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一、二章复习资料(含思维导图)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互连网internet

互联网Internet

特点(Internet提供许多服务的基础)

组成

边缘部分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主机A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

核心部分

计算机网络

组成

性能!!

分层

功能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两个相邻结点件的线路上无差错的传送帧为单位的数据)

物理层(透明比特流传播)

协议


  • 第一章 概述

    • 互连网internet

      • 仅局部范围互连起来的计算机网络
      • 将许多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
    • 互联网Internet

      • 特点(Internet提供许多服务的基础)

        • 连通性
        • 共享(资源)
      • 组成

        • 边缘部分
          • 所有链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
            • 端系统
          • 主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
          • 客户直接使用
          • 端通信方式
            • 客户-服务器
              • 客户——服务请求方
              • 服务器——服务提供方
            • 对等连接方式P2P
        •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主机A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
        • 核心部分
          • 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 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连通性和交换)
          • 路由器(转发分组,进行分组交换)
            • 网络核心部分其特殊作用
            • 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
            • 任务:转发收到的分组
          • 电路交换(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到终点)主要特点
            • 电线对的数量与电话机的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 传送大量数据,且传送时间远大于建立时间
            • 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 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传送到相邻节点,存储后查找转发表,转发)的主要特点
            • 时延最小
            • 存储转发技术
            • 报文(发送的整块数据)
              • 分为小的等长数据段+首部->包
            • 优点P16
              • 高效(动态分配带宽,逐段占用)
              • 灵活(独立选择何时路由)
              • 迅速(不先建立连接就可发送分组)
              • 可靠
            • 缺点
              • 排队延迟
              • 增加开销
              • 不保证带宽(动态分配)
          • 报文交换(整个传送,存储转发)

    • 计算机网络

      • 组成

        • 由若干个节点
        • 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
      • 将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 性能!!

        • 速率
          • 数据的传送速率
          • 比特——二进制数字
        • 带宽
          • 某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
          • 某信道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
          • 在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某信号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 单位:赫hz,bit/s
        • 吞吐率
          •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实际数据量
          • 受网络带宽或额定速率(以太网的吞吐量的绝对上限值)限制
        • 时延
          • 数据从网络的一段传送到另一段所需时间
          • 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it) / 发送速率(bit/s)
            • 长度100MB=100*2^20*8B
            • 长度/带宽
          •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
          • 处理时延
          • 排队时延(取决于网络当时的通信量)
        • 时延带宽积 (bit) =传播时延*带宽
        • 往返时间RTT
          • 有效数据率=数据长度/(发送时间+RTT)
        • 利用率
          • D=D0/(1-U)
          • D网络当前时延
          • D0网络空闲时的时延
          • U利用率
    • 分层

      • 功能

        • 差错控制
        • 流量控制
        • 分段和重装
        • 复用分用
        • 连接建立和释放
      • 应用层

        • 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引用
        • 进程:主机正在运行的程序
        • 数据单元:报文
        • 协议:定义应用进程间的通信和交互规则,域名系统DNS,支持万维网HTTP,电子邮件SMTP
      • 运输层

        • 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 复用(多个应用层进程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
        • 分用(将信息交付给应用层的相应进程)
        • 协议
          • 传输控制协议TCP——提供面向连接可靠数据传输服务,单位:报文段
          •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可靠性),单位:用户数据报
      • 网络层

        • 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 任务
          • 路由选择
          • 转发
        • 封装分组IP数据报
        • 协议:网络协议IP
      • 数据链路层(两个相邻结点件的线路上无差错的传送帧为单位的数据)

        • IP数据报组装成帧
        • 任务:相邻节点的可靠通信
      • 物理层(透明比特流传播)

    • 对等层次间传送的数据单位——协议数据单元PDU
    • 层与层间的交换数据单位——服务数据单元SDU
    • 实体
      • 任何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 协议

      • 要素
        • 语法
        • 语义
        • 同步
      • 为进行网络中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
      • 控制俩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
      • 为上一层提供服务
      • 下面协议对上面的实体是透明的
      • 水平的
    • 服务
      • 上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不能看见下面协议
      • 垂直的
    • 服务访问点SAP(逻辑接口)
    • 第二章 物理层(传输数据比特流)

      • 宽带接入技术

        •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
          • 离散多音调DMT
            • 频分复用FDM
          • 不能保证固定的数据率
      • 作用

        • 屏蔽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
      • 数据通信系统

        • 源系统
          • 源点
          • 发送器
        • 传输系统
        • 目的系统
          • 接收器
          • 终点
      • 信息:通信的目的
      • 数据是传送信息的实体
      • 信号是数据的电器或电磁的表现
        • 模拟信号,连续信号
        • 数字信号,离散信号
      • 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码元
      • 信道
        • 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载体
        • 分类
          • 单向通信
          • 双向交替通信
          • 双向同时通信
        •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 调制
          • 基带调制
          • 带通调制
          • 编码
            • 不归零制
            • 归零制
            • 曼彻斯特(中心向上跳0,下1)
            • 差分曼彻斯特(有跳变0,无1)
          • 调制
            • 调幅AM
            • 调频FM
            • 调相PM
        • 码元传输的速率越高、信号传输的距离越远、噪声干扰越大或传输媒体质量越差,在接收端的波形失真越严重
        • 限制码元
          • 信道能够通过的频率范围
            • 码间串扰
              • 接收端收到的信号波形失去了码元间的清晰界限
              • 解决办法:奈式准则
                • 在带宽为W(Hz)的低通信道中,若不考虑噪声影响,则码元传输的最高速率为2W(码元/秒)
                • 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则会出现码间串扰,使接收端对码元的识别成为不可能
          • 信噪比 是信号的平均功率 和 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
            • S/N
            • 单位:dB
            • 信噪比(dB)=10 lg(S/N) (dB)
            •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 W log2(1+S/N) (bit/s)
            • W为信道的带宽(Hz),S 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信道内噪声功率
            • 信噪比越大,误码率越低

      基本概念

      • 复用(允许用户使用一个共享信道进行通信)

        • 频分复用FDM
          • 各路信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频率带宽)
          • 将各路信号分别搬移到适当的频率位置,不产生干扰
          • 频分多址FDMA
        • 时分复用TDM
          • 将时间划分为等长的时分复用帧
          • 每一个TDM帧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 时分多址TDMA
          • 利用率低
        • N个用户使用同个频带:频分多址接入FDMA
        • 波分复用WDM——光的频分复用
          • 一根光前同时传输多个频率接近的光载波信号
        • 码分复用CDM
          • 码分多址CDMA:当码分复用信道为多个不同地址的用户所享
            • 特点:每一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不同,还必须正交
          • 码片:每一个比特时间再划分为m个短的间隔
          • 使用CDMA的每一个站被指派一个唯一的m bit码片序列。
            • 发送比特为0,则发送该码片序列的二进制反码
            • 为1,发送自己的m bit码片序列
          • 扩频
            • 直接序列扩频DSSS
            • 跳频扩频FHSS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Meiの小院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