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基于多层感知机的手写数字识别

案例2:构建自己的多层感知机: MNIST手写数字识别

相关知识点: numpy科学计算包,如向量化操作,广播机制等

1 任务目标

1.1 数据集简介

​ MNIST手写数字识别数据集是图像分类领域最常用的数据集之一,它包含60,000张训练图片,10,000张测试图片,图片中的数字均被缩放到同一尺寸且置于图像中央,图片大小为28×28。MNIST数据集中的每个样本都是一个大小为784×1的矩阵(从28×28转换得到)。MNIST数据集中的数字包括0到9共10类,如下图所示。注意,任何关于测试集的信息都不该被引入训练过程。

image.png

​ 在本次案例中,我们将构建多层感知机来完成MNIST手写数字识别。

1.2 构建多层感知机

​ 本次案例提供了若干初始代码,可基于初始代码完成案例,各文件简介如下:
(运行初始代码之前请自行安装TensorFlow 2.0及以上版本,仅用于处理数据集,禁止直接调用TensorFlow函数)

  • mlp.ipynb包含了本案例的主要内容,运行文件需安装Jupyter Noterbook.

  • network.py定义了网络,包括其前向和后向计算。

  • optimizer.py定义了随机梯度下降(SGD),用于完成反向传播和参数更新。

  • solver.py定义了训练和测试过程需要用到的函数。

  • plot.py用来绘制损失函数和准确率的曲线图。

​ 此外,在/criterion//layers/路径下使用模块化的思路定义了多个层,其中每个层均包含三个函数:__init__用来定义和初始化一些变量, f o r w a r d forward forward b a c k w a r d backward backward函数分别用来完成前向和后向计算:

  • FCLayer为全连接层,输入为一组向量(必要时需要改变输入尺寸以满足要求),与权重矩阵作矩阵乘法并加上偏置项,得到输出向量: u = W x + b u=Wx+b u=Wx+b

  • SigmoidLayer s i g m o i d sigmoid sigmoid激活层,根据 f ( u ) = 1 1 + e − u f(u)=\frac{1}{1+e^{-u}} f(u)=1+eu1计算输出。

  • ReLULayer R e L U ReLU ReLU激活层,根据 f ( u ) = m a x ( 0 , u ) f(u)=max(0,u) f(u)=max(0,u)计算输出。

  • EuclideanLossLayer为欧式距离损失层,计算各样本误差的平方和得到: 1 2 ∑ n ∣ ∣ l o g i t s ( n ) − g t ( n ) ∣ ∣ 2 2 \frac{1}{2}\sum_n||logits(n)-gt(n)||_2^2 21n∣∣logits(n)gt(n)22

  • SoftmaxCrossEntropyLossLayer可以看成是输入到如下概率分布的映射:
    P ( t k = 1 / x ) = e X K ∑ j = 1 K e X j P(t_k=1/x)=\frac{e^{X_K}}{\sum_{j=1}^Ke^{X_j}} P(tk=1/x)=j=1KeXjeXK
    其中 X k X_k Xk是输入向量X中的第k个元素, P ( t k = 1 / x ) P(t_k=1/x) P(tk=1/x)该输入被分到第 k k k个类别的概率。由于 s o f t m a x softmax softmax层的输出可以看成一组概率分布,我们可以计算delta似然及其对数形式,称为Cross Entropy误差函数:
    E = − l n   p ( t ( 1 ) , . . . , t ( N ) ) = ∑ n = 1 N E ( n ) E=-ln\ p(t^{(1)},...,t^{(N)})=\sum_{n=1}^NE^{(n)} E=ln p(t(1),...,t(N))=n=1NE(n)
    其中
    E ( n ) = − ∑ k = 1 K t k ( n ) l n   h k ( n ) h k ( n ) = P ( t k = 1 / X ( n ) ) = e X k ( n ) ∑ j = 1 K e X j ( n ) E^{(n)}=-\sum_{k=1}^Kt_k^{(n)}ln\ h_k{(n)}\\h_k^{(n)}=P(t_k=1/X^{(n)})=\frac{e^{X_k^{(n)}}}{\sum_{j=1}^Ke^{X_j^{(n)}}} E(n)=k=1Ktk(n)ln hk(n)hk(n)=P(tk=1/X(n))=j=1KeXj(n)eXk(n)

​ 注意:此处的softmax损失层与案例1中有所差异,本次案例中的softmax层不包含可训练的参数,这些可训练的参数被独立成一个全连接层。

1.3 案例要求

​ 完成上述文件里的‘#TODO’部分(红色标记的文件),提交全部代码及一份案例报告,要求如下:

  • 记录训练和测试准确率,绘制损失函数和准确率曲线图;

  • 比较分别使用 S i g m o i d Sigmoid Sigmoid R e L U ReLU ReLU激活函数时的结果,可以从收敛情况、准确率等方面比较;

  • 比较分别使用欧式距离损失和交叉熵损失时的结果;

  • 构造具有两个隐含层的多层感知机,自行选取合适的激活函数和损失函数,与只有一个隐含层的结果相比较;

  • 本案例中给定的超参数可能表现不佳,请自行调整超参数尝试取得更好的结果,记录下每组超参数的结果,并作比较和分析。

1.4 注意事项

  • 提交所有代码和一份案例报告;

  • 注意程序的运行效率,尽量使用矩阵运算,而不是for循环;

  • 本案例中不允许直接使用TensorFlow, Caffe, PyTorch等深度学习框架;

  • 禁止任何形式的抄袭。

2 代码设计

​ 本节中介绍了代码整体架构,以及需要补全部分的函数设计。

2.1 数据处理

本实验进行MNIST手写数字识别,数据集采用 tensorflowtf.keras.datasets.mnist

  1. 划分数据集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 tf.keras.datasets.mnist.load_data()
    
  2. 数据预处理

    • decode_image() 函数:对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

    该函数将图像的像素值转换为浮点数,然后将图像的形状变为一维的向量,最后将图像的像素值缩放到 (0,1) 之间,并减去图像数据的均值,使得分布接近标准 正态分布

    def decode_image(image):
        # 归一化处理
        image = tf.cast(image, tf.float32)
        image = tf.reshape(image, [784])
        image = image / 255.0
        image = image - tf.reduce_mean(image)
        return image
    
    • decode_label() 函数:将标签变为 one-hot 编码。

      该函数将标签的值转换为一个长度为10的向量,其中只有一个元素为1,其余为0,表示标签的类别。

      def decode_label(label):
          # 将标签变为one-hot编码
          return tf.one_hot(label, depth=10)
      
    • 数据预处理:对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图像和标签进行了预处理。

      将处理后的图像和标签合并为一个数据集,每个元素是一个元组,包含了一个图像和一个标签。

      # 数据预处理
      x_train = tf.data.Dataset.from_tensor_slices(x_train).map(decode_image)
      y_train = tf.data.Dataset.from_tensor_slices(y_train).map(decode_label)
      data_train = tf.data.Dataset.zip((x_train, y_train))
      
      x_test = tf.data.Dataset.from_tensor_slices(x_test).map(decode_image)
      y_test = tf.data.Dataset.from_tensor_slices(y_test).map(decode_label)
      data_test = tf.data.Dataset.zip((x_test, y_test))
      
  3. 超参数设置

    本实验中,采用了如下超参数,并对其设置了初值。

    batch_size = 100
    max_epoch = 20
    init_std = 0.01
    
    learning_rate_SGD = 0.001
    weight_decay = 0.1
    
    disp_freq = 50
    
    • batch_size :表示每次训练时使用的数据样本的数量。
    • max_epoch:表示训练的最大轮数。
    • init_std :表示模型参数的初始化标准差,本次实验并未使用。
    • learning_rate_SGD :表示随机梯度下降(SGD)优化器的学习率。
    • weight_decay :表示权重衰减的系数。
    • disp_freq :表示显示训练信息的频率,也就是每训练多少个批次就打印一次训练指标。

2.2 代码补全

  1. optmizer.py

    该代码实现了一个随机梯度下降(SGD)优化器,用于更新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需要补全的地方是更新梯度的部分,此处代码如下。

    # 计算梯度更新的变化量
    layer.diff_W = - self.learningRate * (layer.grad_W + self.weightDecay * layer.W)
    layer.diff_b = - self.learningRate * layer.grad_b
    
    # 更新权重和偏置项
    layer.W += layer.diff_W
    layer.b += layer.diff_b
    

    多层感知机梯度更新公式如下:
    w n e w = w o l d − α ( ∇ J ( w ) + λ w o l d ) b n e w = b o l d − α ∇ J ( b ) w_{new}=w_{old}-\alpha (\nabla J(w)+ \lambda w_{old})\\ b_{new}=b_{old}-\alpha \nabla J(b) wnew=woldα(J(w)+λwold)bnew=boldαJ(b)
    其中 α \alpha α 是学习率, ∇ J ( θ ) \nabla J(\theta) J(θ) 是梯度, λ \lambda λ 是权重衰减的系数。

  2. fc_layer.py

    该代码实现了一个全连接层,用于完全连接前后不同的神经元数的两层。

    • 前向传播(def forward()

      对输入进行线性变换 Y = W X + b Y=WX+b Y=WX+b​ ,然后返回输出。

      def forward(self, Input):
          """
          对输入计算Wx+b并返回结果
          """
          self.input = Input
          return np.dot(Input, self.W) + self.b
      
    • 反向传播(def backward()

      根据输出的梯度来计算输入的梯度和权重和偏置的梯度,然后返回输入的梯度。
      KaTeX parse error: Undefined control sequence: \part at position 9: \frac {\̲p̲a̲r̲t̲ ̲E^{(n)}}{\part …
      代码如下:

      def backward(self, delta):
          """
          根据delta计算梯度
          """
          self.grad_W = np.dot(self.input.T, delta)
          self.grad_b = np.sum(delta, axis=0, keepdims=True)
          delta = np.dot(delta, self.W.T)
          return delta
      
  3. sigmoid_layer.py

    该代码实现了一个基于 sigmoid 激活函数的激活层。

    • 前向传播(def forward(self, Input)

      对输入进行 Sigmoid 激活函数的处理,然后返回输出。
      f ( x ) = 1 1 + e − x f(x) = \frac{1}{1+e^{-x}} f(x)=1+ex1
      代码如下:

      def forward(self, Input):
          """
          对输入应用Sigmoid激活函数并返回结果
          """
          self.output = 1 / (1 + np.exp(-Input))
          return self.output
      
    • 反向传播(def backward(self, delta)

      根据输出的梯度来计算输入的梯度,然后返回输入的梯度。
      f ′ ( z ) = f ( z ) ( 1 − f ( z ) ) f^\prime (z)=f(z)(1-f(z)) f(z)=f(z)(1f(z))
      代码如下:

      def backward(self, delta):
          """
          根据delta计算梯度
          """
          return delta * self.output * (1 - self.output)
      
  4. relu_layer.py

    该代码实现了一个基于 Relu 激活函数的激活层。

    • 前向传播(def forward(self, Input)

      对输入进行 Relu 激活函数的处理,然后返回输出。
      f ( z ) = m a x ( 0 , z ) f(z)=max(0,z) f(z)=max(0,z)
      代码如下:

      def forward(self, Input):
          """
          对输入应用ReLU激活函数并返回结果
          """
          self.input = Input
          return np.maximum(0, Input)
      
    • 反向传播(def backward(self, delta)

      根据输出的梯度来计算输入的梯度,然后返回输入的梯度。
      f ′ ( z ) = { 1 , i f   z ≥ 0 0 , e l s e f^\prime (z)=\begin{cases}1,if\ z≥0\\0,else\end{cases} f(z)={1,if z00,else
      代码如下:

      def backward(self, delta):
          """
          根据delta计算梯度
          """
          return delta * (self.input > 0)
      
  5. euclidean_loss.py

    该代码实现了一个欧氏距离损失层。

    • 前向传播(def forward(self, logit, gt)

      对输出和真实标签之间的欧式距离损失进行计算,并返回损失值。它接受两个参数,logit:表示最后一个全连接层的输出结果;gt:表示真实标签。
      L ( y , f ( x ) ) = 1 2 n ∑ i = 1 n ( y i − f ( x i ) ) 2 L(\mathbf{y}, \mathbf{f}(\mathbf{x})) = \frac{1}{2n} \sum_{i=1}^n (\mathbf{y}_i - \mathbf{f}(\mathbf{x}_i))^2 L(y,f(x))=2n1i=1n(yif(xi))2
      代码如下:

      def forward(self, logit, gt):
          """
            输入: (minibatch)
            - logit: 最后一个全连接层的输出结果, 尺寸(batch_size, 10)
            - gt: 真实标签, 尺寸(batch_size, 10)
          """
          # 计算欧式距离损失
          self.logit = logit
          self.diff = logit - gt
          self.loss = 0.5 * np.sum(self.diff ** 2) / logit.shape[0]  # 计算平均损失
          self.acc = np.sum(np.argmax(logit, axis=1) == np.argmax(gt, axis=1)) / logit.shape[0]  # 计算平均准确率
      
          return self.loss
      
    • 反向传播(def backward(self)

      根据损失值的梯度来计算输出的梯度,并返回输出的梯度。
      ∂ L ∂ f ( x i ) = 1 n ( f ( x i ) − y i ) \frac{\partial L}{\partial \mathbf{f}(\mathbf{x}_i)} = \frac{1}{n}(\mathbf{f}(\mathbf{x}_i) - \mathbf{y}_i) f(xi)L=n1(f(xi)yi)
      代码如下:

      def backward(self):
          # 欧式距离损失的梯度即为(logit - gt) / batch_size
          return self.diff / self.logit.shape[0]
      
  6. softmax_cross_entropy.py

    该代码实现了一个Softmax交叉熵损失层。

    • 前向传播(def forward(self, logit, gt)

      对输出和真实标签之间的Softmax交叉熵损失进行计算,并返回损失值。它接受两个参数,logit:表示最后一个全连接层的输出结果;gt:表示真实标签。

      交叉熵损失函数:
      E ( θ ) = − 1 n l n P ( t ( 1 ) , . . . , t ( n ) ) = − 1 n ∑ n = 1 n ( t ( n ) l n   h ( x ( n ) + ( 1 − t ( n ) ) l n   ( 1 − h ( x ( n ) ) ) E(θ)=-\frac{1}{n}lnP(t^{(1)},...,t^{(n)})=-\frac{1}{n}\sum^{n}_{n=1}\left(t^{(n)}ln\ h(x^{(n)}+(1-t^{(n)})ln\ (1-h(x^{(n)})\right)\\ E(θ)=n1lnP(t(1),...,t(n))=n1n=1n(t(n)ln h(x(n)+(1t(n))ln (1h(x(n)))
      平均准确率:
      a c c u r a c y = 正确分类的样本数 总样本数 \mathbf{accuracy} = \frac{\text{正确分类的样本数}}{\text{总样本数}} accuracy=总样本数正确分类的样本数
      ​ 对 logitgt 分别沿着第二个维度求最大值的索引,也就是得到每个样本的预测类别和真实类别,然后比较它们是否相等,得到一个一维布尔数组,表示每个样本是否正确分类。

      ​ 然后,它对这个数组求和,得到一个标量,表示正确分类的样本数。然后,它除以 batch_size ,得到一个标量,表示平均准确率,保存在 self.acc 中。

      代码如下:

      def forward(self, logit, gt):
          """
            输入: (minibatch)
            - logit: 最后一个全连接层的输出结果, 尺寸(batch_size, 10)
            - gt: 真实标签, 尺寸(batch_size, 10)
          """
          # 计算softmax激活函数
          exp_logit = np.exp(logit - np.max(logit, axis=1, keepdims=True))
          self.softmax_output = exp_logit / np.sum(exp_logit, axis=1, keepdims=True)
          # 计算交叉熵损失
          self.loss = -np.sum(gt * np.log(self.softmax_output + EPS)) / logit.shape[0]
          # 计算平均准确率
          self.acc = np.sum(np.argmax(logit, axis=1) == np.argmax(gt, axis=1)) / logit.shape[0]
          # 保存真实标签,用于反向传播
          self.gt = gt
          return self.loss
      
    • 反向传播(def backward(self)

      根据损失值的梯度来计算输出的梯度,并返回输出的梯度。
      ∇ E ( θ ) = 1 N ∑ N x ( n ) ( h ( x ( n ) ) − t ( n ) ) \nabla E(\theta)=\frac{1}{N}\sum_Nx^{(n)}(h(x^{(n)})-t^{(n)}) E(θ)=N1Nx(n)(h(x(n))t(n))
      代码如下:

      def backward(self):
          # 计算梯度
          return np.subtract(self.softmax_output, self.gt) / self.gt.shape[0]
      

3 多层感知机训练

​ 本实验分别使用了欧氏距离损失函数、Softmax交叉熵损失函数来训练具有唯一激活层的多层感知机,之后再以Softmax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训练了具有两层隐含层的多层感知机。

3.1 使用欧氏距离损失训练多层感知机

  1. 使用 欧式距离损失Sigmoid激活函数 训练多层感知机

    本次训练采用3层感知机进行训练。

    • 第一层为全连接层,将784个神经元的输入,转化为128个神经元的输出。
    • 第二层采用 Sigmoid 激活层,为128个神经元进行非线性变换。
    • 第三层为全连接层,将128个神经元的输入,转化为对应数字0到9的10个输出。
    sigmoidMLP = Network()
    # 使用FCLayer和SigmoidLayer构建多层感知机
    # 128为隐含层的神经元数目
    sigmoidMLP.add(FCLayer(784, 128))
    sigmoidMLP.add(SigmoidLayer())
    sigmoidMLP.add(FCLayer(128, 10))
    

    训练结束后,在测试集上进行测试,准确率为 0.7810。

  2. 使用 欧式距离损失Relu激活函数 训练多层感知机

    本次训练采用3层感知机进行训练。

    • 第一层为全连接层,将784个神经元的输入,转化为128个神经元的输出。
    • 第二层采用 Relu 激活层,为128个神经元进行非线性变换。
    • 第三层为全连接层,将128个神经元的输入,转化为对应数字0到9的10个输出。
    reluMLP = Network()
    # 使用FCLayer和ReLULayer构建多层感知机
    reluMLP.add(FCLayer(784, 128))
    reluMLP.add(ReLULayer())
    reluMLP.add(FCLayer(128, 10))
    

    训练结束后,在测试集上进行测试,准确率为 0.8586。

  3. 训练曲线对比

    绘制了 loss 曲线与 acc 曲线,对比以上两个感知机的训练结果。

    image-20240203021442746

    Sigmoid 的损失训练的初值低于 Relu,然而在训练过程中收敛效果不如 Relu,20轮训练后 Relu 损失更小。

    image-20240203021638630

    Relu 训练过程中的准确率始终高于 Sigmoid 的准确率。

    由以上训练结果可知,在使用欧氏距离作为损失函数时,Relu 作为隐藏层激活函数效果好于 Sigmoid 函数。

3.2 使用Softmax交叉熵损失训练多层感知机

  1. 使用 Softmax交叉熵损失Sigmoid激活函数 训练多层感知机

    本次训练采用3层感知机进行训练。

    • 第一层为全连接层,将784个神经元的输入,转化为128个神经元的输出。
    • 第二层采用 Sigmoid 激活层,为128个神经元进行非线性变换。
    • 第三层为全连接层,将128个神经元的输入,转化为对应数字0到9的10个输出。
    # 使用FCLayer和SigmoidLayer构建多层感知机
    # 128为隐含层的神经元数目
    sigmoidMLP.add(FCLayer(784, 128))
    sigmoidMLP.add(SigmoidLayer())
    sigmoidMLP.add(FCLayer(128, 10))
    

    训练结束后,在测试集上进行测试,准确率为 0.6968。

  2. 使用 Softmax交叉熵损失Relu激活函数 训练多层感知机

    本次训练采用3层感知机进行训练。

    • 第一层为全连接层,将784个神经元的输入,转化为128个神经元的输出。
    • 第二层采用 Relu 激活层,为128个神经元进行非线性变换。
    • 第三层为全连接层,将128个神经元的输入,转化为对应数字0到9的10个输出。
    reluMLP = Network()
    # 使用FCLayer和ReLULayer构建多层感知机
    reluMLP.add(FCLayer(784, 128))
    reluMLP.add(ReLULayer())
    reluMLP.add(FCLayer(128, 10))
    

    训练结束后,在测试集上进行测试,准确率为 0.8687。

  3. 训练曲线对比

    绘制了 loss 曲线与 acc 曲线,对比以上两个感知机的训练结果。

    image-20240203022103359

    Sigmoid 的损失下降速率较慢,而 Relu 的损失下降明显更好,始终低于前者。

    image-20240203022350249

    Relu 的准确率始终高于 Sigmoid,且 Relu+Softmax交叉损失 的组合较好于 Relu+欧氏距离损失 的组合,Sigmoid+Softmax交叉损失 的组合差于 Sigmoid+欧氏距离损失 的组合。

    由以上训练结果可知,在使用Softmax交叉损失作为损失函数时,Relu 作为隐藏层激活函数效果好于 Sigmoid 函数;且好于用欧式距离作为损失函数的训练效果。

3.3 具有两层隐含层的多层感知机

​ 本章中采用 Softmax交叉损失 作为损失函数,将 Relu 和 Sigmoid 组成四组组合,作为隐藏层的两层激活层,进行训练。

  1. 隐藏层为 两层Relu函数 的多层感知机

    本次训练采用4层感知机进行训练。

    • 第一层为全连接层,将784个神经元的输入,转化为128个神经元的输出。
    • 第二层采用 Relu 激活层,为128个神经元进行非线性变换。
    • 第三层采用 Relu 激活层,为128个神经元进行非线性变换。
    • 第四层为全连接层,将128个神经元的输入,转化为对应数字0到9的10个输出。
    relu2MLP = Network()
    # 128为隐含层的神经元数目
    relu2MLP.add(FCLayer(784, 128))
    relu2MLP.add(ReLULayer())
    relu2MLP.add(ReLULayer())
    relu2MLP.add(FCLayer(128, 10))
    

    训练结束后,在测试集上进行测试,准确率为 0.8696。

    绘制曲线,与1层 Relu 进行对比。

    image-20240203023106008

    image-20240203023112616

    与1层 Relu 对比,2层 Relu 训练效果略微提升,但是提升不大。

  2. 隐藏层为 两层Sigmoid函数 的多层感知机

    本次训练采用4层感知机进行训练。

    • 第一层为全连接层,将784个神经元的输入,转化为128个神经元的输出。
    • 第二层采用 Sigmoid 激活层,为128个神经元进行非线性变换。
    • 第三层采用 Sigmoid 激活层,为128个神经元进行非线性变换。
    • 第四层为全连接层,将128个神经元的输入,转化为对应数字0到9的10个输出。
    sigmoid2MLP = Network()
    # 128为隐含层的神经元数目
    sigmoid2MLP.add(FCLayer(784, 128))
    sigmoid2MLP.add(SigmoidLayer())
    sigmoid2MLP.add(SigmoidLayer())
    sigmoid2MLP.add(FCLayer(128, 10))
    

    训练结束后,在测试集上进行测试,准确率为 0.1137。

    绘制曲线,与1层 Sigmoid 进行对比。

    image-20240203023225950

    image-20240203023230126

    在使用两层 Sigmoid 作为隐藏层时,训练结果极差,出现了梯度消失的现象。在训练两轮之后, Loss 值不再降低,准确率不再提升。

  3. 隐藏层 先为Relu层,后为Sigmoid层 的多层感知机

    本次训练采用4层感知机进行训练。

    • 第一层为全连接层,将784个神经元的输入,转化为128个神经元的输出。
    • 第二层采用 Relu 激活层,为128个神经元进行非线性变换。
    • 第三层采用 Sigmoid 激活层,为128个神经元进行非线性变换。
    • 第四层为全连接层,将128个神经元的输入,转化为对应数字0到9的10个输出。
    ReluSigmoidMLP = Network()
    # 128为隐含层的神经元数目
    ReluSigmoidMLP.add(FCLayer(784, 128))
    ReluSigmoidMLP.add(ReLULayer())
    ReluSigmoidMLP.add(SigmoidLayer())
    ReluSigmoidMLP.add(FCLayer(128, 10))
    

    训练结束后,在测试集上进行测试,准确率为 0.6315。

  4. 隐藏层 先为Sigmoid层,后为Relu层 的多层感知机

    本次训练采用4层感知机进行训练。

    • 第一层为全连接层,将784个神经元的输入,转化为128个神经元的输出。
    • 第二层采用 Sigmoid 激活层,为128个神经元进行非线性变换。
    • 第三层采用 Relu 激活层,为128个神经元进行非线性变换。
    • 第四层为全连接层,将128个神经元的输入,转化为对应数字0到9的10个输出。
    SigmoidReluMLP = Network()
    # 128为隐含层的神经元数目
    SigmoidReluMLP.add(FCLayer(784, 128))
    SigmoidReluMLP.add(SigmoidLayer())
    SigmoidReluMLP.add(ReLULayer())
    SigmoidReluMLP.add(FCLayer(128, 10))
    

    训练结束后,在测试集上进行测试,准确率为 0.6996。

    绘制曲线,与 先为Relu层,后为Sigmoid层 的做对比。

    image-20240203023631497

    image-20240203023638358

    由上图可知,先 Sigmoid 层,后 Relu 层的效果更好,但是两者效果都不如两层都是 Relu 的效果好。

4 寻找最佳超参数

​ 本章通过遍历不同超参数,探索超参数对训练结果的影响,寻找最佳的超参数。

4.1 利用网格搜索寻找最佳超参数

编写代码,遍历超参数可能的取值,寻找最佳超参数。

from criterion import SoftmaxCrossEntropyLossLayer
from optimizer import SGD
from layers import FCLayer, ReLULayer
import itertools
import gc

# 定义超参数的可能取值
batch_sizes = [32,64,128]
max_epochs = [10,20,30]
learning_rates = [0.001, 0.005, 0.01]
weight_decays = [0.1, 0.01, 0.001]

# 保存最佳结果的变量
best_accuracy = 0.0
best_hyperparameters = {}
criterion = SoftmaxCrossEntropyLossLayer()

def build_and_train_model(batch_size, max_epoch, learning_rate, weight_decay):
    sgd = SGD(learning_rate, weight_decay)
    
    model = Network()
    # 128为隐含层的神经元数目
    model.add(FCLayer(784, 128))
    model.add(ReLULayer())
    model.add(ReLULayer())
    model.add(FCLayer(128, 10))
    model, model_loss, model_acc = train(model, criterion, sgd, data_train, max_epoch, batch_size, 1000)
    return model, model_loss, model_acc

# 遍历所有超参数组合
for batch_size, max_epoch, learning_rate, weight_decay in itertools.product(
    batch_sizes, max_epochs, learning_rates, weight_decays
):
    # 构建和训练模型(使用当前超参数组合)
    model, model_loss, model_acc = build_and_train_model(batch_size, max_epoch, learning_rate, weight_decay)
    
    accuracy = test(model, criterion, data_test, batch_size, disp_freq)
    # 如果当前组合的性能更好,则更新最佳结果
    if accuracy > best_accuracy:
        best_accuracy = accuracy
        best_hyperparameters = {
            'batch_size': batch_size,
            'max_epoch': max_epoch,
            'learning_rate': learning_rate,
            'weight_decay': weight_decay
        }
    del model  # 删除网络对象
    gc.collect()     # 执行垃圾回收



# 打印最佳结果
print("Best Hyperparameters:", best_hyperparameters)
print("Best Accuracy:", best_accuracy)

因为内存空间不足,未能跑完所有的超参数,在有限的内存中跑出的最佳参数,及测试结果如下。

Best Hyperparameters: {‘batch_size’: 32, ‘max_epoch’: 20, ‘learning_rate’: 0.005, ‘weight_decay’: 0.001} Best Accuracy: 0.9524238782051282

可以观察到,在batch_size选择较小值,训练轮次较大,学习率较高,权重衰减较小时,结果更好。

4.2 探寻学习率对训练结果的影响

编写代码,让模型分别在学习率为 [0.001, 0.005, 0.01] 的值训练,对比训练结果,寻找最佳的取值。

# 探寻学习率对训练结果的影响
from criterion import SoftmaxCrossEntropyLossLayer
from optimizer import SGD
from layers import FCLayer, ReLULayer

lrs = [0.001, 0.005, 0.01]
loss_lrs = []
acc_lrs = []
# 单层Relu,学习率0.1
criterion = SoftmaxCrossEntropyLossLayer()

for lr in lrs:
    sgd = SGD(lr, 0.001)
    
    model = Network()
    # 128为隐含层的神经元数目
    model.add(FCLayer(784, 128))
    model.add(ReLULayer())
    model.add(FCLayer(128, 10))
    model, model_loss, model_acc = train(model, criterion, sgd, data_train, max_epoch, batch_size, 1000)

    loss_lrs.append(model_loss)
    acc_lrs.append(model_acc)

plot_loss_and_acc({'lr=0.001': [loss_lrs[0], acc_lrs[0]],
                   'lr=0.005': [loss_lrs[1], acc_lrs[1]],
                   'lr=0.01': [loss_lrs[2], acc_lrs[2]]})

训练结果:

image-20240203024449115

image-20240203024454243

由上图可知,学习率越高,训练结果越好,其中学习率为 0.01 时训练效果最好。

4.3 探寻权重衰减对训练效果的影响

编写代码,让模型分别在权重衰减为 [0.001, 0.005, 0.01] 的值训练,对比训练结果,寻找最佳的取值。

# 探寻权重衰减对训练效果的影响
from criterion import SoftmaxCrossEntropyLossLayer
from optimizer import SGD
from layers import FCLayer, ReLULayer

wds = [0.001, 0.005, 0.01]
loss_wds = []
acc_wds = []
criterion = SoftmaxCrossEntropyLossLayer()

for wd in wds:
    sgd = SGD(0.005, wd)
    
    model = Network()
    # 128为隐含层的神经元数目
    model.add(FCLayer(784, 128))
    model.add(ReLULayer())
    model.add(FCLayer(128, 10))
    model, model_loss, model_acc = train(model, criterion, sgd, data_train, max_epoch, batch_size, 1000)

    loss_wds.append(model_loss)
    acc_wds.append(model_acc)

plot_loss_and_acc({'wd=0.001': [loss_wds[0], acc_wds[0]],
                   'wd=0.005': [loss_wds[1], acc_wds[1]],
                   'wd=0.01': [loss_wds[2], acc_wds[2]]})

训练结果:

image-20240203024613105

image-20240203024619311

由上图可知,权重衰减值越小,训练结果最好,其中权重衰减值为 0.001 时结果最好。

4.4 探寻batch_size对训练效果的影响

编写代码,让模型分别在batch_size为 [32, 64, 128] 的值训练,对比训练结果,寻找最佳的取值。

# 探寻batch_size对训练效果的影响
from criterion import SoftmaxCrossEntropyLossLayer
from optimizer import SGD
from layers import FCLayer, ReLULayer

bss = [32, 64, 128]
loss_bss = []
acc_bss = []
criterion = SoftmaxCrossEntropyLossLayer()

for bs in bss:
    sgd = SGD(0.01, 0.001)
    
    model = Network()
    # 128为隐含层的神经元数目
    model.add(FCLayer(784, 128))
    model.add(ReLULayer())
    model.add(FCLayer(128, 10))
    model, model_loss, model_acc = train(model, criterion, sgd, data_train, max_epoch, bs, 1000)

    loss_bss.append(model_loss)
    acc_bss.append(model_acc)

plot_loss_and_acc({'batch_size=32': [loss_bss[0], acc_bss[0]],
                   'batch_size=64': [loss_bss[1], acc_bss[1]],
                   'batch_size=128': [loss_bss[2], acc_bss[2]]})

image-20240203024730083

image-20240203024737358

由上图可知,batch size 越小,训练效果越好,其中 batch size = 32 时训练效果最好。

4.5 测试最佳多层感知机

​ 根据以上研究,我选取了以下超参数,作为本次实验找到的最佳超参数,并选取了 Softmax交叉熵 作为损失函数,两层 Relu 作为隐藏层进行测试,得到的结果即为本实验训练出的最佳多层感知机。

  • batch size = 32:每批次选取32张图片进行训练。
  • max epoch = 50:进行50轮迭代训练。
  • learning rate = 0.1:学习率设置为0.1。
  • weight decay = 0.001:权重衰减设置为0.001。
# 最佳训练超参数
from criterion import SoftmaxCrossEntropyLossLayer
from optimizer import SGD
from layers import FCLayer, ReLULayer

batch_size = 32
max_epoch = 50

learning_rate_SGD = 0.1
weight_decay = 0.001

disp_freq = 1000
criterion = SoftmaxCrossEntropyLossLayer()


sgd = SGD(learning_rate_SGD, weight_decay)

Best_model = Network()
# 128为隐含层的神经元数目
Best_model.add(FCLayer(784, 128))
Best_model.add(ReLULayer())
Best_model.add(ReLULayer())
Best_model.add(FCLayer(128, 10))
Best_model, Best_model_loss, Best_model_acc = train(Best_model, criterion, sgd, data_train, max_epoch, batch_size, disp_freq)

test(Best_model, criterion, data_test, batch_size, disp_freq)

本实验得到的最佳多层感知机测试准确率为0.9759。

绘图对比这组超参数与之前训练较好的 Relu+Softmax交叉熵损失 组合,发现该组结果明显很好。

image-20240203024948942

image-20240203024953683

  • 62
    点赞
  • 5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住在天上的云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打赏哦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