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设计模式七大设计原则

设计模式的目的

软件编写过程中,程序员面临者来自:

  • 耦合性、内聚性(高内聚、低耦合)
  • 可维护性
  • 可扩展性(当需要增加新的功能时,非常的方便,成为可维护性)
  • 重用性(相同代码不用多次编写)
  • 灵活性
  • 可读性(编程规范性,便于其他程序员的阅读和理解)

等等多方面的挑战,设计模式就是为了让程序具有更好的上面这些性质。

另外之前听一个设计模式相关的视频,老师讲了两个金句:

  1. 设计模式包含了面向对象的精髓,“懂了设计模式,你就懂了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的精要”;
  2. Java老手和新手的区别就是前者手臂上有很多伤疤。

设计模式七大原则

设计模式的七大设计原则,设计模式原则其实就是程序员在编程时,应当遵守的原则,也是各种设计模式的基础(即:设计模式为什么这样设计的依据)。

设计模式常用的七大原则有:

  1. 单一职责原则
  2. 接口隔离原则
  3. 依赖倒置原则
  4. 里氏转换原则
  5. 开闭原则
  6. 迪米特法则
  7. 合成服用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

对类来说,即一个类应该只负责一项职责,如类A负责两个不同的职责:职责1,职责2。当职责1需求变更而改变A时,可能造成职责2执行错误,所以需要将类A的粒度分解为A1,A2.

目的:降低代码复杂度、系统解耦合、提高可读性

含义:对于一个类,只有一个引起该类变化的原因;该类的职责是唯一的,且这个职责是唯一引起其他类变化的原因。

解决:将不同的职责封装到不同的类或者模块中。 当有新的需求将现有的职责分为颗粒度更小的职责的时候,应该及时对现有代码进行重构。当系统逻辑足够简单,方法足够少,子类够少或后续关联够少时,也可以不必严格遵循SRP原则,避免过度设计、颗粒化过于严重。

实例:电线类Wire为居民供电,电压为220v;但是新的需求增加,电线也输送高压电,电压为200kv,原有电线类可以增加方法实现扩充,这就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可以提供基类,创建两个派生类,居民供电线、高压输电线。

接口隔离原则

目的:避免接口过于臃肿

含义: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

解决:适度细化接口,将臃肿的接口拆分为独立的几个接口。

实例:考试接口,包含考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等方法。学生类,实现考试接口,参加考试。文科生类、理科生类派生自学生类,实现考试接口时,就都需要实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方法(因为文科生不考理化生、理科生不考政史地)。这时,需要对考试接口进行细化,分为基础科考试接口、文科考试接口和理科考试接口;学生类实现基础科考试接口;文科生、理科生另外各自实现文科考试接口、理科考试接口。

依赖倒置原则

目的:避免需求变化导致过多的维护工作

含义: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细节应该依赖抽象。

解决:面向接口编程,使用接口或者抽象类制定好规范和契约,而不去涉及任何具体的操作,把展现细节的任务交给他们的实现类去完成。

实例:母亲类Mother有讲故事方法TellStory,依赖一个Book类输入,并使用了Book类的getContent方法以便讲故事。那么下次需要母亲讲报纸上的故事、手机上的故事时,原有接口无能为力。这时,抽象一个包含getContent方法的IReader基类,Book、Newspaper、Cellphone各自实现。母亲的TellStory方法接受一个IReader实例,并调用getContent方法即可。

里氏转换原则

目的:避免系统继承体系被破坏

含义:所有引用基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

解决:子类可以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但是不能覆盖父类的非抽象方法;子类中可以增加自己特有的方法;当子类覆盖或实现父类的方法时,方法的前置条件(即方法的形参)要比父类方法的输入参数更宽松;当子类的方法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时,方法的后置条件(即方法的返回值)要比父类更严格。如果子类不能完整地实现父类的方法,或者父类的一些方法在子类中已经发生畸变,则建议断开继承关系,采用依赖,聚合,组合等关系代替继承。

实例:已经定义鸟类具有两个翅膀飞的方法;新加入鸵鸟,不会飞,如果覆盖父类的方法,在两个翅膀飞的方法中什么也不做,就违背里氏替换原则,导致所有鸟都不会飞。应该创建并列的两种鸟基类,会飞与不会飞的。前置条件更宽松、后置条件更严格,比如父类返回Map,子类返回HashMap;父类接受HashMap形参,子类接受Map。

开闭原则

目的:提高扩展性、便于维护

含义: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即系统进行扩展是被鼓励的,对现有系统代码进行修改是不被支持的。也就是说,当软件有新的需求变化的时候,只需要通过对软件框架进行扩展来适应新的需求,而不是对框架内部的代码进行修改。

解决:设计模式前面6大原则以及23种设计模式遵循的好,开闭原则自然遵守的好。对需求的变更保持前瞻性和预见性,就可以使抽象具有更广泛适用性,设计出的软件架构就能相对稳定。软件需求中易变的细节,通过从抽象派生出实现类来扩展。

迪米特法则

目的:降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

含义:每一个软件单位对其他的单位都只有最少的知识,而且局限于那些与本单位密切相关的软件单位。

解决:不发生依赖、关联、组合、聚合等耦合关系的陌生类不要作为局部变量的形式出现在类的内部。

实例:校长管理老师,老师管理学生。校长需要全体点名时,首先对老师点名,但是不必通过老师获取学生的信息并点名,而应该让老师对各自管理学生的点名,否则校长和学生之间就发生了原本不必要的耦合,这样当学生类发生变化时,既要修改老师类,也要修改校长类。

合成复用原则

目的:防止类的体系庞大。

含义:当要扩展类的功能时,优先考虑使用合成/聚合,而不是继承。

解决:当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是"Is-A"时,用继承;当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是"Has-A"时,用组合。

实例:如桥接模式,抽象和实现可以独立的变化,扩展功能时,增加实现类即可;比如装饰模式,只需要一个类,即可为一类类扩展新功能。对于显示图形需求,用图形Shape类,和显示Paint类实现。每个Shape类有一个Paint类指针负责图形绘制显示。Paint类派生RedPaint类和BluePaint类,传递给Shape类,实现图形不同颜色绘制,这样图形绘制逻辑和图形绘制实现可独立变化。某天增加需求,所有的绘制需要加边框,可增加PaintDecorator类,派生自Paint基类,每一个PaintDecorator类有一个Paint对象指针,增加虚函数AddedPaint,重写Paint的绘制方法,增加AddedPaint方法的调用。增加BorderPaintDecorator类,派生自PaintDecorator类,重写AddedPaint方法,增加添加绘制边框代码。这样新增加一个类可以对原始所有画笔类的功能进行扩充。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