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面:非常开心能以这样的方式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学习。作为GIS和RS的学生或从业者,GEE(Google Earth Engine)的出现无疑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短时间聚集了庞大的用户,说明了GEE真香!GEE近年来也在不断完善,不管是数据集方面,还是学习方法都有了很大的突破,还在继续丰富,云计算无疑成为了热门与趋势。面对网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笔记、教程,有时候看懂了,但又没完全懂。大家从事的研究方向也五花八门,我们和大家一样,遇到问题先面向几个搜索引擎search一遍。不管能不能看懂,只要能解决问题就不再深究了,但缺乏总结的过程。GEEer成长日记将会为大家讲解GEE操作过程中的Java script语法问题以及各种模型、方法的使用。遇到先进的学习方法我们亦可以一起探讨交流,快来关注我们吧!
GEE(Google Earth Engine)是由谷歌、卡内基梅隆大学、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共同开发的用以处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其他地球观测数据的云端运算平台。GEE平台融合了谷歌服务器提供的强大计算能力或者以及大范围的云计算资源,平台数据集提供了对地观测卫星大量完整的影像数据如Sentinel, MODIS,Landsat等,也提供了植被、地表温度和社会经济等数据集,并能做到数据库每天更新。
GEE提供了Python和JavaScript版的API,使用基于Web的代码编辑器进行快速、交互式算法开发。就我目前的理解,GEE有以下优点:
1.数据量庞大。可以在线调用,数据来源广泛,不需要按照不同的数据去不同的来源网站搜索下载。更不需要占用自己电脑的内存,这可以说是及其方便了(这么看来,注册的门槛高一点也没坏处,毕竟是免费提供云计算功能)。
2.简单的计算方法和操作已经有很多很多教程的,B站、CSDN、知乎等等等等,我不说大家也比我清楚。
3.虽然代码形式多样,第一次看的时候心里在想,WTF?不过等你第二次看的时候,它还是老样子,第一百次看,估计也看吐了。
4.GEE提供了一个类似贴吧这样的地方,汇集了地理空间数据科学家、学者和非政府组织的领域专家组成的大型生态系统。随便搜一搜都有类似的问题和答案,可以说是非常方便了。
第一篇,我觉得还是要有仪式感,毕竟曾今注册GEE的时候也踩了不少雷,所以还是想把注册的方法步骤跟大家认真介绍一下。话不多说,上货!
首先你得有一个谷歌账号,然后注册注册GEE(详细步骤可以关注公众号:GEEer成长日记)。如果你是学生的话,先去个人信息那里,如下图。绑定自己的教育邮箱,据说可以增加注册成功率。不管真不真,绑定了再说。
完了,截图没码全,暴露性别了。绑定教育邮箱之后,我们最最重要的环节就来了。
在地址栏输入GEE的网址:https://earthengine.google.com/,先单击右上角的登录,完事之后,会有一些问卷调查之类的,随便填一填就好啦。
登录之后,Platform里边的Code Editor将会是未来的主战场,单击之后会提示你没有使用资格,需要先申请。
填写你的信息。组织那里千万不要写简称,一定要写全称噢!
然后就去你的谷歌邮箱看邮件吧,现在是自动审核,机器自动识别,所以使用的理由那里一定一定要认真写。不过,失败之后是这样,当然我也不希望大家失败~
而注册成功则是这样:
到这一步就注册成功了,直接进入https://code.earthengine.google.com/,如图所示:左边Scripts一栏是类似于文件夹的东西,有你保存的code,随时可以进去使用和修改,还有数据集的罗列。Docs是基本语法使用的规范,方便在工作的时候查看使用规范。而Assets则可以上传你的研究区域shp矢量文件,或者你自己处理好的tif栅格文件等,因为很多时候gis的软件处理较慢,所以将影像上传GEE再处理,事半功倍!
中间的New Scripts则是你的工作栏,所有的代码编写都将在这里。最右边的则是你在调试代码的时候,报错或者展示阶段性成果的地方,也可以在这里选择下载和导出的文件等等,这方便的知识我们下阶段再介绍。
到这里,我们学习GEE的路程算是真正开始了。一起前进吧!
有问题随时联系我们噢!
参考链接:
https://www.cxymm.net/article/BlueBrynn/115602963
附:GEE文档:
https://developers.google.com/earth-engine/guides
GEE数据集列表:
https://developers.google.com/earth-engine/datas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