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大理

前两天,姐们说,生活缺少激情,想出去走走。我问她想去哪里,她说想去云南,要我给些建议。

很少写游记,总觉得书读的不多,路走的路太少,文字过于匮乏,冒然去写,怕亵渎了美景。但这次,为了帮姐们的旅行做些功课,我便也不去计较些什么了。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个美丽的印象,一个启迪心灵,洗尽铅华的地方。

大理之行已是六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上大三,因为拿到了一项国家级的奖学金,便奖励给自己一次大理之行,去追了一趟琼瑶剧里阿哥格格们心驰神往但却未能到达的地方。

颠簸了36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又转乘大巴,一路翻山越岭,时而穿越隧道,时而盘旋山崖,整整5个小时,我几乎要把肠胃从肚子里吐出来。忽然间,大巴驶进了一条长长的隧道,眼前陷入一片黑暗,继而又点点星光,长达20多分钟的穿梭为这难熬的旅程增加了些许神秘感。出了隧道,眼前豁然开朗起来,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夹杂着紫外线的味道扑面而来,旅程的劳顿顿时一扫而空。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绿的有些发黑的大山环抱着开阔的红土地、一幢幢白色的房屋、以及背着背篓、穿着民族服饰的人们。俨然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越过一个漫长的隧道,迎接我们竟是另一个世界。我想,美丽旅程开始了。

只一场风花雪月

我不知道该如何概括大理,不过,大理人有自己的说法,自称是一个风花雪月的地方。苍山雪、洱海月、上关风、下关花。上关风吹下关花,洱海月照苍山雪。

苍山,是大理的脊梁,巍峨挺拔。它共19峰,最高的主峰海拔4000多米,峰顶常年白雪皑皑,经夏不消,因此以“苍山雪”著称。关于苍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有一年苍山脚下瘟疫横行,民不聊生。有两兄妹用法术将瘟神赶到了苍山顶上,埋在雪里冻死了,为了使瘟神永世不得复生,妹妹化生成雪人峰的雪神,永镇苍山,从此,山下人民永享太平。

因为打小生长在关中平原,见过的大山寥寥无几,因而,苍山的雄宏气势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由得让人对大自然心生敬畏。遗憾的是,我的旅程安排在春节前,苍山顶上的温度我始终未敢去体验。

洱海,其实不是真正的海,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与平常的湖水相比,它更像一片蔚蓝的海。从高空看去,洱海的形状像一只耳朵,因此,这个巨大的淡水湖便被人们誉名为“洱海”。洱海周边风光秀丽,与苍山水天相接,犹如赋有英雄气概的男子怀拥温婉柔情的女子,实乃大自然最完美的造诣。

朋友家离洱海不远,骑自行车20分钟便可到码头。回家的公路,一边是田地和村庄,另一边便是洱海,记不清是什么树,根一半埋在土里,一半扎在水里,笔直笔直的,将道路与洱海分开。坐在大巴里,向外看去,看不见路,只看见水。仿佛是轮船,在水上漂,给人无比奇妙的遐想。

下关风。据说,下关位于苍山和哀牢山的山谷之口,连绵的苍山挡住了大气环流,孟加拉弯的季风便通过山谷入境下关,导致下关之风终年不歇。

对于地理知识,我不是很懂。不过,对于下关的风,我却是真切地感受到了。在下关倒车,大风总是会调皮地把帽子吹下来扣在脸上,要么就肆意地掀起姑娘的裙子。我不知道下关人民有没有借此进行风力发电,只见车站附近有很多五颜六色的风车,飞一般的旋转,很漂亮,仿佛带人进入五彩的童年。

上关花。朋友的家就在上关,我是极其喜花之人,本来带着一睹为快的心情去的。但不知道是不是寒冬腊月的缘故,未能亲眼目睹“上关花”的由来。只听说,上关人民惜花,爱花,户户养花,一年四季繁花似锦,下关风吹过来,四季飘香,美得犹如人间仙境。

大理人家

白族服饰。大理是白族自治州,在那里,民族特色保持的比较完整,遍地都是穿着白族服饰的姑娘们。女人们头发很长,尤其是老一辈人,据说基本从不剪头发。长长的秀发,配以色彩斑斓的白族服饰,将女性的美书写的淋漓尽致。白族服饰以白色为主色调,配以其他红黄蓝绿等各种不同的搭配,还有形状各异的刺绣。姑娘们的头饰更是考究,也包含着“风花雪月”的含义。垂下的雪白的穗子代表下关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花,帽顶上洁白柔软的毛代表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当然,不同的年龄段,服饰有所不同。比如,年轻姑娘的服饰颜色偏亮,以大红色,桃红色,黄色居多。而年长者服饰偏深,以蓝色,黑色,藏青色居多。头饰上的穗子长短也不一样,年龄越大,穗子就越短。

大理扎染,古称杂花布,是民间古老的手工印染艺术,也是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术之一。大理的扎染以白、青两色为主色,白色在白族地区是吉祥的象征,青色则象征希望、纯朴和真挚,青白结合就表示“清清白白,光明磊落”。 大理扎染以板蓝根为染料,纯手工制作。白族妇女尤擅长扎染和刺锈,在较早时期,几乎“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有扎染之乡的美誉。

白族民居,以“三房一照壁”居多,从建筑学的角度讲内涵当然很多。我是个门外汉,只能通过眼睛去看,用心去理解。白族人民崇尚白色,民居自然以白墙青砖为主,方方的院落,有点像四合院。三面是房间,大概在古代还有所谓的厢房客房之分。房屋墙壁以白色粉刷,屋顶和院落均已青砖铺砌。另外一面就是所谓的照壁,也是白色的墙,墙顶上设有漂亮的屋脊。照壁上绘有各种图案,多以花鸟鱼虫,水光山色为主。院子里一般会有一股溪流,终年潺潺流淌。院落中还有一口天井,水位很浅,大概离井口不到2米的距离,用绳子拉一个小木桶,扔下去便能打上水来,有点像古装剧里的情节。不过,你可别小看这打水的活计,我试了很多次,也没学会着打水的技巧。

白族村落才真正体现了什么叫做聚居。村落及其紧凑,布局不同于现代农村一列列一排排的建筑风格,虽挨家挨户,门却开向不同的地方,街道路面以青砖铺成。巷子很深很窄,宽不过两米,大型车辆无法进入。因此,多半家庭的门也很小,以木制为主,古朴深邃,从里到外,无处不透漏着淳朴又神秘感觉。我不晓得这样的村落是如何发展形成的,只是忽然会在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念头,那就是上古时期白族人民为了躲避猛兽等的袭击,相互依偎生存的情景。

这里,值得走走停停

现代社会,所谓名胜景点,但凡有点儿名气,就会被人们践踏的面目全非,不过,在大理,有这么几个地方,还真的值得一去。当然这里提到的也只能是我走到的地方,还有一些听说但未能顿足之地,无缘亲眼所见,便不敢妄自评论,希望还有机会再去。

大理古城,真正的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的世界, 一个让人去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背靠苍山,面朝洱海,风雅之至。错落有致的古典建筑,干净整洁的青石板街道。道路两边是各色各样的铺子,譬如花铺,扎染坊,织布坊,银匠铺子等等,还有些卖各种小杂碎的,小店门口挂满了大红灯笼,像过年一样。整个城中没有车辆,偶尔会有马匹经过,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天空蓝的像一幅画,上面点缀着多多棉花。虽然是寒冬腊月,但蝴蝶会偶尔出没,麻雀也会在地上觅食。有条街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道路中间是一条溪流,还有水车,道路两旁是各种古朴的茶馆和咖啡店。小店的大部分陈设都摆在外面,摆在溪水旁,倘若有兴致,完全可以效仿古人流觞曲水。在那里,捧一本闲书,一边喝茶,一边看天;亦或者听听音乐,闭着眼睛,静静的感受微风拂面,鸟语花香。这时候,才真正感受到人就是大自然最神奇的一部分,心灵也得以释放。我喜欢这里,也曾暗暗下期许,等老了,能去大理古城开一个茶馆……

大理三塔,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建筑的一组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整个院落遍布在一片山上,清净至极,是修行的好地方。从山脚的大理三塔到山顶的望海亭,即便走马观花的看,也需要大概四五个小时。各种神庙布局恰当,建筑金碧辉煌,宛若皇城。大理三塔由中间的一座高塔和两边的两个小塔组成,均为纯白色。对其由来,我不大了解,不过景色倒是极美的。三塔下面有一个小湖,湖水清澈见底,正好将三塔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故此,小湖起名为“倒影湖”。山顶有一座八角的望海亭,站在亭子里,视野极其开阔,可以将整个洱海一览无余。

蝴蝶泉,顾名思义,以蝴蝶和泉水最为有名。蝴蝶泉的水是从岩缝沙层中浸透出来的,水质清冽,汇聚成潭,犹如美玉。不过蝴蝶泉最壮丽的奇景应该在四月,那时候,气候适宜,成千上万的蝴蝶从四面八方飞来,在泉边飞舞。蝴蝶大如巴掌,小如铜钱。无数蝴蝶还钩足连须,首尾相衔,一串串地从大合欢树上垂挂至水面。五彩斑斓,蔚为奇观。在白族人的心中,蝴蝶泉是一个象征爱情忠贞的泉,每年蝴蝶会,来自各方的白族青年男女都要来这里,“丢个石头试水深”,用歌声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我去的时候,由于气温较低,蝴蝶自然少一些,不过在他们专门设立的温室中,还是看到了各种各样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蝴蝶。不知怎的,看到那么多蝴蝶,人的浪漫情愫会迅速飙升,想要穿上漂亮的霓裳,和蝴蝶一起翩翩起舞。

天龙八部影视城,是电视剧《天龙八部》的拍摄地点,细细想来,很多场景都会在脑海中一一浮现。身处电视里才会有的情节中,内心抑制不住的激动。不过,天龙八部影视城作为大理重要的旅游景点,各种观赏活动设置巧妙。在那里,观看了可与“贞观长歌”相媲美的舞台剧,品尝了有名的大理三茶,亲自体验了抛绣球招亲活动,观赏了舞狮子大赛,乘坐了古色古香的马车。

文化的东西自然不必多说,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体验。不过,对于大理三茶,倒是值得一提。云南人爱茶,白族的“三道茶”极其考究,是大理白族招待贵宾的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相传原为古代南诏王招待贵宾的一种饮茶礼,后来流传到民间。所谓三茶,即指,一苦、二甜、三回味。第一道茶,谓之头道苦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即要立业,先要吃苦。此喻人生应当吃苦耐劳方能有所作为。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 加了烧乳扇和红糖,茶面还有些甜花生、核桃片。第三道茶,称之不“回味茶”。茶里百味交集,需要再三回味。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饮时感觉口颊香甜而又略带辛辣,使人精神爽然。

一方水土一方人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理,这个被大山拥抱的地方,生活着一群及其淳朴的人民,他们本分,热情,好客。

朋友的家在离洱海不远的一个镇上,父母皆是土生土长的白族人。父亲曾是一名军人,后来退伍在家,和母亲一起成了苍山的子民,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家里有一亩多田,平时种些大豆之类的,家里还圈养几头奶牛几头猪,虽不富裕,但也落得清闲。闲时打打麻将,村里有个红白喜事,就主动去帮忙。院子里种了几棵果树,待成熟的时候总会给街坊邻居送一些过去。

白族人崇尚自由恋爱,早先,每逢七夕,人们在洱海边搭一座桥,未婚的少男少女们便开始对歌,通过优美的白族民歌来表达情谊。如若男有情女有意,男方便划着小船向女方漂去,女方也沿着独木桥向前靠近。一路边走边唱,以此结为连理。当然这些都是道听途说来的,无从考证。只觉得很美好,便记录下来。

了解一个地方,除了风土人情,更应该看看他们的丧葬嫁娶。如果说,嫁娶如今已然失去了传统色彩,那么,丧葬关系到一个地方对神灵祖先的敬重,也算保留的完整。白族是漂亮的红土地,尽管公墓设在极其广阔的山上,但仍然流行火化而非土埋。当然,棺材是少不了的,只是,要小一些,大概一米五长。棺材板也不像土埋的那么厚实。棺材的颜色分为红黑两种,如果人在60岁之前故去,便成为苦命人,棺材漆成深沉的黑色,表示世人的哀悼及不舍。但如果年龄已过60,人们便相信这属于生老病死的自然之道,相信亲人以早登极乐,无须恋恋红尘,这是喜事,因此,棺材刷成鲜艳的红色。

在关中地区,凡有亲人去世,必定会大摆筵席,宴请宾客,唱大戏,演电影,以此来为亲人最后的阳间之行饯行。白族人民也一样,只不过细节略有不同。他们也讲究守灵,但没有流水席,只在棺材周围铺满草芥,每个人端碗大米饭,夹些菜进去,便席地而坐。骨灰入土之后,亲人们还要围在坟头,陪已故亲人吃下最后一顿饭。

舌尖上的大理

写了这么多,总觉不完整,缺些什么呢?对,美食文化。我不是个吃货,所以,即便的确是吃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但却总想不起它们的名字。罢了,就留给朋友一些想象空间吧。

图片来自网络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是响应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结合教育改革和技术创新的产物。该方案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技术为基础,旨在打造一个安全、高效、互动且环保的教育环境。方案强调从数字化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变,通过自动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和按需服务,实现校园业务的智能化管理。 方案的总体设计原则包括应用至上、分层设计和互联互通,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用户角色的需求,并实现数据和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框架设计涵盖了校园安全、管理、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全面的校园应用生态系统。这包括智慧安全系统、校园身份识别、智能排课及选课系统、智慧学习系统、精品录播教室方案等,以支持个性化学习和教学评估。 建设内容突出了智慧安全和智慧管理的重要性。智慧安全管理通过分布式录播系统和紧急预案一键启动功能,增强校园安全预警和事件响应能力。智慧管理系统则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人员和设备的智能管理,提高校园运营效率。 智慧教学部分,方案提供了智慧学习系统和精品录播教室方案,支持专业级学习硬件和智能化网络管理,促进个性化学习和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和资源应用平台的建设,旨在提升教学评估的科学性和教育资源的共享性。 智慧环境建设则侧重于基于物联网的设备管理,通过智慧教室管理系统实现教室环境的智能控制和能效管理,打造绿色、节能的校园环境。电子班牌和校园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将作为智慧校园的核心和入口,提供教务、一卡通、图书馆等系统的集成信息。 总体而言,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通过集成先进技术,不仅提升了校园的信息化水平,而且优化了教学和管理流程,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教育体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