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太网
文章平均质量分 94
电路_fpga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展开
-
基于FPGA的以太网相关文章导航
以太网相关知识导航界面原创 2024-04-10 16:48:25 · 3075 阅读 · 8 评论 -
将Xilinx DDR3 MIG IP核的AXI_FULL接口封装成FIFO接口(含源码)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MIG IP的AXI_FULL接口封装FIFO,以替代以太网传输图片工程中的DDR3读写控制模块。文档详细阐述了MIG IP的AXI_FULL接口生成、参数设置、读写控制模块设计思路和实现细节。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块的正确性,并在实际硬件上进行了测试,展示了如何通过AXI_FULL接口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图像显示。原创 2024-04-04 22:41:15 · 2783 阅读 · 16 评论 -
基于FPGA的OV7725网络摄像头(含源码)
本文档描述了如何将OV7725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数据通过FPGA和千兆以太网传输到PC端上位机显示。系统设计包括初始化摄像头、封装图像数据、FIFO暂存、以太网发送和锁相环时钟模块。测试结果显示,帧率可达30帧/秒,且可以通过调整时钟频率提高至60帧/秒。文档提供了获取工程文件的方法。原创 2024-03-23 12:15:25 · 2339 阅读 · 5 评论 -
以太网传输图片工程出现的问题总结(含源码)
本文总结了以太网传输图片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图像显示不完整,部分像素丢失。通过分析和调试,发现问题出在读FIFO的深度设置上,实际深度小于预期,导致数据溢出。调整FIFO深度后问题解决。提供了调试思路和解决方案,并提供了获取工程文件的方法。原创 2024-03-17 11:32:08 · 1038 阅读 · 1 评论 -
基于FPGA的以太网传输图片通过HDMI显示(含源码)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以太网传输图片,并使用DDR3存储数据,再通过HDMI接口在显示器上清晰显示。涉及UDP接收数据、DDR3读写控制、HDMI模块封装、锁相环时钟生成和顶层模块设计。通过设置巨型帧和网络调试助手发送图片数据,最终实现在FPGA开发板上的高清晰度图像显示。还讨论了乒乓操作在刷新效果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获取工程文件的方法。原创 2024-03-14 11:33:34 · 4369 阅读 · 14 评论 -
以太网模块问题及优化
本文档讨论了在使用以太网模块发送摄像头数据时遇到的两个问题:一是UDP发送模块忙闲指示信号的延迟问题,二是数据包长度错乱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包括重新生成忙闲指示信号和增加数据长度寄存器。修改后的工程通过ARP应答和UDP回环测试验证了数据链路的稳定性。文档还提供了获取更新后工程的途径,并鼓励读者在有疑问时留言。原创 2024-03-02 13:59:34 · 945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FPGA的实用UDP设计(包含源工程文件)
本文介绍了对FPGA上UDP协议实现的优化设计,通过整合ARP、ICMP、UDP协议模块,实现了一个更高效的网络通信模块。新设计减少了资源消耗,简化了用户接口,并通过上板测试验证了其功能。文章详细描述了以太网接收和发送模块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状态机和控制逻辑处理不同协议的数据。最终,通过wireshark和网络调试助手展示了UDP数据的收发过程,证明了设计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原创 2024-02-19 11:22:12 · 4399 阅读 · 22 评论 -
基于FPGA的UDP实现(包含源工程文件)
本文介绍了在FPGA上实现UDP协议的过程,包括UDP协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文章详细阐述了UDP接收和发送模块的设计,以及如何通过ARP和ICMP协议实现网络通信。通过上板测试和wireshark软件验证了UDP协议的正确性,展示了数据包的收发过程。原创 2024-02-15 10:40:04 · 3908 阅读 · 17 评论 -
基于FPGA实现ICMP协议(包含源工程文件)
本文介绍了基于FPGA实现ICMP协议的过程,包括ICMP接收和发送模块的设计,以及如何通过ARP模块自动绑定MAC和IP地址。文章详细阐述了ICMP数据报的接收、处理和发送流程,包括状态机和CRC校验的实现。通过上板测试和wireshark软件验证了ICMP协议的正确性,展示了ping命令的执行和数据包的捕获。原创 2024-02-07 13:58:14 · 2121 阅读 · 7 评论 -
IP协议及ICMP协议简介
本文详细介绍了IP协议和ICMP协议的基本概念、结构以及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文章首先解释了ICMP协议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网络通畅性测试中的作用,如使用ping命令检测网络连接。ICMP协议主要负责确认IP数据包是否成功到达目的地,并在发送过程中通知IP包被丢弃的原因。原创 2024-02-07 13:55:26 · 2212 阅读 · 0 评论 -
【实战干货】FPGA实现ARP协议,细节全解析!(包含源工程文件)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FPGA实现ARP协议的接收和发送。文章详细描述了ARP模块的设计,包括CRC校验模块、ARP接收模块和ARP发送模块,并通过状态机和移位寄存器实现数据的接收与发送。同时,还包括了ARP控制模块,用于处理按键输入和ARP请求/应答。文章还提供了上板测试的步骤,展示了如何通过ILA和wireshark软件验证ARP协议的正确性。原创 2024-02-04 15:45:14 · 2626 阅读 · 4 评论 -
以太网帧格式及ARP协议简介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即地址解析协议,是根据IP地址(逻辑地址)获取MAC地址的一种TCP/IP协议。在以太网通信中,数据是以“帧”的格式进行传输的,帧格式里面包含目的主机的MAC地址。源主机的应用程序知道目的主机的IP地址,却不知道目的主机的MAC地址。而目的主机的MAC地址直接被网卡接收和解析,当解析到目的MAC地址非本地MAC地址时,则直接丢弃该包数据,因此在通信前需要先获得目的MAC地址,而ARP协议正是实现了此功能。原创 2024-02-03 16:57:17 · 3209 阅读 · 1 评论 -
基于FPGA的GMII与RGMII接口相互转换(包含源工程文件)
本文主要是实现GMII和RGMII接口的相互转换,因为在FPGA内部数据处理时,往往是单沿传输数据,所以需要通过一个模块把双沿传输的数据转换为单沿传输的数据,然后传输给FPGA内部模块进行处理。原创 2024-01-31 14:35:43 · 6365 阅读 · 25 评论 -
【必读】从MII到RGMII,一文了解以太网PHY芯片不同传输接口信号时序!
本文主要讲解以太网PHY芯片与MAC数据传输的几种接口,详细MII、RMII、GMII、RGMII的接口信号和时序。原创 2023-12-24 14:00:14 · 7665 阅读 · 6 评论 -
“FPGA+MDIO总线+UART串口=高效读写PHY芯片寄存器!“(含源代码)
本文通过串口调试助手对88E1518以太网PHY内部寄存器的数据进行读写,构建一套用于调试以太网PHY芯片的方法,此方法适用于配置所有MDIO接口的以太网芯片。原创 2023-12-24 13:59:47 · 2152 阅读 · 11 评论 -
揭秘88E1518以太网芯片:比RTL8211更麻烦,配置多一步”
本文对88E1518以太网芯片的引脚功能,电路原理图,以及寄存器的读写方式,MDIO接口协议做了详细讲解,便于后续使用这颗芯片。原创 2023-12-22 11:14:00 · 3891 阅读 · 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