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量呈爆炸性增长,对数据处理和实时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云计算模式由于数据传输延迟和带宽占用等问题,难以满足物联网场景中对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的需求。边缘计算作为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型,通过将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转移到物联网设备附近的边缘节点上,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
二、政策背景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算力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绿色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推动我国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这些政策不仅为边缘计算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也为边缘计算与物联网实训室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发布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这一方案明确了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战略目标,旨在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体系,实现算力资源的高效调配和合理布局。方案特别强调了“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性,即通过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数据处理任务,利用西部地区的丰富能源和土地资源,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同时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平衡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还为边缘计算行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和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
2022年2月,为进一步推进算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宣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八个地区启动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数据中心集群的建设工作。这一举措标志着国家对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在这些地区建设国家级的数据中心集群,不仅能有效支撑当地数字经济的发展,还能促进边缘计算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