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代表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代表重要的知识点。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速率(speed)

指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的节点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数据传输速率、数据率或比特率,单位为 b/s(比特/秒)或 bit/s(有时也写为 bps )。

当数据率较高时,可用 kb/s( k = 103)、Mb/s( M = 106)或 Gb/s( G = 109)表示。通常把最高数据传输速率称为带宽。

2)带宽(bandwidth)

本来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单位是赫兹(Hz)。而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表示 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 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秒(b/s)。

3)吞吐量(throughput)

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吞吐量受网络带宽或网络额定速率的限制。

4)时延(delay)

指数据( 一个报文或分组)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总时间,它由 4 个部分构成,分别为: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

① 发送时延:也称传输时延。节点将分组的所有比特推向(传输) 链路所需的时间,即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发送时延 = 分组长度(bit) / 发送速率(bit/s)

②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传输介质)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即一个比特从链路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m)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

③ 处理时延:数据在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的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例如,分析分组的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行差错检验或查找适当的路由等。

④ 排队时延: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路由器确定转发端口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这就产生了排队时延。

因此,数据在网络中经历的总时延就是以上 4 部分时延之和: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需要注意的是: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一般可忽略不计(除非另有说明)。另外, 对于高速链路,提高的仅是数据发送速率而非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提高数据的发送速率只是为了减少数据的发送时延。

5)时延带宽积

指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到达终点时,发送端已经发出了多少个比特,因此又称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即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 × 信道带宽。

如下图所示,考虑一个代表链路的圆柱形管道,其长度表示链路的传播时延, 横截面积表示链路带宽,则时延带宽积表示该管道可以容纳的比特数量。

6)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 RTT)

指从发送端发出一个短分组,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接收端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在互联网中,往返时延还包括各中间结点的处理时延、排队时延及转发数据时的发送时延。

7)信道利用率

指出某一信道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是有数据通过的。
信道利用率 = 有数据通过的时间 / (有数据通过时间 + 无数据通过时间)

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这是因为,根据排队论的理论,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就迅速增加。当网络的通信量很少时,网络产生的时延并不大。但在网络通信量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由于分组在网络节点(路由器或结点交换机)进行处理时需要排队等候,因此网络引起的时延就会增大。

当网络的利用率达到其容量的 1/2 时,时延就要加倍。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当网络的利用率接近最大值 1 时,网络的时延就趋于无穷大。因此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概念:信道或网络的利用率过高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因此一些拥有较大主干网的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通常控制信道利用率不超过 50% 。如果超过了就要准备扩容,增大线路的带宽。

2. 例题

① 假设主机 A 和 B 之间的链路带宽为 100Mbps,主机 A 的网卡速率为 1Gbps,主机 B 的网卡速率为 10Mbps,主机 A 给主机 B 发送数据的最高理论速率为( B )。
A. 1Mbps
B. 10Mbps
C. 100Mbps
D. 1Gbps
【主机 A 给主机 B 发送数据的最高理论速率取决于链路带宽以及主机 A、主机 B 的网卡速率中最小者,因为它是数据传输的瓶颈。】

② 有一个点对点链路的长度为 50km,若数据在此链路上的传播速率为 2 × 108m/s,要使发送 512B 分组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相等,则该链路的带宽是( C )。
A. 2.05Mb/s
B. 4.1Mb/s
C. 16.38Mb/s
D. 32.76Mb/s
【发送时延 = 512B / 带宽;传播时延 = 50km / 2 × 108m/s。B 是字节,1 字节 = 8 比特。】

③ 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中,主机 A 向 B 发送两个长度为 1000B 的分组,路由器处理单个分组的时延为 10ms(假设路由器同时最多只能处理一个分组,若在处理某个分组时有新的分组到达,则存入缓存区),忽略链路的传播时延,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1Mb/s,则分组从 A 发送开始到 B 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B )。


A. 34ms
B. 36ms
C. 38ms
D. 52ms
【传输(发送)时延 = (1000 × 8bit) / (1 × 106b/s)= 8 ms】

④ 【2010统考真题】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100Mb/s,分组大小为 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为 20B 。若主机 H1 向主机 H2 发送一个大小为 980000B 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 H1 发送开始到 H2 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C )。


A. 80ms
B. 80.08ms
C. 80.16ms
D. 80.24ms
【980000B / (1000 - 20)B = 1000个分组,单个分组的传输时延 t = (1000 × 8b) / (100 × 106b/s) = 0.08ms,由“总时间 t = (分组个数 + 链路数 - 1) × 单个分组的传输时间 t ”(分组且不考虑传播延迟)可得:t 至少是:1002 × 0.08ms = 80.16ms。】

从上图可以看出,除了第一个分组到达 H2 需要 3 × t 时间外,其余 999 个分组都只需要 t 时间就能到达 H2,因此 t = 3 × t +999 × t = 1002 × t 。

⑤ 【2013 统考真题】主机甲通过一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连,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 10Mb/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 10kb 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一个大小为 8Mb(1M = 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D )。
A. 800ms、1600ms
B. 801ms、1600ms
C. 1600ms、800ms
D. 1600ms、801ms
【t报文 = (8 × 106b) / (10 × 106b/s) × 2 = 1.6s = 1600ms】
【(8 × 106b) / (10 × 103b) = 800个分组,t分组 = (10 × 103b) / (10 × 106b/s) × (800 + 1) = 801ms】

(报文)总时间 = 链路数 × (发送时间 + 传播时间);
(分组)总时间 = (分组的个数 + 链路数 - 1) × 单个分组的发送时间 + 链路数 × 传播时间。

⑥ 【2023 统考真题】在下图所示的分组交换网络中,主机 H1 和 H2 通过路由器互连,2 段链路的带宽均为 100Mb/s,时延带宽积(即单向传播时延 × 带宽)均为1000b 。若 H1 向 H2 发送一个大小为 1MB 的文件,分组长度为 1000B,则从 H1 开始发送的时刻起到 H2 收到文件全部数据时刻止,所需的时间至少是( D )。(注:1M = 106


A. 80.02ms
B. 80.08ms
C. 80.09ms
D. 80.10ms
【单向传播时延 = 1000b / (100 × 106b/s) = 0.01ms,(1 × 106B) / 1000B = 1000个分组,单个分组的传输(发送)时延 t = (1000 × 8b) / (100 × 106b/s) = 0.08ms,t = (0.18 + 0.08 × 999)ms = 80.1ms】

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就是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换种说法,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具体的,是真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1.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1)实体

指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通常是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在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中,第 n 层中的活动元素通常称为第 n 层实体。第 n 层实体实现的服务为第 n + 1 层所利用。在这种情况下,第 n 层称为服务提供者,第 n + 1 层则服务于用户。

2)对等层与对等实体

不同机器上的同一层称为对等层,同一层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

3)PDU、SDU 与 PCI

① 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各层的 PDU 都分为数据和控制信息两部分。第 n 层的协议数据单元记为 n-PDU 。
② 服务数据单元(SDU):为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而应传送的数据。第 n 层的服务数据单元记为 n-SDU 。
③ 协议控制信息(PCI):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第 n 层的协议控制信息记为 n-PCI 。

在实际的网络中,每层的协议数据单元都有一个通俗的名称,如物理层的 PDU 称为比特,数据链路层的 PDU 称为帧,网络层的 PDU 称为分组,传输层的 PDU 称为报文段。

三者的关系为:n-PDU = n-SDU + n-PCI = (n - 1)-SDU 。
【在各层间传输数据时,把从第 n + 1 层收到的 PDU 作为第 n 层的 SDU,加上第 n 层的 PCI,就变成了第 n 层的 PDU,交给第 n - 1 层后作为 SDU 发送。接收方接收时做相反的处理】

4)层次结构的含义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 第 n 层的实体不仅要使用第 n - 1 层的服务来实现自身定义的功能,还要向第 n + 1 层提供本层的服务,该服务是第 n 层及其下面各层提供的服务总和。
② 最低层只提供服务,是整个层次结构的基础;中间各层既是下一层的服务使用者,又是上一层的服务提供者;最高层面向用户提供服务。
③ 上一层只能通过相邻层间的接口使用下一层的服务,而不能调用其他层的服务;下一层所提供服务的实现细节对上一层透明(透明即“看不见”,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
④ 两台主机通信时,对等层在逻辑上有一条直接信道,表现为不经过下层就把信息传送到对方。

下图为网络各层数据单元的联系:

2. 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的概念

协议、接口、服务是计算机网络中 OSI 参考模型的 3 个主要概念。

1)协议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协议是“水平的",不对等实体之间没有协议。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如何讲?)
【TCP的报文段格式由TCP协议的语法定义的】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讲什么?)
【建立TCP连接的三次握手时所执行的操作是由TCP协议的语义定义的】

同步(或时序):执行各种操作的条件、时序关系等,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次序)
【建立TCP连接的三次握手的时序关系是由TCP协议的同步定义的】

协议的语法方面的规则定义了所交换的信息的格式,而协议的语义方面的规则就定义了发送者或接收者所要完成的操作。

2)接口

同一节点内相邻两层的实体交换信息的逻辑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 SAP)。每层只能为紧邻的层之间定义接口,不能跨层定义接口。服务是通过 SAP 提供给上层使用的,第 n 层的 SAP 就是第 n + 1 层可以访问第 n 层服务的地方。

3)服务

服务是指下层为紧邻的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功能调用。服务是“垂直的"。对等实体在协议的控制下,使得本层能为上一层提供服务,但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一层所提供的服务。当上层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时,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 OSI 参考模型中称为服务原语

OSI 参考模型将原语划分为 4 类:
① 请求(Request):由服务用户发往服务提供者,请求完成某项工作。
② 指示(Indication):由服务提供者发往服务用户,指示用户做某件事情。
③ 响应(Response):由服务用户发往服务提供者,作为对指示的响应。
④ 证实(Confirmation):由服务提供者发往服务用户,作为对请求的证实。

这 4 类原语用与不同的功能,如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和断开连接等。有应答服务包括全部 4 类原语,而无应答服务则只有请求和指示两类原语。4 类原语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并非在一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都称为服务,只有那些能够被高一层实体“看得见”的功能才称为服务。

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可按以下三种方式分类:

  • 面向连接服务 与 无连接服务
  • 可靠服务 与 不可靠服务
  • 有应答服务 与 无应答服务

4)协议、接口、服务之间的关系

协议、接口、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图所示:

3. ISO/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模型(★★)

1)ISO/OSI 参考模型

OSI 参考模型不仅划分了层次结构,还定义了各层可能提供的服务。但并未规定协议的具体实现以及各层接口的实现方法,而是描述了一些概念和原则,用来协调和组织各层所用的协议,把具体的实现细节留给了各个协议和标准。

OSI 参考模型有 7 层, 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记忆:物链网输会示用)。低三层统称为通信子网,它是为了联网而附加的通信设备,完成数据的传输功能;高三层统称为资源子网,它相当于计算机系统,完成数据的处理等功能。传输层承上启下。

OSI 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的传输单位是比特,功能是在物理媒体上为数据端设备透明地传输原始比特流,不用参与数据封装工作。物理层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I、通信链路与通信结点的连接需要一些电路接口,物理层规定了这些接口的一些参数;
II、物理层也规定了通信链路上传输的信号的意义和电气特征。

注意,传输信息所利用的一些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光缆、无线信道等,并不在物理层协议之内,而在物理层协议下面。因此,有人把物理媒体当作第 0 层。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位是,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总是在一段一段的链路上传送的,这就需要使用专门的链路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来的 IP 分组封装成帧,并且可靠地传输到相邻结点的网络层。主要作用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使之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差错的链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可以概括为:物理寻址、组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点到点)、数据重发和传输管理等。

典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SDLC 、HDLC 、PPP 、STP 和帧中继等。

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的传输单位是数据报,它关心的是通信子网的运行控制,主要任务是把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关键问题是对分组进行路由选择,并实现流量控制(整个网络)、拥塞控制(网络层及其以上的各层才拥有的功能)、差错控制和网际互连等功能。

互联网是由大量异构网络通过路由器(Router)相互连接起来。互联网使用的网络层协议是无连接的网际协议(lntemet Protocol, IP)和许多路由选择协议,因此互联网的网络层也称网际层或 IP 层。

网络层的协议有:IP 、IPX 、ICMP 、IGMP 、ARP 、RARP 和 OSPF 等。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也称运输层,传输单位是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传输层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功能是为端到端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为端到端连接提供流量控制(端到端)、差错控制、服务质量、数据传输管理等服务。

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是点到点的通信,传输层提供的是端到端的通信,两者不同。点到点可以理解为主机到主机之间的通信;端到端的通信是指运行在不同主机内的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只有传输层及以上各层的通信才能称为端到端。

传输层的协议有: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允许不同主机上的各个进程之间进行会话。这种服务主要为表示层实体或用户进程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地传输数据,这就是会话,也称建立同步(SYN)。

会话层负责管理主机间的会话进程,包括建立、管理及终止进程间的会话 。会话层包含一种称为检查点的机制来维持可靠会话,使通信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检查点继续恢复通信,即断点下载的原理。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主要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不同机器采用的编码和表示方法不同,使用的数据结构也不同。为了使不同表示方法的数据和信息之间能互相交换,表示层采用抽象的标准方法定义数据结构,并采用标准的编码形式。此外,数据压缩、加密和解密 也是表示层的功能。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是 OSI 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应用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访问 OSI 参考模型环境的手段。因为用户的实际应用多种多样,这就要求应用层采用不同的应用协议来解决不同类型的应用要求,因此应用层是最复杂的一层,使用的协议也最多。
(应用协议即应用进程间的通信和交互的规则,应用进程即主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

典型的协议有:用于文件传送的 FTP、用于电子邮件的 SMTP、用于万维网的 HTTP 等。

2)TCP/IP 模型

TCP/IP 模型从低到高依次为【网络接口层(对应 OSI 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对应 OSI 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TCP/IP 由于得到广泛应用而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TCP/IP 模型的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

TCP/IP 模型各层的主要协议如下图所示:

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的功能类似于 OSI 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它表示与物理网络的接口,但实际上 TCP/IP 本身并未真正描述这一部分,只是指出主机必须使用某种协议与网络连接,以便在其上传递 IP 分组。网络接口层的作用是从主机或结点接收 IP 分组,并把它们发送到指定的物理网络上。

网际层

网际层(主机-主机)是 TCP/IP 体系结构的关键部分。它和 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在功能上非常相似。网际层将分组发往任何网络,并为之独立地选择合适的路由,但它不保证各个分组有序地到达,各个分组的有序交付由高层负责。网际层定义了标准的分组格式和协议,即 IP 。当前采用的 IP 协议是第 4 版,即 IPv4 ,它的下一版本是 IPv6 。

运输层

传输层(应用-应用 或 进程-进程)的功能同样和 OSI 参考模型中的传输层类似,即使得发送端和目的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进行会话。传输层主要使用以下两种协议:

I、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它是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能够提供可靠的交付。
II、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它是无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不保证提供可靠的交付,只能提供“尽最大努力交付"。

在 TCP/IP 模型中,传输层处理关于可靠性、流量控制和错误校正 等问题。

应用层

应用层(用户-用户)包含所有的高层协议,如虚拟终端协议(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TP)、
域名解析服务(DNS)、电子邮件协议(SMTP)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3)ISO/OSI 参考模型与TCP/IP 模型的比较

注:OSI 参考模型在网络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在传输层仅有面向连接的通信。而 TCP/IP 模型认为可靠性是端到端的问题,因此它在网际层仅有一种无连接的通信模式,但传输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两种模式。

学习计算机网络时,我们往往采取折中的办法,即综合 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模型的优点,采用一种如下图所示的只有 5 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即我们所熟知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下图为数据在网络的 5 层协议体系结构之间的传递过程:

4. 例题

① 【2009 统考真题】在 OSI 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是( B )。
A. 数据链路层
B. 传输层
C. 会话层
D. 应用层

② 【2010统考真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所描述的内容是( C )。
A. 网络的层次
B. 每层使用的协议
C. 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 每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③ 【2011统考真题】TCP/IP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 )。
A. 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 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 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 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④ 【2013 统考真题】在 OSI 参考模型中,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B )。
A. 对话管理
B. 数据格式转换
C. 路由选择
D. 可靠数据传输

⑤ 【2014统考真题】在 OSI 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C )。
A. 应用层
B. 表示层
C. 传输层
D. 网络层

⑥ 【2016 统考真题】在 OSI 参考模型中,路由器、交换机(Switch)、集线器(Hub)实现的最高功能层分别是( C )。
A. 2、2、1
B. 2、2、2
C. 3、2、1
D. 3、2、2

⑦ 【2017 统考真题】假设 OSI 参考模型的应用层欲发送 400B 的数据(无拆分),除物理层和应用层外,其他各层在封装 PDU 时均引入 20B 的额外开销,则应用层的数据传输效率约为( A )。
A. 80%
B. 83%
C. 87%
D. 91%

⑧ 【2019统考真题】OSI 参考模型的第 5 层(自下而上)完成的主要功能是( C )。
A. 差错控制
B. 路由选择
C. 会话管理
D. 数据表示转换

⑨【2020 统考真题】下图描述的协议要素是( C )。


I.语法 II.语义 III. 时序
A. 仅 I
B. 仅 II
C. 仅 III
D. I、II 和 III

⑩【2021 统考真题】在 TCP/IP 参考模型中,由传输层相邻的下一层实现的主要功能是( B )。
A. 对话管理
B. 路由选择
C. 端到端报文段传输
D. 结点到结点流量控制

(11) 【2022统考真题】在 ISO/OSI 参考模型中,实现两个相邻结点间流量控制功能的是( B )。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三、其他知识点(了解即可)

  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由若干节点(node)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link)组成,是由自治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体。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在一起,而互连网(internet)则把许多网络通过路由器连在一起。
    【注意区分 internet(互连网)与 Internet(互联网或因特网)】

  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① 按组成部分分为:硬件 + 软件 + 协议;
    ② 按工作方式分为: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 + 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分为:客户-服务器(C/S)方式和对等(P2P)方式】
    ③ 按(逻辑)功能组成分为:通信子网 + 资源子网。

  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可靠性和负载均衡等。

  4. 电路交换: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5. 报文交换:数据交换的单位是报文(message),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每个报文都可以单独选择到达目的节点的路径。

  6. 分组交换(例如以太网):也采用“存储转发”技术,解决了报文交换中报文过长的问题,将报文划分为若干较小的分组(packet),将分组发送给目的节点。

电路交换方式的优点是:传输时延小、通信实时性强,适用于交互式会话类通信;但其缺点是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网络通信量,不具备差错控制的能力,无法纠正传输过程中发生的数据差错。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都采用存储转发,传送的数据都要经过中间结点的若干存储、转发才能到达目的地,因此传输时延较大。报文交换传送数据的长度不固定且较长,分组交换要将传送的长报文分割为多个固定且长度有限的分组,因此传输时延较报文交换的要小。

  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① 按分布范围分为:广域网(WAN)+ 城域网(MAN)+ 局域网(LAN)+ 个人区域网(PAN);
    ② 按传输技术分为:广播式网络 + 点对点网络;
    ③ 按拓朴结构分为:总线形网络 + 星形网络 + 环形网络 + 网状网络;
    ④ 按使用者分为:公用网(public network)+ 专用网(private network);
    ⑤ 按传输介质分为:有线网络 + 无线网络。
  • 19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