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软件测试ing

1,软件缺陷是什么

导致软件未按预期目标运行的问题。(满足规则之一则是缺陷)

1.1 软件未实现产品说明书要求的功能

1.2 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指名不该出现的错误

1.3 软件实现了产品说明书未提到的功能

1.4 软件未实现产品说明书虽未明确提及但应该实现的目标

1.5 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缓慢或者从测试员角度看最终用户会认为不好。

 2,相关文件

2.1 产品说明书:对开发的产品进行定义,给出产品的细节,如何做,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2.2 进度表:随着项目的不断庞大和复杂,制造产品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因而必须要有某种机制来跟踪进度。

2.3 软件设计文档:当程序员写编程时必须有个设计过程来规划软件如何编写。(以下为常用的设计文档)

2.3.1 结构文档

2.3.2 数据流图

2.3.3 状态转换图

2.3.4 流程图

2.3.5 代码注释

2.4 测试文档

2.4.1 测试计划:描述用于验证软件是否符合产品说明书,客户需求的整体方案。

2.4.2 测试用例:列举测试的项目,描述验证软件的详细步骤。

2.4.3 缺陷报告:描述执行测试用例找出的问题。

2.4.4 测试工具和自动测试

2.4.5 度量、统计和总结:测试过程的汇总。采用图形、表格和报告形式。

3,软件测试员的目标

尽可能早的找出软件缺陷,并确保其得以修复。

4,软件产品组成部分

当产品打包分发时,不仅仅分发的时代码,许多支持包括在内。由于这些部分客户都要查看或使用,所以也需要测试。还有错误提示信息

5,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式

5.1 大爆炸模式:计划、进度安排和正规开发过程几乎没有,所有精力都花在了开发软件和编写代码上。 

5.2 边写边改模式

5.3 瀑布模式:构思-分析-设计-开发-测试-最终产品

5.4 螺旋模式

 6,并非所有软件缺陷都要修复

不需要修复软件缺陷的原因有

6.1 没有足够的时间

6.2 不算真正的软件缺陷

6.3 修复的风险太大

6.4 不值得修复

7,测试基础

7.1 等价类划分:把可能的测试用例集缩减到可控制仍然足以测试软件的小范围内。

7.2 边界条件类型:指软件运行在计划操作界限的情况。提出边界条件时,一定要测试临近边界的有效数据,测试最后一个可能有效数据,同时测试刚超过边界的无效数据。

7.3 竞争条件

7.4 重复、压迫和重负

7.4.1 重复:不断执行同样的操作。进行这种反复测试的主要原因时检查是否有内存泄漏。

7.4.2 压迫测试:使软件在不够理想的条件下运行--内存小、磁盘空间小、CPU速度慢、调制调解小李低。

7.4.3 重负测试:尽量提供条件任其发挥,让软件处理尽可能大的数据。(时间也是一种重负测试,对于大多数软件、长期稳定地工作时很重要的)

重复、压迫和重负测试联合使用,同时进行,这是找出以其他方式难以发现的严重缺陷的一个可靠的方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