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

开篇

为什么我会在自己的个人技术博客里发表一些有关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的文章?

因为博主本人是东南大学在读研究生,导师确定下来的研究课题方向就是雷达通信一体化,所以希望能够将自己平时看到的有关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的知识,通过博客的形式向大家展现出来。一方面是为了记录总结自己科研生活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想让更多的人通过我的文章了解到这一领域的发展状态。

雷达通信一体化概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雷达通信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雷达与通信二者结合的技术,其目的就是把雷达和通信系统通过一定的科学方式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在无线电的发展历史上,雷达和通信一直以来是作为两个独立的系统进行开发和研究的。二者一个负责远距离目标的探测,一个负责信息数据的传输。之所以会有融合的需求,我个人觉得有两点原因:

  1. 当今社会对于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产品的追求。
  2. 无线通信的数据速率越来越快,迫使通信的频段不断被提高。

第1点原因很好理解,因为不仅对雷达与通信而言是这样,日常生活中的手机,电脑等都是一个道理,人们都希望能够在一个简单的平台上实现多样化的功能。第2点原因,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领域,数据传输速率越来越高是必然的趋势,所以无线通信要求的带宽也就越来越高。传统上,雷达的工作频段是远高于通信的,但是因为高通信速率导致的通信系统的频段抬高,二者在频域上出现了交叉的现象。众所周知,无线电的电磁频谱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这就造成了频谱拥塞的现象,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缓解并解决频谱资源短缺的问题。

上述的这两点原因促使人们将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的研究逐步地提上日程。对于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的探索,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还是集中于理论,也就是不像通信与雷达系统,业界其实还没有对这项技术的统一标准,研究人员希望能够在基础理论上做出突破。如何将雷达和通信有机结合?当然不是原本两个系统的简单叠加,否则也就失去了意义。目前的思路,我借鉴一些文献上[1]的说法,可以总结为四种:

  1. 分时体制
  2. 分波束体制
  3. 同时体制

分时体制,即雷达和通信在时间上被分离,也就是二者有各自属于自己系统的工作时间。这种方式实现起来是最简单的,但是也有很大的缺陷,就是雷达和通信系统不能连续工作。雷达可能会丢失跟踪的目标,而通信会发生中断,这在严格的应用场景下是难以忍受的。

分波束体制,就是在空间上,将雷达信号与通信信号指向不同的方位,这样可以实现雷达与通信在空域上的隔离。但这种方式也有缺陷,就是二者在空间上无法完全被隔离,会形成对彼此的干扰;并且,用于雷达探测使的系统能量下降,探测性能会受到损失。

同时体制是指雷达和通信使用同一信号波形或者正交信号波形合成一个信号波形,在通信的同时可以进行雷达探测。同时体制的优点是雷达和通信均可使用所有系统能量,缺点是通信受雷达波束的方向限制,影响灵活性。

上述的分类,我个人觉得还是很合理的。而国内外,目前对后两种方式的研究占更高的比重,在后续的博客中,我会逐步向大家介绍当前已有的一些方案。在我个人观点看来,其实第2种和第3种一体化体制方式也是不冲突的,可以实现融合,这样也会为一体化的实现带来更多的灵活性。

雷达通信一体化应用

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是目前无线电领域比较热门的话题,既然是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下面可以来看看一体化的应用。

其实,最初对于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的需求,应该是起源于军事应用。高水平的电子战环境下,笨重、繁多的电子装备将极大地拖慢战争的节奏,所以军事上很早就提出了综合射频系统的概念。而对综合射频系统的研究,首当其冲的就是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毕竟,探测和信息传输是战场上最关键的两个任务。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将极大地减轻舰船、飞机等作战单位的载荷重量,也可以减小电磁散射面积,使得敌方难以侦测;不同系统的融合,也能降低经济成本,减小功耗。因此,在军用领域,雷达通信一体化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除了在军用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外,雷达通信一体化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价值也在被不断地发掘。随着车联网(IOV)和智能交通系统(ITS)概念的提出与普及,车辆已经成为各种电子设备的重要载体。车辆在完成行驶基本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对周围交通环境进行感知,并且在交通网络内进行数据的传输。显然,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促进车联网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总结

对于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的初识,我就简单介绍到这里。国内外关于这一技术领域的书籍还非常少,如果大家想深入了解的话,推荐国内目前出版的一本书,是2018年的,电子科技大学的胡苏老师写的,《通信雷达一体化波形设计》。硬壳书,价格大概在150左右,还是非常昂贵的,所以学生党如果觉得不能接受,可以在校属图书馆借阅。已经出版一年多了,各大高校应该都已经进购了。

接下来的博客中,我会陆续分享一些关于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的方案,主要来自于我在一些期刊看到的论文。如果有同行,也希望可以多多交流。

  • 31
    点赞
  • 9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2
    评论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编译原理不仅是计算机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高效、可靠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关键。本文将对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实际应用进行详细介绍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编译原理不仅是计算机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高效、可靠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关键。本文将对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实际应用进行详细介绍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编译原理不仅是计算机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高效、可靠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关键。本文将对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实际应用进行详细介绍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编译原理不仅是计算机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高效、可靠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关键。本文将对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实际应用进行详细介绍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
### 回答1: Spark是一种大数据处理的框架,它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初学者可以通过学习Spark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了解Spark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在学习Spark的过程中,需要掌握Spark的核心组件和API,例如Spark Core、Spark SQL、Spark Streaming等。此外,还需要学习Spark的部署和调优,以及与其他大数据技术的集成。 ### 回答2: Spark是一种基于内存的分布式计算框架,是大数据处理中最流行的技术之一。Spark简单易用,能够快速地处理海量数据,尤其是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中表现突出。本文将从初识Spark的角度入手,介绍Spark的基本概念和使用。 一、Spark的基本概念 1. RDD RDD全称为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s,中文意思是弹性分布式数据集,它是Spark的核心数据结构。RDD是一个不可变的分布式的对象集合,可以跨越多个节点进行并行处理。一个RDD可以分为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可以在不同的节点上存储。 2. DAG DAG即Directed Acyclic Graph(有向无环图),它是Spark中的一个概念,用来表示作业的依赖关系。Spark将一个作业拆分成一系列具有依赖关系的任务,每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形成了DAG。 3. 窄依赖和宽依赖 对于一个RDD,如果一个子RDD的每个分区只依赖于父RDD的一个分区,这种依赖就称为窄依赖。如果一个子RDD的每个分区依赖于父RDD的多个分区,这种依赖就称为宽依赖。宽依赖会影响Spark的性能,应尽量避免。 二、Spark的使用 1. 安装Spark 要使用Spark,首先需要在本地或者集群上安装Spark。下载安装包解压缩即可,然后设置环境变量,即可在命令行中运行Spark。 2. Spark Shell Spark Shell是Spark的交互式命令行界面,类似于Python的交互式控制台,可以快速测试Spark代码。在命令行中输入spark-shell即可进入。 3. Spark应用程序 除了Spark Shell,Spark还支持以应用程序的形式运行。要创建一个Spark应用程序,可以使用Scala、Java、Python等语言进行编写。使用Spark API,读取数据、处理数据、保存数据等操作都可以通过编写代码完成。 总之,Spark是一种优秀的分布式计算框架,能够在海量数据处理中发挥出强大的作用。初学者可以从掌握RDD、DAG、依赖关系等基本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学习Spark的使用。 ### 回答3: Spark是一种快速、分布式数据处理框架,它能够在成千上万个计算节点之间分配数据和计算任务。Spark的优势在于它支持多种语言和数据源,可以在内存中快速存储和处理数据。 在初学Spark时,我们需要对Spark的架构和核心组件有一些了解。首先,Spark的核心组件是Spark Core,它是一个可以用于建立各种应用程序的计算引擎。与此同时,Spark持有丰富的库,包括Spark SQL、Spark Streaming、MLLib和GraphX等,以支持在各种数据类型(文本、图像、视频、地理定位数据等)上运行各种算法。 若想要在Spark中进行任务,有两种编程API可供选择:Spark的核心API和Spark的SQL及DataFrame API。Spark的核心API基于RDDs(弹性分布式数据集),它是不可变的分布式对象集合,Spark使用RDD来处理、缓存和共享数据。此外,Spark的SQL及DataFrame API提供了更高层次的语言,可以处理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 除了组件和API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Spark的4个运行模式:本地模式、Standalone模式、YARN模式和Mesos模式。本地模式由单个JVM上单个线程(本地模式)或四个线程(local[*]模式)运行。Standalone通常用于小规模集群或开发和测试环境。在YARN或Mesos模式下,Spark将任务提交给集群管理器,并通过管理器分配和管理资源。 总体来说,初学Spark时,我们需要了解Spark的核心组件、编程API和运行模式。熟悉这些概念以及Spark的架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Spark和构建高效且可扩展的Spark应用程序。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