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电路基础

电流和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有电池、形成闭合的回路。

判断电流方向:利用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特点,长引脚为正极,短引脚为负极。

在电池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池正极流向负极。

电路的组成

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组成的,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叫做电路。

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基本用电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表示:

不同情况的导线在电路图中的画法: 

一个完整的电路图: 

电路的状态:通路,处处连通,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

断路:某处被切断,没有电流通过的电路。

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相连。

短接:如果电路是接通的,但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这种情况叫做该用电器被短接。

串联和并联

串联:逐个顺次,首尾相连。

并联:并列连接在两点之间。

串并联电路特点

电流路径: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有且只有一条,各用电器之间互相干扰。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有多条,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干扰。

用电器共用的那部分电路叫做干路,各个用电器单独使用的电路叫做支路,干路电流会在分流点分开流向各个支路,并在汇流点汇合流回负极。

串联电路中的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且开关的位置并不影响它对用电器的控制作用。

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电流

电流(I) 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mpere) ,简称安,用字母A表示。

电流的测量:电流表。

 

使用方法:将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先调零,再连通电路。

注意事项:必须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负接线柱流出,必须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试触),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两级,否则电流表将被损坏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电压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描述:某某两端的电压。

符号:U

单位:伏特(vlot),简称伏,用字母V表示。

电压的测量:电压表。

使用方法: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先调零。

注意事项: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负接线柱流出,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

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与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

电阻

物理意义: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符号;R

国际单位:欧姆(欧)符号 

电阻器: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也叫做定值电阻,简称电阻。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导体的电阻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对金属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硅,二极管,三极管。

超导现象:将水银冷却到很低的温度时,其电阻为零。

滑动变阻器 :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

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使用:与用电器串联,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开关闭合前,滑片应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处(保护电路)。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导体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I=U/R 。

  • 2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