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三)
社会认知理论
1、相互决定论
当代一种整合性的人格理论,它试图将以上有关影响人格形成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特别注重环境和认知的交互作用。
2、认知对行为的影响
人用符号和预见来指导自己未来的行为。面对新问题时,我们会想像可能的结果、估计可能性、设置目标并想出解决方法,而不必实际地尝试每一种选择,然后看你是得到强化还是惩罚。大部分行为是在没有外部强化或惩罚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些行为是由自我调节机制所控制的。尽管人们经常为得到外部奖励而努力,但我们也会为了获得内部奖励而向着我们自己制定的目标而努力。自我调节也包括自我惩罚。
3、观察学习==(班杜拉提出的)==
(1)类型:
直接的观察学习、
抽象性观察学习、
创造性观察学习;
(2)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
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
动作复现过程、
动机过程。

4、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1)自我效能的作用:
任务选择、
努力程度、
对困难的态度、
活动时的情绪、
任务效果。
(2)自我效能的来源:
亲身掌握经验、
替代经验、
言语说服、
生理和情绪状态。

(四)
社会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
1、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电视暴力片与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解释;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由于媒体攻击性的暴力情节激活了记忆中的攻击联想。

2、关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
习得性无助是指一种习得的,在面对困难、惩罚或消极刺激时认为自己无能为力的表现,它是在我们认为不可控制的情境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习得性无助的克服-控制训练的方法(不断的尝试),使人们获得战胜那些似乎无法战胜的挑战的经验。积极归因方式的训练也有利于缓解习得性无助。
(1)被解雇的妇女
一位妇女被解雇了,因为老板认为她的能力达不到工作要求。经过几个星期的求职,她不断遭受挫败,最后决定干脆待在家里。她不再和朋友们出门,完全中止了她曾经热衷的活动――跳舞、看电影、跑步。她越来越抑郁,自尊心越来越低,没有信心再去找工作了。
(2)孤独的老人
一位老人住进了一家历史悠久的敬老院,他再也用不着照料自己的生活,一切都由服务员来做。他不再替自己做饭,不再打扫房间甚至购物。很快,他变得不活跃了,他说话越来越少,也不如以前开心,身体也开始垮掉。
(3)害怕考试的小学生
一名四年级的小男孩因数学考试考砸了,便对以后的数学作业也感到很沮丧,最后连试一试都不愿意了。其他课的成绩也开始变得糟糕,很快他对所有的学科甚至学校的其他活动都失去了兴趣。

3、关于控制点的研究
控制点与心理障碍:一般来讲,有心理障碍的人更外控(认为是外面的因素控制自己)。控制点与学业成就:研究表明,内控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好。

(一)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凯利(G.A.Kelly,1905-1967),美国心理学家。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二战服役期间在军队中对临床心理学的效用和质量作了很大改进,1946-1965年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工作,任该校心理学教授和临床心理学系主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