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工程师听音软件:how to listen

文章讲述了声学工程师如何通过Howtolisten这一工具理解和评价声音,特别是关注客观参数与主观听感的对应,以及如何利用软件中的训练功能提升音质判断的精确性和沟通效率。该工具强调了主观评价在扬声器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听众是否真的是金耳朵的问题不再是猜测和争论的问题,因为《how to listen》最终会揭示真正的答案。 Sean E. Olive

对于声学工程师来说,能够了解、理解和欣赏声音是非常重要的。关于为何需要how to listen的理由:

How to listen 主要考虑的问题:

  1. 客观参数与主观听感的对应
  2. How to listen提供的定义明确且有意义的术语,举个例子:Reverberant/Dry,Colored/Uncolored,Noisy/Noise-Free
  • 带来的好处有:
  1. 经过训练的听众比未经训练的听众对音质的判断更具辨别力和可靠性。
  2. 他们能够使用定义明确、有意义的术语准确地报告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音质。这种反馈可以为设计产品以获得最佳音质提供重要指导。能够更好地与音频工程师和客户沟通音质问题

以上为Sean E. Olive为何推荐how to listen的理由,原文在Sean E. Olive个人网站中,需要科学上网,这些听音的感觉,可以指导声学方案的调试

How to listen 特色:能够进行自定义音乐,Feedback错误练习,评分系统增加乐趣

软件中功能:

  • EQ训练(连续获得三个正确答案):
    波峰:波峰或波谷的可听性取决于其高度(增益以dB为单位)、宽度(带宽或Q)和频率。在同等高度或增益下,较宽的波峰或波谷比较窄的波峰和波谷更容易听到。随着技能水平的提高,波峰和波谷将变得更窄,通常更难正确识别。

           波谷:与波峰相反

           波峰与波谷:波峰与波谷组合

           低通:filter为12 dB per octave

           听力提示:低通滤波器训练任务对学习不同乐器和人声所处的不同频率区域非常有指导意义。

                        50赫兹-你只会听到最低的风琴、低音、踢鼓,他们会声音沉闷而低沉;如果音乐几乎没有低频内容,你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

                        100赫兹-你会听到低沉的低音乐器和一些低沉的低音人声。

                        500赫兹-你应该能清楚地听到低音乐器和低沉的人声。

                        1千赫-人声清晰

                        4千赫-低音乐器声音清晰,人声清晰;音调更高乐器听起来很沉闷。

                        8kHz-人声具有嘶嘶声和清晰度;钹和高音乐器都很枯燥。

                        >15 kHz-一切都应该听起来很自然,并添加光彩钹和高音乐器。

           高通:与低通相反

  • 属性训练(属性评级被平均为相关系数。经过至少3次测试后,如果你的平均成绩超过85%):

           Bright/Dull:亮/哑是指高频(高音)声音相对于低频和中频的平衡。增加高频分量的相对水平会增加声音的亮度,而降低水平会使声音变得更钝。好的声音既不应该太亮也不应该太沉闷。

           Full/Thin:全/细是指声音中低频(低音)相对于中频和高频的数量。增加和减少低频分量的相对水平将分别使声音更饱满和更纤细。好的声音既不应该太满也不应该太细。

           Reverberant/Dry:混响是指记录和/或收听空间中后期反射的水平、密度和时间衰减。混响有助于提高乐器的音色丰富性,并给我们一种录音空间的空间感。然而,过多的混响会降低语音清晰度和音乐清晰度。

           Noisy/Noise-Free:噪声通常存在于系统中,当提高到可听见的水平时,通常会出现失真,从而降低再现的保真度。在这个训练任务中,宽带白噪声以不同的水平产生,并与原始信号混合。

           Colored/Uncolored:着色是指声音音色的不自然失真,通常与播放链和/或听音室中存在不希望的中频和窄带共振有关。音色是指音符或声音的质量,它将其与其他类型的音符或乐器区分开来。(在特定频率产生共振,这些frequency会被过分强调,听感会出现更响,如果在中频则会影响大部分乐器与人声)

           Left/Right

           Audible Hum/Hum-free:由于嗡嗡声由背景中的连续音调组成,它会非常分散你对再现音乐的享受。

  • 补充知识:

各frequency的影响与作用,帮助你在调音建立主客观的关系

低频区 (20 Hz - 60 Hz):

  • 特性: 这个频段包含了很低的低频振动,通常感觉不到具体的音调,而是感受到振动。
  • 影响: 如果过强,会造成音响过于沉重,影响音乐的清晰度。如果过弱,会使音乐缺乏力量和深度。

低中频区 (60 Hz - 250 Hz):

  • 特性: 包含一些乐器如低音鼓、贝斯的基础频率。
  • 影响: 过强可能导致音乐显得混浊。适当的能量使音乐听起来更有饱满感和力度。

中低频区 (250 Hz - 500 Hz):

  • 特性: 这个频段通常包含了乐器的低音谐波。
  • 影响: 过强会使声音显得“泥泞”。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增加音乐的温暖和丰满度。

中频区 (500 Hz - 2 kHz):

  • 特性: 人耳对这个频段非常敏感,很多乐器和人声的主要能量集中在此。
  • 影响: 过强会让人感到刺耳。当平衡得当时,可以令声音更清晰、明亮。

中高频区 (2 kHz - 4 kHz):

  • 特性: 重要的通讯频段,人的发音和耳朵对这一范围特别敏感。
  • 影响: 过度放大可能会使声音刺耳,适量则让语言更易于理解,声音更有存在感。

高频区 (4 kHz - 6 kHz):

  • 特性: 包含很多乐器的细节和清晰度。
  • 影响: 过强可能使声音尖锐和不自然,适量则提供良好的细节感和辨识度。

超高频区 (6 kHz - 20 kHz):

  • 特性: 包含声音的“气”和“光泽”,通常是细微的音响细节。
  • 影响: 过强可能使听觉感到疲劳,适当的高频使声音具有良好的空气感和高品质的感觉。

主观评价术语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 - 出自扬声器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总结:

作为声学工程师,听音重要性不言而喻,考虑《扬声器系统的理论与应用》提出音箱制造方法:

  •         以系统使用要求为根本点, 从主观听感和客观指标的对应关系出发, 定出客观指标数据
  •         根据客观指标,将系统拆开,从系统功率要求 - 系统频响要求 - 单元 - 箱体 - 分频网络 - 整体配合 - 客观测试 - 主观评价 - 系统优化,整个过程,从局部,然后回到系统,对系统进 行综合评估

在整个环节中听音是非常重要的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