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OE简介
POE(Power over Ethernet)供电指的是在现有的以太网布线基础上,为一些基于 IP 的终端(如 IP 电话机、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AP、网络摄像机等)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还能为此类设备提供直流供电的技术。
它通过一根以太网电缆同时传输数据和电力,无需额外为设备部署电力线,这样可以简化布线,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POE 供电系统包括供电设备(PSE)和受电设备(PD),PSE 负责将电力施加到以太网上,PD 则接收电力并正常工作。
2.POE作用
随着网络中IP电话、网络视频监控以及无线以太网应用的日益广泛,通过以太网本身提供电力支持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多数情况下,终端设备需要直流供电,而终端设备通常安装在距离地面比较高的天花板或室外,附近很难有合适的电源插座,即使有插座,终端设备需要的交直流转换器也难有位置安置。给供电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以太网供电PoE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3.POE的优势
- 简化布线:无需单独铺设电源线,一根网线即可实现数据传输和供电,减少线缆数量和布线复杂度。
- 节省成本:节省了布置电源线的材料和人工成本,同时也减少了相关的维护费用。
- 灵活部署:受电设备可以灵活地在有以太网接口的地方安装,不受电源插座位置的限制。
- 兼容规范:符合 IEEE 802.3af 标准和 IEEE 802.3at 标准意味着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规范性,能够在遵循这些标准的设备环境中稳定运行。
- 易于管理:集中供电管理相对更方便,可远程监控和控制设备的供电情况。
- 美观整洁:避免了过多电源线带来的杂乱,使环境更加整洁美观。
- 安全可靠:减少了强电布线带来的一些安全隐患。
- 便于扩展:在需要增加设备时,无需重新布置电源线路,易于系统扩展和升级。
4.POE供电角色
供电设备 PSE:
PoE 系统中的关键部分,除了基本的供电功能外,其检测功能可以准确识别所连接的设备是否为支持 PoE 的受电设备,避免误操作。分析功能可以对供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智能功率管理能根据实际需求动态分配功率,以优化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保障各受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受电设备 PD:
标准 PD 严格遵循 IEEE 标准,能与符合标准的 PSE 实现良好的适配和稳定工作。非标准 PD 可能在某些特定场景或特定设备中使用,但兼容性可能相对受限。不同类型的受电设备如无线 AP 等,通过 PoE 供电获得便捷的部署和运行,无需额外的电源布线,简化了安装和维护工作。
PoE 电源:
其功率大小直接决定了能够支持的 PD 数量和整体系统的负载能力。内置 PoE 电源集成在设备内部,不占用额外空间,外观较为整洁,但可能在更换或升级时相对不便。外置 PoE 电源则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功率规格的电源,且更换和维护相对容易。
5.POE供电标准
- 可通过 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2.5GE BASE-T 等以太网实现供电,其能够可靠供电的最远距离可达 200 米。
- IEEE 802.3af 也就是 PoE,能够有效解决诸如 IP 电话、无线 AP(Access Point)、便携设备充电器、刷卡机、摄像头、数据采集等终端的集中式电源供电问题。
- IEEE 802.3at 即 PoE+,它是 PoE 以太网供电的增强版本,能够为配备双波段接入、视频电话、PTZ 视频监控系统等高功率应用的设备提供更大功率的 PoE 供电。
- PoE++技术,能实现更大功率的 PoE 供电,以满足更大功率设备的供电需求。
6.POE供电过程
PoE 供电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检测:供电设备(PSE)开始检测网络线缆上是否连接了符合 PoE 供电标准的受电设备(PD)。
- 分级:PSE 对 PD 进行功率分级,以确定其所需的供电功率级别。
- 供电:确定功率级别后,PSE 通过以太网线缆向 PD 输送直流电,开始为其供电。
- 监控:在供电过程中,PSE 会持续监控供电状态,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维持/调整:根据实际情况,PSE 可能会维持当前供电功率,或者在需要时对供电功率进行调整。
- 停止供电:当 PD 不再需要供电或出现异常情况时,PSE 会停止向其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