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工作原理——存储体系1

一、存储器的分类

(一)、按存储器的构成材料分类

(二)、按工作方式分类

(1)读/写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

        可读可写数据。依据存储单元的工作原理,随机存储器又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M,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 RAM,DRAM),SRAM比DRAM快,也贵得多。

特点:

            1、可读可写;

            2、随机存取,存取的时间与物理位置无关(不会因为位置远近导致存取时间长 );

            3、主存/cache使用这种存储器;

            4、易失(断电后存取的信息会消失)。

        我们知道存储器存放的信息都是1/0。SRAM和DRAM都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执行,如果断电信息就可能丢失,SRAM和DRAM都是易失性的存储器。

        静态SRAM:
  1. 存储元:双稳态触发器(六晶体管MOS),通过触发器执行两种稳定的状态,可以保证在0/1之间快速切换,而且状态非常稳定。
  2. 非破坏性读出:采用的是双稳态触发器,读数据的时候只需要查看触发器的存储状态就行了,读出数据不需要破坏触发器的状态。
  3. 速度快,集成度低,功耗大,造价贵。
  4. 用于Cache。
        动态DRAM:

  1. 靠栅极电容上的电荷存储信息,存储元智使用一个晶体管,通过电容的充放电去实现0/1状态的写入,动态实现充放电。
  2. 破坏性读出,读出后应有重写操作:连接电容发出试探电路检测DRAM的变化,如果是0没有变化,如果是1有电流就会有变化,就像充电宝(可以试着这样去理解,充电宝有电给手机充电电量就改变了)。
  3. 速度慢,集成度高,功耗低,造价低 。
  4. 用于主存。
  5. 刷新:刷新周期通常取2ms(2ms内每一行都要刷新一次)。DRAM电容上的电荷一般只能维持很短的一段时间,就是说如果电容不充电信息会自动消失的,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刷新,分集中刷新、分散刷新、异步刷新。

刷新周期:对DRAM的所有存储单元恢复一次原状态的时间间隔。

例:假设DRAM内部结构排列成128*128的形式(意思是2ms内128行每一行都要刷新一次),读写周期(存取周期)为0.5μs。分三个思路去理解:

分散刷新:

每次读写完都刷新一行,对每行存储单元的刷新分散到每个存储周期内完成,则存储周期就包含了刷新时间(这里不是刷新周期)刷新时间读写时间是一样的,前0.5μs用于正常读写,后0.5μs用于刷新某行。此时,存储周期为:0.5μs+0.5μs=1μs

刷新(刷新以行算)一行的时间为1μs,所以全部刷新完128行的时间为:128*1μs=128μs

优点:无死区
缺点:存取周期长,整个系统的速度降低了 

集中刷新:

在规定的一个刷新周期内,对全部存储单元集中在一段时间逐行进行刷新(就是用专门的时间进行全部刷新),2ms内集中安排时间全部刷新,系统的存取周期还是0.5μs,有一段时间专门用于刷新,无法访问存储器,称为防存“死区”。

2ms的刷新周期,占的存取周期个数(可以理解成一个刷新周期内有多个存储周期)为: 2ms=2000μs         2000μs÷0.5μs=4000(个)

共有128行要进行刷新,则刷新占128个存取周期,则刷新的时间为:128×0.5μs=64μs

读写或维持的时间:2000μs-64μs=1936μs

读/写或维持的存储周期为:4000-128=3872(个)

当用64μs进行集中刷新时,这时不能进行任何的读/写操作,所以把这64μs称为“死区”或“死时间

“死时间”所占的比率也称为“死时间率
则集中刷新的“死时间率为”

128÷4000×100%=3.2%

优点:速度高
缺点:存在死区,时间长

异步刷新:

2ms内每行刷新一次即可,也就是说2ms内发生128次刷新请求,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缩短了死时间,充分利用了最大刷新间隔为2ms的特点(就是只要在2ms内对这一行刷新一遍就行)

        每隔2000μs÷128=15.6μs一次,每15.6μs内有0.5μs的“死时间”,就是每行的刷新时间仍然为0.5μs。刷新一行就停一个存储周期,“死时间缩短为0.5μs”(15.6μs内刷新一行 其他全用来读写)这种方案克服了分散刷新许独占0.5μs用于刷新,使存取周期加长且降低系统速度的缺点,又不会出现集中刷新的访问“死区”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地址复用技术

        地址复用技术是指在存储器中使用较少的地址线来传输行地址和列地址的技术。在DRAM和SRAM中,地址复用技术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

        在SRAM中,由于其通常用作高速缓存而不是内存,所以对于容量较小的SRAM来说,不需要采用地址复用技术。因为SRAM的容量相对较小,所以可以直接使用较多的地址线来传输行地址和列地址,不需要进行地址复用,行列是独立的,比如说现在有一个16bit的存储器,在行列独立里面这16个bit会组成一个数组,从0到15,如果现在要找第12个Bit。

        在DRAM中,采用的是行与列地址分时复用技术。DRAM的存储单元被组织成一个矩阵,地址可以分成行地址和列地址。在进行寻址时,首先进行行寻址,然后再进行列寻址。这是由DRAM的硬件电路所决定的。通过行地址线和列地址线的共用,既节省了地址线的数量,又不会降低DRAM的工作速率。

例:某一DRAM芯片,采用地址复用技术,其容量为1024*8位,除电源和接地端外,该芯片的引脚数最少为 (),读写控制线为两根。

分析:容量为1024*8就是2^{^{10}}*8,幂就是代表地址线的根数,8是数据线的根数,由于采用的是地址复用技术,所以地址线为10/2=5(根),行列通选线有两根,读写控制线题干说是2根,所以:

5+8+2+2=17(根)

(2)只读存储器。

         顾名思义是只能读取的存储器,根据数据的写入方式可分为ROM(固定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等。

ROM特点:

             1、只能随机读出,不可写入;

             2、一旦写入就固定不变;

             3、可与RAM共同作为主存的一部分,统一构成主存的地址域;

             4、存放固定不变的程序,常数和汉字字库;

             5、非易失。

             6、结构简单,位密度高。

        存储在ROM设备中的程序通常称为固件。eg当计算机加电后,它会运行存储在ROM中的固件。

(三)按寻址方式分类

(1)随机存储器(RAM)

        可对任何存储单元存入或读取数据,访问任何一个存储单元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2)顺序存储器(Sequenttially Addressed Memory,SAM)

        访问数据所需要的时间与数据所在的存储位置相关,磁带是典型的顺序存储器。

(3)直接存储器(Direct Addressed Memory,DAM)

        介于随机存取和顺序存取之间的一种寻址方式。磁盘是一种直接存储存储器,它对磁道的寻址是随机的,而在一个磁道内侧是顺序寻址。

(四)按作用/层次分类

(1)主存储器

        容量小,存取速度较快,每位价格较高

(2)辅存储器

        容量大,存取速度较慢,单位成本低

(3)Cache

        容量小,存取速度很快,价格高。由快速半导体储存器构成,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其内容是主存局部域的副本,对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

1、主存储器

       读数据:CPU在主存储体中取得数据,它会把它需要的数据存的这个存放地址存放到MAR中,主存储器就会根据MAR接收的地址信息去存储体中取出CPU需要的数据,并把数据写到MDR里,最后CPU就可以通过数据线路从MDR中取走需要的数据。

       写数据:CPU指明写入哪个位置,需要写入的数据存放在MDR中,CPU通过控制总线让主存储器执行写操作,主存储器接收到信号后就在相应地址写入该数据。

       存储体:数据存放在存储体中,数据在存储体中按地址存储,存储体会被分成很多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串二进制代码(电信号),存储单元中二进制代码的组合称为存储字,存储单元中二进制代码的位数称为存储字长,每个地址对应一个存储单元

       MAR位数反映存储单元的个数,eg:MAR=5位,就有2{^{5}}个存储单元(5个二进制位最多表示2{^{5}}个数字)。在存储单元中取出的数据放在MDR中,MDR位数和存储字长保持一致。MDR=16位,也就是说每个存储单元可存放16bit;1字(word)=16bit。

1字节(Byte)=8bit         1B=1字节        1b=1bit

主存的结构:

现代计算机主存由半导体集成电路构成

主存与CPU的联系:

        从主存中读出一个信息字,CPU会把这个字的地址送到MAR,因为MAR是一个存地址的寄存器,然后通过地址总线把这个地址送到储存,然后发出一个读命令,主存接收到读命令之后就把地址读出,根据读命令和地址读出信息,读出信息之后把地址对应的内容送到数据总线上,就是传给了MDR。

 2、半导体存储芯片

        存储器是由多个存储芯片构成的。译码驱动:负责把地址总线送来的地址信号翻译成对应存储单元的选择信号,和读写电路共同工作,完成读写操作。地址线m根数据线n根,可以推出芯片容量2{^{m}} * n位。读/写控制线:决定芯片进行读/写操作,有两种操作,一种是共用一根,就是说不管是读操作还是写操作都用一根控制线决定,第二种是两根分用。片选线:选择存储芯片(前面说过一个存储器是由多个存储芯片构成的,所以要根据地址信号选择存储芯片),可以用一根或两根。

二、存储的性能指标

(1)存储容量

        存储容量=存储字(一个存储单元就是一个存储字  \times  字长(每个存储单元的存储字长)=存储单元个数   \times  存储字长(这个公式好记住一些)。

(2)存储速度

        数据传输率=数据宽度\div存储周期

  1. 存取时间: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的时间
  2. 存取周期:存储进行连续两次独立的操作所需的最小间隔时间
  3. 存储器带宽(数据传输率)

单位时间内存储器存取的信息量

存取周期不等于存取时间,还包括了恢复时间。

三、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

        存储器的顶层是CPU的寄存器,其速度和CPU速度相当。第二层是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和CPU速度接近。第三层是主存储器,也称内部存储器或者RAM。第四层是磁盘。存储器体系最后一层是光盘、磁带等。Cache和主存可构成存储器系统,主存和磁盘构成构成虚拟存储系统。如图为多级存储器结构:

         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层次还可分为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三级。高速缓冲存储器用来改善主存储器与中央处理器的速度匹配问题。辅助存储器用于扩大存储空间。Cache是一个高速缓存,它缓存了主存里面经常用到的数据的副本,解决了CPU和主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当CPU访问主存中的数据可以通过Cache访问是否存放所需数据的副本,实现可直接从Cache里面读取数据,提高了访问速度,也就是说CPU和Cache之间是可以进行数据交换的,而CPU也可以和主存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此外,Cache也可以和主存进行数据交换。

                                                       

  • 27
    点赞
  • 3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1.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硬件系统 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物理设备的总称。硬件是机器的实体,软件是它的灵魂。计算 机的功能不仅仅取决于硬件,更大程度上是由安装的软件系统所决定。硬件与软件密切 相关,相互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硬件与软件的功能分担,在硬件基础上逐层地扩充 软件是形成强大的计算机系统的有效途径。 §1.1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从硬件体系结构上看,它们的基本结构都基于冯·诺依曼存储程序原理的设计思想,即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微型计算机(简称为微机)的各部件之间是用总线相连接的,系统总线成为计算机内 部传输各种信息的通道。 1.1.1 运算器、控制器和中央处理器 1.运算器 运算器也称为算术逻辑单元。它的功能就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对取自内存或内部寄 存器的数据进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离开了运算器,计算机的各种运算都不能实现。 2.控制器 控制器一般由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控制器对计算机 系统的其他各部分进行协调与控制,并对输入输出设备的运行进行监控,使计算机有条 不紊地自动地执行程序。没有控制器,计算机各组成部件将是分散独立的,不能成为一 个功能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3.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在决定计算机的总体性能方面,没有任何其他的单一部件比CPU更重要了,CPU由控制 器和运算器组成。 关于CPU,我们应了解以下几点: 必须按照CPU的特殊要求编写软件,因此,为某个处理器编写的程序可能在不同型号 的处理器上不兼容; 某些CPU比其他CPU处理数据的速度快得多,这是由于它们的数据总线宽度和系统时 钟的速度不同影响了计算机的性能; CPU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其可能使用内存的最大数目。 下面就以上内容说明有关术语。 兼容性 由于各种处理器都有特定的指令集,为某种计算机设计的程序在另一种计算机上可能 无法运行。可在给定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即与该计算机的处理器兼容。 数据总线 决定CPU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数据总线宽度,它是用位(8,16,32或64)来衡量的 。当人们说"这是16位计算机"或"那是32位计算机"时,他们指的就是总线宽度。总线的 位数决定了计算机可同时处理的位数,这一数目也就是计算机中"字"的长度。16位计算 机中"字"长16位,而32位计算机中"字"长32位。 数据总线将CPU与内存相连,并提供计算机外部设备的通道。 地址总线 内存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一个单元可以存放若干位数据代码,该代码可以是指令 ,也可以是数据。为区分不同的存储单元,所有存储单元均按一定顺序编号,该编号称 为地址编码,简称地址。 控制总线 控制总线是传送计算机系统中控制信号的一组线,用于发布控制命令和实现对设备的 控制和监视功能。 系统时钟频率 总线不是影响计算机速度的唯一因素。计算机系统内有一个时钟发生器定时地发出脉 冲,管理CPU的处理功能。每秒系统时钟产生脉冲的次数叫时钟频率,也称主频,单位为 赫兹(Hz)。100万周称为1兆赫兹(MHz)。时钟频率越高,就意味着处理速度越快。当 然,时钟频率只是影响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本身不足以充当微处理器性能的 衡量尺度。即使时频率度相同,32位芯片处理数据的速度也会比16位芯片快得多。CPU的 控制总线速度、地址总线速度、数据总线速度、CPU是否有浮点处理器等因素也对计算机 的性能有影响。 指令周期 指令周期是指计算机执行一条指令所用的时间,一个完整的指令周期包括:取指令、 解释指令、执行指令几个操作步骤。 1.1.2内存 计算机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简称为内存或主存)和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或辅助存储 器)两种。存储器是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记忆装置。 计算机将内存当作"便笺",保存正被CPU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大多数计算机的内存由 RAM、高速缓存和ROM组成。下面我们对这些术语进行解释。 1.RAM(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是既可从里面读取数据,也可以存入数据的存储器。处理器将正在使用的程序和 数据保存在RAM中。没有RAM,处理器就无法工作。它是用户程序运行的工作间,是仅次 于CPU的宝贵系统资源。RAM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能力。一般来说,内存 越大越好。 随机存储器的速度快,但也有一个缺点:它具有易失性——RAM中存放的所有数据当计 算机断电后都会立即消失。 2.ROM(只读存储器) ROM的特点是用普通计算机只能读出内容,不能写入。其内容一般由制造商在制造时 写入,并且其内容在断电后依然保存,不会因断电而丢失。ROM主要用于存放各种系统软 件(如ROM BIOS、
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板块容量: 模板块容量是指一个存储芯片中存储单元的数量。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模板块通常是指存储器芯片。存储器芯片中存储单元的数量取决于芯片的物理结构和制造工艺。 常见的存储器芯片有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SRAM通常比DRAM速度更快,但是成本更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用适当的存储器芯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带答案: 1. 什么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答: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指一种将程序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并通过总线进行传输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特点是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2. 什么是指令周期? 答:指令周期是指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指令周期包括取指周期、译码周期、执行周期和写回周期等阶段。 3. 什么是中断? 答:中断是指计算机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由于外部事件的发生(如输入输出操作、时钟信号等)而打断原有的程序执行流程,转而去执行与中断事件相关的特殊处理程序的一种机制。 4. 什么是流水线? 答:流水线是指将一个复杂的操作分为多个子操作,并且将这些子操作以一定的次序组织起来,使得每个子操作在不同的处理器件上并行执行,从而提高处理速度和效率的一种技术。 5. 什么是Cache? 答:Cache是指高速缓存存储器,它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存储器层次结构。Cache存储器通常位于CPU和主存储器之间,用于缓存主存中频繁访问的数据和指令,从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