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作原理
实时时钟(Real_Time Clock)简称为RTC,主要为各种电子系统提供时间基准,MCU、MPU、CPU均离不开RTC电路设计。通常把集成于芯片内部的RTC称为片内RTC,在芯片外扩展的RTC称为外部RTC。时钟芯片(RTC,Real Time Clock/Calendar)是利用相位锁定技术(PLL)来产生时钟信号,可以控制不同元件之间的时序,以保证正常的数字电路运行。而晶振是基于电学特性的无源元器件,利用晶体振荡的方式来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时钟芯片(RTC,Real Time Clock/Calendar)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1 常数频率偏差矫正
在时钟芯片的内部,第一步是常数频率偏差矫正,为了保证时钟电路的稳定性和精度,需要纠正芯片本身在设计及加工上产生的固定频率偏差。
1.2 时钟信号输入
时钟芯片需要输入一个外部的时钟信号,这个信号可以是外部振荡器产生的信号,也可以是来自于GPS信号等其他源头产生的信号。通常情况下,时钟芯片会自动选择最好的、最符合性能要求的输入时钟信号,并进行自动调整。
1.3 相位锁定环路(PFD和CP)操作
时钟芯片中的相位锁定环路(PFD和CP)是整个时钟芯片中最重要的部分。PFD的作用是将输入的时钟信号与芯片内部的本地振荡器输出信号进行比较,并产生相位误差信号,CP的作用是接收PFD输出的信号并反馈给本地时钟发生器,使得输出的信号与输入的信号同步。
1.4 输出时钟信号
经过PFD和CP之后,时钟芯片内部的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