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R
文章平均质量分 94
电路_fpga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展开
-
基于FPGA的DDR相关知识导航界面
DDR文章导航界面原创 2024-04-10 12:16:03 · 2216 阅读 · 0 评论 -
将Xilinx DDR3 MIG IP核的AXI_FULL接口封装成FIFO接口(含源码)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MIG IP的AXI_FULL接口封装FIFO,以替代以太网传输图片工程中的DDR3读写控制模块。文档详细阐述了MIG IP的AXI_FULL接口生成、参数设置、读写控制模块设计思路和实现细节。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块的正确性,并在实际硬件上进行了测试,展示了如何通过AXI_FULL接口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图像显示。原创 2024-04-04 22:41:15 · 2783 阅读 · 16 评论 -
以太网传输图片工程出现的问题总结(含源码)
本文总结了以太网传输图片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图像显示不完整,部分像素丢失。通过分析和调试,发现问题出在读FIFO的深度设置上,实际深度小于预期,导致数据溢出。调整FIFO深度后问题解决。提供了调试思路和解决方案,并提供了获取工程文件的方法。原创 2024-03-17 11:32:08 · 1038 阅读 · 1 评论 -
基于FPGA的OV7725摄像头的HDMI显示(含源码)
本文描述了基于OV7725摄像头的HDMI显示系统设计。FPGA通过SCCB接口初始化摄像头,采集数据暂存于DDR3,最终输出到HDMI显示器。系统包括摄像头驱动、DDR3读写控制和HDMI控制模块。设计利用锁相环生成所需时钟信号,并采用乒乓模式优化数据读写。原创 2024-03-14 11:35:27 · 1786 阅读 · 5 评论 -
基于FPGA的以太网传输图片通过HDMI显示(含源码)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以太网传输图片,并使用DDR3存储数据,再通过HDMI接口在显示器上清晰显示。涉及UDP接收数据、DDR3读写控制、HDMI模块封装、锁相环时钟生成和顶层模块设计。通过设置巨型帧和网络调试助手发送图片数据,最终实现在FPGA开发板上的高清晰度图像显示。还讨论了乒乓操作在刷新效果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获取工程文件的方法。原创 2024-03-14 11:33:34 · 4369 阅读 · 14 评论 -
将Xilinx DDR3 MIG IP核的APP接口封装成FIFO接口(含源码)
文档介绍了如何将Xilinx DDR3 MIG IP核封装成FIFO接口,以便于在图像处理等场景中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内容包括设计思路、状态机实现、读写FIFO配置、顶层模块连接以及仿真测试。通过封装,简化了读写操作,增加了乒乓模式以优化数据刷新。文档还提供了获取工程文件的方法。原创 2024-03-10 11:56:14 · 3038 阅读 · 8 评论 -
Xilinx DDR3的MIG IP信号分析及仿真和上板测试
文章分析了MIG IP的信号,并通过官方例程进行仿真测试,验证了DDR3的读写操作。介绍了MIG IP的用户接口信号,包括地址、指令、数据和控制信号,以及系统时钟和复位信号。最后,文章在开发板上进行了上板测试,使用ILA抓取读写数据时序,并观察LED指示灯确认了MIG IP的正常工作。原创 2024-03-10 11:44:45 · 3176 阅读 · 0 评论 -
详细讲解Xilinx DDR3 的MIG IP生成步骤及参数含义
文章介绍了在Xilinx FPGA上使用DDR3内存的方法,推荐使用官方MIG IP进行设计。详细说明了在Vivado中配置MIG IP的步骤,包括时钟设置、内存类型选择、控制器选项、FPGA选项等。强调了时钟配置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对MIG IP参数的详细解释。最后,文章总结了生成MIG IP的关键点,并预告了后续将讨论IP信号的含义和验证过程。原创 2024-03-10 11:42:51 · 2812 阅读 · 0 评论 -
从内部结构分析DDR2到DDR3的变化及DDR3原理图分析
文章介绍了DDR3内存相对于DDR2的主要变化,包括接口时钟频率提升至内核时钟的4倍,预取长度增加到8,CL和AL时钟周期数增加,并引入了写入延时参数CWL。DDR3新增了复位引脚和ZQ校准引脚,支持点对点连接和fly-by拓扑结构,引入写入均衡技术,简化了PCB设计并提高了信号质量。同时,文章还简要分析了DDR3的原理图,包括电源和引脚的连接。原创 2024-03-10 11:41:39 · 1830 阅读 · 0 评论 -
从内部结构分析DDR到DDR2的变化
文章介绍了DDR2内存的设计思路和与DDR的主要区别。DDR2通过保持内核时钟频率不变,提高IO端口时钟频率,实现数据传输速率的翻倍。DDR2支持更多bank和更高的预取,引入了差分DQS信号和OCD校准技术以确保数据传输稳定性。同时,DDR2简化了PCB设计,通过内置终结(ODT)技术减少了信号反射。此外,DDR2调整了时序参数,引入了前置CAS、附加潜伏期和写入潜伏期。文章还提供了获取相关手册和文档的方法。原创 2024-03-01 09:44:50 · 1290 阅读 · 0 评论 -
从内部结构分析SDRAM到DDR的变化
文章对比了DDR与SDRAM内存芯片的结构和功能差异。DDR通过在时钟的上升和下降沿传输数据,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DDR采用差分时钟和两位预取设计,增加了数据选通信号DQS,并引入了延迟锁定回路(DLL)以确保时钟同步。DDR不支持单次和全页突发传输,且写入时有特定的延时要求。文章还提到了DDR的功耗更低,封装形式多样。最后指出,了解DDR的工作原理对于FPGA设计和问题排查至关重要。原创 2024-02-25 15:15:06 · 1821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通过SDRAM内部结构图了解工作方式?
在使用DDR3时,阅读芯片手册可知,其内部结构与SDRAM及其相似,但又有所区别,所以打算从SDRAM开始通过内部结构图的变化,一直讲解到DDR3的因性能提升而导致的结构变化。原创 2023-08-27 14:54:37 · 758 阅读 · 2 评论 -
SDRAM技术手册阅读总结-基于IS42S16400J
SDRAM各种读写模式的时序总结原创 2023-03-17 21:01:45 · 1852 阅读 · 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