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推免
1. 什么是推免
推免,俗称保研,全称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顾名思义,推免生无需经过笔试等初试程序,而是通过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在允许的范围内,直接由学校保送攻读研究生,这部分本科生被称为“推免生”。
推免的基本条件因学校而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不能有挂科记录(部分学校允许重修);
(2) 无处分记录;
(3) 通过英语四级考试(部分学校或专业要求六级);
(4) 满足竞赛或创新学分要求;
(5) 绩点排名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推免的方式主要包括夏令营、预推免和国家正式推免。这三种方式互不影响,学生可以同时参加。通常情况下,学生通过前两种方式获得录取资格。
2. 夏令营
保研夏令营是近年来各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为争夺优质生源而采取的一种方式。夏令营通常在暑假期间(或暑假前,5月至8月)举行,持续约3天。活动内容包括学校相关专业的介绍、实验室参观、导师研究方向介绍以及学校组织的考核等。目标院校通常会为参与者提供优质的食宿安排。
对于来自非“双一流”高校的学生来说,参加985高校的夏令营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竞争非常激烈。一般来说,要求学生的专业排名在前1%、前3%或第一名;英语六级成绩需达到450分或480分以上。如果学生在科研竞赛方面有突出表现,成果丰硕,联系导师后有可能获得破格参加夏令营的机会。
3. 预推免
预推免是继夏令营之后,保研学生的第二次机会。各大高校在9月底正式推免之前(通常在8月末至9月初)会发布招收推免生的申报条件。学生可以根据目标院校的要求准备材料并在线报名。通过线上审核后,学生将参加面试(线上或线下)。前往目标院校参加线下复试时,学生需自行安排交通和住宿。
对于非“双一流”高校的学生来说,预推免是主要的竞争战场,建议多投递学校并参加多场面试。
4. 国家正式推免(九推)
国家正式推免,又称“九推”,指的是国家推免服务系统开放的时间段,通常从9月28日(上午9点开始)至10月20日。许多学校会要求已获得录取资格的学生在系统开放后第一时间填报该校。通常情况下,已经在夏令营和预推免中获得不错录取资格的学生不会再参与正式推免的竞争。
因此,正式推免有时也是一个**“捡漏”的机会**。学生可以选择把握这最后一次机会奋力一搏,部分未招满的学校或被学生“放鸽子”的学校也会抓住这最后的机会补录名额。此时的要求相对前两次会稍低一些,但名额也会少很多。
不过,非常不建议在这个时候冒险填报其他学校,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大多数学生会根据夏令营和预推免的录取结果填报志愿,只有少数人会在这个时候再填报其他学校并参加复试。
5. 推免时间节点
(1)大三下学期6-7月份:准备各种材料,投递夏令营(成绩靠前,有科研或竞赛经历)。
(2)大三下学期7-8月份:参加比赛,复习专业课,准备英文面试,熟悉自己的项目和竞赛经历(非常重要)。
(3)大四上学期8月底至整个9月份(各学校教务上班后):各大学校预推免开始,投递学校、复习并准备面试。
6.推免系统
推免系统允许一次填报三个志愿,建议分层次填报。志愿填报后将被锁定,如果在48小时内没有收到复试通知或被明确拒绝,可以继续填报其他志愿。
填报志愿后需密切关注系统,一旦收到复试邀请,应立即同意参加复试(最多可同时接受三个复试通知)。复试通常只是一个流程,真正的考核在夏令营或预推免时已经完成。接受复试通知后,学校会发送拟录取通知(通常间隔时间较短)。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调剂。一旦接受拟录取通知,保研过程即结束(最终只能接受一个待录取通知,且一旦接受,不得更改)。
注意! 对于手握多个录取资格的学生来说,在确认某个录取资格后,务必及时与其他学校的导师联系,告知自己因故拒绝了录取资格,并向导师道歉,表达感谢。切勿一声不吭地“放鸽子”,这不仅会影响导师的招生工作,还可能影响导师对学生所在学校的印象,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