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与阿兄间有不合”:曾国藩与曾国荃之间的多次争执
三、关于持身的争论
(一)曾国荃还有一个大毛病:贪财。曾国藩在经济上一清如水,曾国荃却是贪婪的人。曾国荃攻克吉安,这是他首次攻下一座城池,战后不久,曾国荃差人总工资津贴什物回家。曾国荃拿下安庆后,历史上首次留下曾国荃部抢劫的详细记载:城破之后,城内房屋贼俱未毁,金银衣物之富不可胜计。曾国荃的士兵在残忍杀害战俘的同时,展开了大规模抢劫,城中凡可取之物扫地而尽,不可取者皆毁之。至于曾国荃所获多少,无可推测。
有了经济基础,曾国荃便买了一座宅第——“大夫第”。之后曾国荃几乎每回家一次,就会扩建一次。也就是说曾国荃每下一次城,就会发一次财。
(二)对于曾国荃修建大宅,曾国藩是不同意的:
①怕会影响到曾氏兄弟的声望。
②乱世之中,露富显财,实在是不智之举。
因此,在曾国荃修建过程中,曾国藩一直劝诫不断,但曾国荃总是当作耳旁风。
(三)曾国藩不能容忍曾国荃破坏曾氏家族的俭朴形象。曾国荃安庆之战之后,曾国藩对他的训诫批评明显增多,口气也更加严厉。曾国藩给曾国荃的信中指出:曾国荃时有妄取之处,而对亲族之馈赠也经常过多,导致朋辈之讥议菲薄;曾国藩还提醒曾国荃家门气运太盛,要以此“自概”(曾国藩的自概之道有三方面:①盈满亏损,极盛至衰的自然法则;②以史为鉴;③主张自概)。
曾国荃对于这些絮叨很讨厌,便回复兄长:当今天下,乃“势力之天下,强凌弱之天下” 曾国藩的观念已经落伍了。曾国藩回复:做人当强,亦当弱。立身当强,待人当弱。做事当进,享受当退。如果处处都争强好胜,各种好处都想得到,很容易犯错误。
曾国藩一再给曾国荃写信强调这些,是因为这关乎到曾国荃在官场上的发展。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与名望关系很大。
在官场上要注意细节,不能给人以口实。如果不拘小节,经常做出引出物议的事,则小事积累起来,就可能会有一天蓦然挂起舆论风暴,把人吹倒。
曾国藩在信中以金眉生为例,说是此人很有才华,无什么大奸大恶形迹,就是不注意细节,导致人缘极差,最后被问罪抄家。曾国藩以此为例说明名声对一个人很重要。而曾国荃看到此之后忍不住回复一封长达二十二页的回信,对曾国藩数月以来的批评指责进行总清算,一一辩解。
曾国荃表示,金眉生名声因何不好他不清楚,但他认为自己三十多年来一直做事脚踏实地,为人性格良好,曾国藩不应将金眉生和自己相比较;还指责曾国藩只听他人谗言不信自己兄弟,甚至谁指责自己的兄弟,就反而跟谁交好;最后指出,如果要是批评我,就直来直去地说,不要引述他人的诬妄之言。
曾国荃的这封信对曾国藩的指责很是严厉,接到此信的曾国藩深为忧惶,继续回信指出:曾国荃因为不注重持身细节,“良田美宅”已经引起指摘。也教导曾国荃,现在名位已高,一举一动都很引人注目,修宅院此事引起太多争议,万万不可自以为是。曾国荃对修建宅院此事不辩解,但依旧是加力经营,并未有所改过。曾国藩见状也只能是叹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