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设计原理
北斗车辆管理调度系统依托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GPRS)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实现对车辆位置(经度、纬度)、速度、方向的监控,以及通过车载终端与车辆原有或加装设备(如传感器等)相连接和数据采集,经过后台软件系统的分析处理,衍生出报警、远程控制、数据统计、视频采集、广告发布、语音呼叫、文字调度等功能,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全面监控、调度和管理。
系统构成
整个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A车载终端、B通信网络、C数据交换中心、D监控中心。
(1)车载终端
车载移动单元设备可以为指挥监控中心实时提供每一个移动目标的最新定位数据、运行状况 和报警信息等,并自动记录这些信息以便事后查询分析,是用户终端。
车载移动单元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车载移动单元是由主控制器CPU、北斗接收机、GSM无线通信模块、功能控制单元等组成。车载移动单元通过北斗接收天线接收北斗卫星发射的定位信号,经过CPU主控器处理,计算出车辆的日期、时间、经纬度、速度和行驶方向等定位数据。
(2)GSM/CDMA通信网络
GSM/CDMA通信网络进行数据、语音、图像的交换与传输。主要包括GSM/CDMA通信网络、GIS终端、电子显示屏、监控终端、主控计算机。指挥监控中心结合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电子地图,实时地显示出当前监控、指挥的车辆的地理位置。
(3)数据交换中心
数据交换中心对系统数据进行实时双向交换和存储。一方面,通过无线网络接收车载终端上传的数据,存储并按要求下发到各个客户端,实现车辆状态信息(经度、纬度、速度、北斗时间、里程、ACC状态等信息)的实时更新;另一方面,接收各个客户端提交的指令并通过无线网络转发到指定的车载终端,实现监控中心远程设置、更改、查询车载终端参数(IP、ID、上报周期、状态等)。
(4)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接收数据交换中心的车辆北斗定位数据信息,并对车辆的报警和调度信息进行处理,通过GIS地图匹配就能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车辆当前精确位置,从而方便的实现对车辆的调度、监控、指挥等功能;同时也可通过GSM无线通信网络向指定的车载台发送各种控制指令,实现对车辆的远程控制和信息查询服务。
后台回复“240627”,可获得下载资料的方法。
欢迎扫下面二维码加入智能交通技术群!
点击文后阅读原文,可获得下载资料的方法。
联系方式:微信号1851544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