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目录
总目录链接
文章目录
设计模式-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Pattern
Overview
-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Pattern)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
- 它在父类中定义了一个算法的框架,允许子类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写算法的某些步骤
- 这种模式是通过在抽象类中定义一个模板方法来实现的,这个模板方法调用多个其他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是抽象的,可以在子类中得到进一步实现
1.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Pattern)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Pattern)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在父类中定义了一个算法的框架,允许子类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写算法的某些步骤。这种模式是通过在抽象类中定义一个模板方法来实现的,这个模板方法调用多个其他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是抽象的,可以在子类中得到进一步实现。
1.1.特点
- 算法框架:在抽象类中定义算法的步骤。
- 扩展性:子类可以重写算法的某些步骤,而不需要改变算法的结构。
- 代码复用:通过模板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子类中复用算法框架。
1.2.结构
- AbstractClass:定义模板方法和算法框架。
- ConcreteClass:实现在抽象类中定义的抽象方法。
1.3.示例代码
在C++中实现模板方法模式,我们通常结合模板类和虚函数来创建一个通用的算法框架,同时允许子类根据需要重写某些步骤。下面是一个使用模板类实现模板方法模式的示例:
1.3.1.定义模板基类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模板基类,其中包含模板方法和一些虚函数,这些虚函数将在派生类中被重写。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 模板基类
template <typename T>
class Algorithm {
public:
// 模板方法
void execute() {
step1();
step2();
step3();
}
protected:
// 抽象步骤,子类必须实现
virtual void step1() = 0;
virtual void step2() = 0;
virtual void step3() = 0;
};
1.3.2.实现具体步骤
接下来,我们创建一个派生类,实现基类中定义的抽象步骤。
// 具体算法类
template <typename T>
class ConcreteAlgorithm : public Algorithm<T> {
public:
void step1() override {
std::cout << "ConcreteAlgorithm: Step 1" << std::endl;
}
void step2() override {
std::cout << "ConcreteAlgorithm: Step 2" << std::endl;
}
void step3() override {
std::cout << "ConcreteAlgorithm: Step 3" << std::endl;
}
};
1.3.3.客户端代码
最后,我们编写客户端代码来使用这些类。
int main() {
ConcreteAlgorithm<int> algorithm;
algorithm.execute(); // 执行算法
return 0;
}
1.3.4.编译和运行
将上述代码保存到一个.cpp
文件中,然后使用C++编译器编译并运行。例如,如果你使用g++,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g++ -o algorithm algorithm.cpp
./algorithm
1.3.5.输出
运行程序后,你将看到以下输出:
ConcreteAlgorithm: Step 1
ConcreteAlgorithm: Step 2
ConcreteAlgorithm: Step 3
这个示例展示了如何在C++中使用模板类来实现模板方法模式。这种模式允许你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子类重写算法的某些步骤来实现多态性。这种模式在实际开发中非常有用,特别是在需要实现多种相似算法或行为时。
1.4.应用场景
- 多个子类有共同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实现步骤相同,但具体实现不同。
- 需要控制扩展:当算法的结构不应改变,但需要在不同的子类中有不同的行为时。
1.5.优点
- 代码复用:减少代码重复。
- 扩展性:子类可以扩展算法的某些步骤。
- 控制反转:算法的控制权在父类,实现在子类。
1.6.缺点
- 有时可导致设计更加复杂:如果算法的步骤很多,可能会导致设计变得复杂。
模板方法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工具,用于在保持算法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允许子类有选择地实现算法的某些步骤。
2.模板方法模式优缺点
- 优点
- 你可仅允许客户端重写一个大型算法中的特定部分, 使得算法其他部分修改对其所造成的影响减小。
- 你可将重复代码提取到一个超类中。
- 缺点
- 部分客户端可能会受到算法框架的限制。
- 通过子类抑制默认步骤实现可能会导致违反里氏替换原则。
- 模板方法中的步骤越多, 其维护工作就可能会越困难。
3.模板方法模式 应用场景
模板方法模式在C++中的使用场景通常涉及到需要在子类中实现算法的某些步骤,同时保持算法的总体结构不变。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
-
算法框架:
- 当你需要在不同的子类中实现相似的算法时,你可以在基类中定义算法的骨架,然后在每个子类中实现具体的步骤。
-
数据处理:
- 在处理数据时,可能需要执行一系列固定的步骤,如验证、处理和保存数据。模板方法模式可以定义这些步骤的顺序,而具体的处理逻辑则由子类实现。
-
用户界面操作:
- 用户界面操作通常遵循一定的模式,如初始化界面、处理用户输入、更新界面和清理资源。模板方法模式可以用来定义这些步骤,而具体的界面元素和事件处理则由子类实现。
-
游戏开发:
- 在游戏开发中,不同类型的游戏可能需要遵循相似的游戏循环,如初始化游戏、开始游戏、处理游戏逻辑和结束游戏。模板方法模式可以用来定义这些步骤,而具体的游戏逻辑则由子类实现。
-
数据库访问:
- 数据库访问通常包括连接数据库、执行查询、处理结果和关闭连接等步骤。模板方法模式可以用来定义这些步骤,而具体的数据库操作则由子类实现。
-
设计模式实现:
- 许多设计模式,如建造者模式、工厂方法模式等,可以通过模板方法模式来实现,以确保在创建复杂对象时遵循一定的步骤。
-
测试框架:
- 在测试框架中,测试过程可能包括设置测试环境、执行测试用例、验证结果和清理测试环境等步骤。模板方法模式可以用来定义这些步骤,而具体的测试逻辑则由测试用例类实现。
-
插件架构:
- 在插件架构中,插件可能需要遵循一定的生命周期,如初始化、激活、执行和停用。模板方法模式可以用来定义这些生命周期的执行顺序,而具体的插件逻辑则由子类实现。
-
报表生成:
- 报表生成通常包括数据收集、数据过滤、数据排序和生成报表等步骤。模板方法模式可以用来定义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而具体的报表格式和数据源则由子类实现。
-
文件处理:
- 在处理不同类型文件时,可能需要执行一系列相似的步骤,如打开文件、读取内容、处理数据和关闭文件。模板方法模式可以用来定义这些步骤,而具体的文件格式处理则由子类实现。
在实际开发中,模板方法模式有助于减少代码重复,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通过定义一个通用的算法框架,你可以在不同的上下文中重用这个框架,同时允许子类提供特定的实现细节。
4.如何用模板方法模式解决实际开发中的特定问题?
使用模板方法模式解决实际开发中的特定问题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
识别算法框架:
- 确定问题域中的通用算法框架,即一系列步骤,这些步骤在不同的场景中都是相似的,但每个步骤的具体实现可能有所不同。
-
定义抽象基类:
- 创建一个抽象基类,其中包含模板方法和一系列抽象步骤。模板方法是算法框架的实现,它调用这些抽象步骤。
-
实现具体步骤:
- 为每个步骤提供默认实现(如果可能),或者声明它们为纯虚函数,要求子类提供具体实现。
-
创建具体子类:
- 为每种特定场景创建一个子类,重写基类中的抽象步骤,以提供特定于场景的实现。
-
使用算法:
- 在客户端代码中,使用基类指针或引用来操作子类对象,利用多态性执行模板方法。
4.1.示例:报表生成器
假设我们需要开发一个报表生成器,它可以生成不同类型的报表,但所有报表生成过程都遵循相同的步骤: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格式化输出。
- 步骤 1:定义抽象基类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memory>
// 抽象基类
class Report {
public:
// 模板方法
virtual void generate() {
collectData();
processData();
outputData();
}
protected:
virtual void collectData() = 0;
virtual void processData() = 0;
void outputData() {
std::cout << "Outputting data..." << std::endl;
}
};
- 步骤 2:创建具体子类
// 具体子类:财务报表
class FinancialReport : public Report {
protected:
void collectData() override {
std::cout << "Collecting financial data..." << std::endl;
}
void processData() override {
std::cout << "Processing financial data..." << std::endl;
}
};
// 具体子类:销售报表
class SalesReport : public Report {
protected:
void collectData() override {
std::cout << "Collecting sales data..." << std::endl;
}
void processData() override {
std::cout << "Processing sales data..." << std::endl;
}
};
- 步骤 3:使用算法
int main() {
std::unique_ptr<Report> report;
report = std::make_unique<FinancialReport>();
report->generate();
report = std::make_unique<SalesReport>();
report->generate();
return 0;
}
4.2.输出
Collecting financial data...
Processing financial data...
Outputting data...
Collecting sales data...
Processing sales data...
Outputting data...
在这个例子中,Report
类定义了报表生成的模板方法,包括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和输出数据的步骤。FinancialReport
和 SalesReport
类分别实现了这些步骤的具体逻辑。客户端代码通过基类指针来操作不同的报表对象,实现了多态性。
通过这种方式,模板方法模式帮助我们定义了一个通用的算法框架,同时允许在不同的子类中实现特定的步骤,使得代码更加模块化和可扩展。
5.在实际开发中,如何确定一个算法是否适合使用模板方法模式?
在实际开发中,确定一个算法是否适合使用模板方法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关键点来评估:
-
算法的稳定性:
- 算法的总体结构是否稳定,而只有某些步骤的具体实现会变化。如果算法的核心步骤在不同情况下保持不变,那么它可能适合使用模板方法模式。
-
步骤的多样性:
- 算法是否包含多个步骤,其中一些步骤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实现。模板方法模式允许在基类中定义算法框架,而将具体实现留给子类。
-
多态性的需求:
- 是否需要通过多态性来处理不同类型的对象。模板方法模式通过在基类中定义模板方法和在子类中重写步骤,可以实现多态性。
-
代码复用:
- 是否希望在不同的子类中复用算法框架。如果算法的某些步骤在多个子类中是通用的,那么使用模板方法模式可以减少代码重复。
-
扩展性:
- 是否需要在未来可能添加新的步骤或子类。模板方法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扩展性,允许在不修改现有代码的情况下添加新的步骤或子类。
-
控制反转:
- 是否希望在基类中控制算法的流程,而在子类中提供具体实现。模板方法模式将算法的控制权集中在基类,而将实现细节留给子类。
-
复杂性管理:
- 算法是否足够复杂,以至于将其分解为多个步骤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模板方法模式可以帮助管理复杂性,通过将算法分解为更小的、可管理的步骤。
-
客户端代码的简洁性:
- 是否希望客户端代码能够简洁地使用算法,而不需要关心具体的实现细节。模板方法模式允许客户端通过基类接口来使用算法,而具体的实现细节由子类处理。
-
设计原则的遵循:
- 是否符合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模板方法模式允许在不修改现有代码的情况下扩展新的步骤或子类,符合开闭原则。
-
上下文环境:
- 考虑项目的具体上下文,例如团队的熟悉度、项目的时间线、维护成本等。如果团队对模板方法模式熟悉,且项目允许一定程度的设计工作,那么使用模板方法模式可能是合适的。
通过考虑这些因素,你可以决定一个算法是否适合使用模板方法模式。如果算法符合上述多数条件,那么使用模板方法模式可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它可以帮助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复用性。
6.如何在我的项目中实现模板方法模式?
在你的项目中实现模板方法模式,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6.1. 确定适用场景
首先,确保你的场景适合使用模板方法模式。这通常意味着你有一个算法框架,它在多个类中是通用的,但某些步骤需要在子类中定制。
6.2. 定义抽象基类
创建一个抽象基类,它定义了模板方法和算法的框架。这个类将包含:
- 模板方法:一个或多个步骤组成的算法,这些步骤通过调用抽象操作来执行。
- 抽象操作:定义为纯虚函数(pure virtual functions),子类必须实现这些函数。
6.3. 实现具体步骤
在抽象基类中实现一些步骤,这些步骤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具体的步骤可以直接提供实现,而抽象步骤则留给子类实现。
6.4. 创建具体子类
为每个需要定制算法步骤的场景创建子类。这些子类将实现抽象基类中定义的抽象步骤。
6.5. 使用多态
在客户端代码中,使用抽象基类的指针或引用来操作子类对象。这样,你可以利用多态性在运行时调用正确的子类实现。
6.5.1.示例实现
假设你正在开发一个支付系统,其中不同的支付方式(如信用卡、PayPal、银行转账)需要执行相似的步骤,但每个步骤的具体实现不同。
- 步骤 1:定义抽象基类
class PaymentProcessor {
public:
// 模板方法
void processPayment() {
authorizePayment();
capturePayment();
finalizePayment();
}
protected:
// 抽象步骤
virtual void authorizePayment() = 0;
virtual void capturePayment() = 0;
virtual void finalizePayment() = 0;
};
- 步骤 2:创建具体子类
class CreditCardProcessor : public PaymentProcessor {
protected:
void authorizePayment() override {
std::cout << "Authorizing credit card payment." << std::endl;
}
void capturePayment() override {
std::cout << "Capturing credit card payment." << std::endl;
}
void finalizePayment() override {
std::cout << "Finalizing credit card payment." << std::endl;
}
};
class PayPalProcessor : public PaymentProcessor {
protected:
void authorizePayment() override {
std::cout << "Authorizing PayPal payment." << std::endl;
}
void capturePayment() override {
std::cout << "Capturing PayPal payment." << std::endl;
}
void finalizePayment() override {
std::cout << "Finalizing PayPal payment." << std::endl;
}
};
- 步骤 3:使用多态
int main() {
PaymentProcessor* processor = new CreditCardProcessor();
processor->processPayment();
delete processor; // 清理资源
processor = new PayPalProcessor();
processor->processPayment();
delete processor; // 清理资源
return 0;
}
6.6. 测试和验证
确保你的实现符合预期,通过单元测试验证每个子类的正确性,以及模板方法模式的整体行为。
6.7. 文档和维护
为你的代码编写文档,说明模板方法模式的使用和每个类的职责。随着项目的进展,维护和扩展你的模板方法实现。
通过这些步骤,你可以在你的项目中有效地实现模板方法模式,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关于作者
- 微信公众号:WeSiGJ
- GitHub:https://github.com/wesigj/cplusplusboys
- CSDN:https://blog.csdn.net/wesigj
- 微博:
-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