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的组织结构与结晶过程

合金的组织结构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例如,钢是铁和碳组成的;黄铜是铜和锌组成的;硬铝是铝、铜、镁组成的。

组元:指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单元,根据组元数目的多少,可将合金分为二元、三元合金等。

相:合金中的相是具有相同结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并与系统其余部分有明显界面分开的均匀部分。固态合金的相结构主要有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

固溶体

固态合金中的组元间相互溶解形成的均匀相,其中晶格保持不变的组元称为溶剂,其他组元为溶质。

固溶体根据溶质原子在晶格中占据位置不同,分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当溶剂原子与溶质原子的半径相近时,节点上的溶剂原子被溶质原子替代。当溶剂原子与溶质原子半径相当、晶格类型相近时,可以按照任意比例溶解,称为无限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当溶质原子远小于溶剂原子时,溶质原子不占据正常的晶格结点,而是嵌入在晶格间隙中(溶质例如C、N、B)。间隙固溶体都是有限固溶体。

固溶体的性能

任意固溶体都破坏原子的规则排列,引发晶格畸变。而且随着固溶体中溶质原子数量增加,晶格畸变程度也加大,导致变形抗力增加。因此,固溶强化就是固溶体因晶格畸变导致合金的强度和硬度的提高。

金属化合物

合金中各组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相,可用化学式表示,例如渗碳体Fe3C。金属化合物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不同于任意组成元素的晶体类型。

金属化合物熔点高,硬而脆。在合金组织中,我们追求细小的金属化合物均匀分布于固溶体基体上,进而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因此,合金中的金属化合物属于强化相。实际使用的合金,通常是由固溶体和少量金属化合物组成的机械混合物。通过调整固溶体中溶质原子的含量以及金属化合物的数量、形态和分布,可以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

金属的结晶

金属结晶后形成的组织状态对性能影响很大,所以了解金属结晶规律,可控制材料的组织性能。

结晶: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晶体的过程。

热分析法:使熔化后的金属缓慢冷却,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温度值,将温度T和时间t绘制成冷却曲线,来研究金属的结晶规律。金属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冷却曲线如下图所示。

冷却曲线上有一个恒温的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是结晶温度(熔点),这时候结晶潜热补偿了散失的热量。

理论结晶温度:在平衡状态下的结晶温度是理论结晶温度T0,

实际结晶温度:实际生产中,金属以一定速度冷却,所测的结晶温度是实际结晶温度Tn,数值随冷却速度的增加而降低。

过冷: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两个温度的差值就是过冷度。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

金属结晶过程

自发形核:液态金属在过冷条件下,微小的局部区域内的原子自发的聚集在一起,形成细小的聚合体(晶核)

非自发形核:液态金属中自带或人工加入细微的固态颗粒作为晶核。

长大:晶核形成后,液态金属中的原子不断向晶核表面迁移,使晶核长大直至液态金属全部消失。

晶粒:晶核生长为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晶体。晶粒内部的原子按一定位向排列,相邻晶粒内的原子排列位向是不同的。

晶界:晶粒与晶粒之间的交界。

晶粒大小与控制措施

晶粒尺寸对力学性能影响很大,一般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越好。因此,可通过细化晶粒来强化材料(细晶强化)

根据结晶过程可知,晶粒尺寸与形核数目和长大速度有关,形核数越多,长大速度越快,结出的晶粒越细。实际生产中通过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和振动辅助等方法。

增加过冷度:随着过冷度的增加,形核数目和生长速度都会增加,而且形核数目增加程度要比生长速度的大。

变质处理:在金属中加入少量变质剂(即熔点高的固体颗粒),增加形核数目。

  • 17
    点赞
  • 2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