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学习】从0开始的电路基础 | 电压 | 电流 | 电阻 | 总结笔记

一、电路基础

1、电压和电位

  • 电流单位:(安培,安)1 KA = 103 A ,1 MA = 10-3 A,1 UA = 10-6 A
  • 电压单位:(伏特,伏)1 KV = 103 V ,1 MV = 10-3 V,1 UV = 10-6 V

1 A 是指 1 s 内有 1 c 的电流流过

  • 电路和电路模型

  • 电流的实际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电流是指电荷单位时间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流动量)
  • 电压的实际方向: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 参考方向:U>0,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U<0,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不一致

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一致(正极 -> 负极,电压与电流方向相同)

  • 理想电路元件
(一)电阻元件:消耗电能的元件
(二)电感元件:产生磁场,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三)电容元件:产生电场,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
(四)电压源和电流源: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元件

只有两个端口,不能被分解成其他元件

  • 电感圈几种模型

  • 等效电路:两个二端电路,端口具有相同的电压、电流关系,对外等效,对内不等效
  • 知识回顾:欧姆定律、串联分压、并联分流(注意 U1 和 I1 等式右边分子不同,U1 的式子是 U1 靠近正极的 R 在分子,I1 的式子是不靠近 I1 的 R 在分子)

  • 受控电压源和受控电流源大小是个参数,由其他元件决定,方向固定

实际电流的电流模型是一理想电流源和一电导并联导致的

  • 注意求一个点的总电位需要(正电位-负电位),其他灵活运用串联分流和并联分压的公式

开关闭合时另一端如果接地,电压则为 0 V

2、功率

  • 电功率:电场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P = UI
  • 单位:(瓦特,W),1 KW = 10^3 W ,1 MV = 10^-3 W,1 UW = 10^-6 W

  • 功率公式:P = UI = U 2 / R = I 2 R,P > 0,表示元件吸收正功率
  • 热量公式 Q = p * t,可以根据上述公式转换

  • 常见电源等效
  • 3、等效电阻

  • 一个端流入的电流等于另一个端流出的电流

  • 电导 G 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I = GU,电阻的倒数为电导 G(G = 1 / R)
  • 并联就是上乘下加,串联就是加起来总和,a//b 就是 a * b / ( a + b )
  • 电阻的 Y 形联结和Δ形的转换
(一)Y 形转换为Δ形电阻,Δ形电阻 = Y 形电阻两两乘积之和 / Y 形不相邻电阻

(二)Δ形电阻转换为 Y 形电阻,Y 形电阻 = Δ形相邻电阻乘积 / Δ形电阻之和

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 常用公式总结:注意电阻并联三个公式

并联的电阻数量增加时,总电阻会减小(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电阻并联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从而减小了电阻)

(一)R = R 1 × R 2 / (R 1 + R 2),仅适用于两个电阻并联的情况
(二)分流原理:1/R 总 = 1/R 1 + 1/R 2
(三)特殊运用

5、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 电压源的串联

  • 电压源的并联:当 us1 = us2 时,电压源能并联,u = us1 = us2

电压源与任意元件的并联:可以等效为只有一个电压源(注意等效转换规则是并联转换电压源,串联转换电流源;并联看电压,串联看电流)

  • 电流源的并联

  • 电流源的串联:当 is1 = is2 时,电压源能并联,i = is1 = is2

电流源与任意元件的串联:可以等效为只有一个电流源

两个电流源方向相反并联,等效一个的时候:大值减小值,然后以大值为合并以后的电流源方向

  • 实际电流源与电压源的转换(只是转换与电阻的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一)电压源变电流源,电阻由串联改为并联,is = us / Rs,Gs = 1 / Rs
(二)电流源变电压源,电阻由并联改为串联,us = is = / Gs,Rs = 1 / Gs

  • 理想电流源和理想电压源
(一)理想电压源:两端电压大小和方向固定(正极流入,负极流出),但流过的电流为任意值
(二)电压源与流过的电流无关,电流源与两端电压无关
(三)理想电流源:两端电流大小和方向固定(正极流入,负极流出),但流过的电压为任意值
(四)理想电压源输出电压值恒定,理想电流源之间不能串联,理想电压源不能短路,理想电流源不能开路
  • 受控电压源与受控电流源等效变换
(一)受控电压源变受控电流源,i1 = u1 / R,G = 1 / R
(二)受控电流源变受控电压源,u1 = i1 / G,R = 1 / G,如下图

6、输入电阻

  • 不含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解题:电源置 0(电压看作短路,电流源看作开路)、电阻等效变换求输入电阻
  • 含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解题:电源置 0、外加电源、求输入电流 i 和端口电压 u,求输入电阻 Ri = U/I

二、KCL 和 KVL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 KCL:同一节点的电流:流入 = 流出
  • KVL:同一回路:电压升 = 电压降(任意闭合支路,所有支路电压代数之和恒等于 0)

标定各个元件参考方向,选定回路的绕行方向,绕行方向是由“+”到“-”就是电压降,如果由”-“到“+”就是电压升(相同电压降,相反电压升)

  • 在电流源附近找节点,在电压源附近找回路
  • 4 个结点 7 条支路的电路,可以写出 3 个独立的 KCL 方程和 4 个独立的 KVL

b 条支路,n 个结点,可编写 n -1 个 KCL,b-n+1 个 KVL

三、电路分析

1、基本概念

  • 电路的图也可以转成树:连通图的子图;连通;包含所有节点;不含闭合路径
  • 支路:一个两端元件作为一条支路,通过同一条电路的分支

理解:电路中无分支的一段电路,一个支路中流过同一个电流;还可以以元件串联并联的组合作为一条支路,这个时候节点也相应变化

  • 路径:两个节点间的一条通路,由支路构成

理解:从图的一个节点出发,沿着一些支路连续移动到另一节点;图的任意两节点间至少有一条路径则为连通图

  • 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
  • 回路: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看成圈就好)

理解:连通图的子图,每个节点关联两条支路

  • 网孔:内部不含支路的回路(一个回路里面没有新的回路)

2、叠加定理

  • 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电路中每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该支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理解:将各电源单独作用时产生的电流或电压进行代数叠加,得到最终结果(只适用线性电路,功率不能叠加)

解题步骤:画出独立电源电路分图、不作用的电源置 0(电流源开路,电压源短路,受控源保留)、求电路图的分量、求代数和

3、支路电流法

  • 解题:设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选 n -1 个独立节点,列 KCL 方程、b-n+1 独立回路,列 KVL 方程、求解方程

受控源的控制量用支路电流表示,含电流源的回路不必列 KVL 方程

4、网孔电流法

  • 解题:确定网孔,指定各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列网孔电流方程、求解方程

受控源的控制量用网孔电流表示,若一个无伴电源出现网孔中,此回路的电流由该电流源的电流确定(不必列该回路 KVL 方程)

  • 一般受控源看作电源
  • 网孔电流流入一个节点必从该节点流出,所以网孔电流自动满足 KCL 方程,因此求解网孔电流时主要通过 KVL 建立方程

    5、回路电流法

  • 解题:确定基本回路指定回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列回路电流方程、求解(网孔是回路的特殊形式)

受控源的受控量用回路电流表示;若有一个无伴电流源出现在回路中,则该回路的电流由电流源的电流确定

6、节点电压法

  • 在电路中任意选择某一结点为参考结点,其它结点为独立结点,独立结点与参考结点之间的电压称为结点电压,结点电压的参考极性是以参考结点为负,其余独立结点为正。支路电压就是两个结点电压之差,解题步骤如下:
(一)选定参考结点,标明其余 n-1 个独立结点的电压
(二)对 n-1 个独立结点,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其 KCL 方程
(三)求解上述方程,得到 n-1 个结点电压
(四)求各支路电流
(五)其它分析

7、齐次定理

  • 在线性电路中,当所有激励(电压源或电流源)同时增大或缩小 k 倍,响应(电压或电流)也将同时增大或缩小 k 倍

8、替代定理

  • 即用其他元件替代支路 k
  • 9、戴维宁定理

  • 任何一个线性的含源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来等效,此时电压源电压等于外电路断开时的开路电压,而电阻等于一端口的输入电阻
  • 计算输入电阻
(一)网络内部不含受控源:电源置 0,电阻串并联,Δ<->Y,平衡电桥,R = R
(二)网络内部含受控源,外加电压源或外加电流源,R = u / i
(三)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R = u / i 10、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 任含源一端口,外接负载 RL,RL = Ri,RL 取得最大功率

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输入电阻为无穷,输出电阻为 0,放大倍数无穷

四、储能元件

1、电容元件

  • 任何时刻,电容元件极板上的电荷与电压成正比,q = cu,c = q/u = tan

    2、电感元件

  • 电感线圈,电感元件任何时候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 i 与其磁链成正比

  • 电感电压与电流的关系:u 取决于 i 的变化率,与 i 的大小无关,是动态元件;i 是常数;u=0 时,di(t)/dt = 0,u 是有限值,i 不能改变
  • 电感是储能元件,本身不消耗能量,P>0 吸收功率,P<0 发出功率

五、元件补充

1、滤波器

  • 滤波电路的传递函数,H(w) = u 0(w)/u 1(w)(输出电压 / 输入电压)
  • 滤波器的分类
(一)按所处理信号分:模拟和数字滤波器
(二)按所用元件分:无源和有源滤波器
(三)按滤波特性分: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全通滤波器

2、三相电路

  • 正弦交流电:(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大小与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电压、电动势
  • 三相电源: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同,初相位相差 120 度的正弦电压
  • 瞬时表达式

  • 波形图

  • 对称三相电源的相序

  • 三相电源的联结(两种方式)
(一)星形联结(Y 形联结)

(二)三角形联结(Δ形联结)

3、线电压与相电压

  • 名词介绍
(一)端线(相线):始端 A、B、C 上端引出线
(二)中性线:由中性点引出的线,Δ形无中性线
(三)相电压:每相电源的电压,UA,UB,UC
(四)线电压:端线与端线之间的电压
(五)线圈流:流过端线的电流
  • 负载
(一)负载的相电压:每相负载上的电压
(二)负载的线电压:负载端线间的电压
(三)线电流:流过端线的电流
(四)相电流:流过每相负载的电流

4、非正弦周期信号

  • 周期变化

六、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1、割集

  • 割集(Q):连通图 G 的支路集合,把这些支路都移去,将使 G 分离为两个部分,但如少移去一条支路,图 G 仍是连通的

  • 基本割集:只包含一个树支的割集,基本割集数为 n -1(n 个节点数)

属于同一割集的电流满足基尔霍夫电流方程

2、关联矩阵

  • 用矩阵形式表述结点和支路的关联性质,n 个结点,b 条支路,n x b 阶矩阵

每一行对应一个结点,每一列对应一条支路

3、基本割集矩阵 Qf

  • 割集与支路的关联性质
(一)割集方向为支路方向
(二)支路排序先数支,后连支
(三)割集顺序与树支的顺序一致
  • 基本割集:只包含一个树支的割集,q 行(1 时,支路 j在割集 i 中,且与割集方向一致;0 时,支路 j 在割集 i 中,且与割集方向相反;0 时,支路 j 不在割集 i 中) 4、非线性电阻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