表现出更好的动态响应和抗干扰性,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了其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算法被优化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解决方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欢迎来到本博客❤️❤️💥💥

🏆博主优势:🌞🌞🌞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为了方便读者。

⛳️座右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本文目录如下:🎁🎁🎁

目录

💥1 概述

📚2 运行结果

🎉3 参考文献

🌈4 Simulink仿真实现


💥1 概述

已经提出了一种增量导纳最大功率点追踪(INC-MPPT)算法,旨在实现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追踪,并确保其适用于光伏系统的并网接入。该算法利用增量导纳方法,通过对系统响应进行连续的增量调整,以实现对光伏板最大功率点的准确跟踪。

相较于传统的MPPT算法,增量导纳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能力和抗干扰性,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光照变化和系统负载波动。通过动态调整导纳参数,该算法能够及时捕捉到光伏板最大功率点的变化,并实现快速而准确的跟踪,从而最大化光伏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

在研究中,我们不仅对INC-MPPT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还进行了实验室测试和现场应用评估。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实现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并确保其与电网的高效接入。

此外,我们还针对光伏系统的不同应用场景和接入要求,对INC-MPPT算法进行了优化和适配,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通过这项研究,我们为光伏系统的并网接入提供了一种可靠而高效的解决方案,为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2 运行结果

🎉3 参考文献

文章中一些内容引自网络,会注明出处或引用为参考文献,难免有未尽之处,如有不妥,请随时联系删除。

[1]魏巍.光伏发电系统中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 2010.DOI:10.7666/d.D294377.

[2]尤丽萍[1].光伏发电系统中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算法的研究和控制器的设计[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14, 4(4):4.DOI:10.3969/j.issn.2095-2163.2014.04.008.

[3]张一驰,王紫婷,王勉.光伏并网逆变器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研究[J].电子测试, 2012(8):5.DOI:10.3969/j.issn.1000-8519.2012.08.004.

[4]邢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

🌈4 Simulink仿真实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荔枝科研社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