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430Gpa亦高于钢。而A3钢的比强度仅为59Mpa/(g/cm3)左右,其比模量也比钢高。材料的比强度愈高,则构件自重愈小,比模量愈高,则构件的刚度愈大。通俗的说,碳纤维材料就是又轻又硬,非常适合应用于赛车上。
碳纤维一般分为碳素纤维布、碳纤布、碳纤维编织布、碳纤维预浸布、碳纤维加固布、碳布、碳纤维织物、碳纤维带、碳纤维片材(预浸布)等。而我们车身组所用的是“碳纤维预浸布”,这种类型的碳布在出厂时就已经浸泡过树脂,在使用时只需加热即可。
目前我们使用的碳纤维布按型号分为三种,分别是xxK、Txxx和Mxx。先谈K,举例子8k指的是一束碳纤维中有8000根单丝碳纤维缠绕而成,12K也就是12000根。显而易见,K数越大,碳纤维布强度也就越高。(1单丝粗细约为50分之一头发丝)。
T开头的碳纤布是日本TORAY(东丽)公司创造的生产标准,因为他们公司制造的碳纤维太屌了,所以其他碳纤维生产厂家都按照他们的等级标准生产了(但其实性能远达不到东丽公司的水准)。T300<T600<T700<T800<T1000 ,后面的数字越高碳纤维的强度也就越高,性能也越好。车队常用的是T800。
M开头的碳布则是极品中的极品,各种优秀性能和高昂的价格是他的固定标签。我们在单体壳的铺布作业中会大量的使用到。
从碳纤维布的排列还可分为单向布和编织布。编织布的优点外观好看,层间剪切应力高。缺点是强度较低价格还贵。相比之下单向布的优点就是强度高,稳定,并且叠层的角度可设计,价格还相对便宜,更适合于赛车,所以我们大量用的都为单向布。
既然使用单向布,我们就需要考虑碳布的应力方向,在单体壳上每个位置要以何种角度布置都需要考虑,因为不同的位置所受的力都不同,在考虑了这些之后按合理的角度铺布,才能使其性能发挥到极致,并且减少很多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