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矩阵分解的推荐算法

本文将要讨论基于矩阵分解的推荐算法,这一类型的算法通常会有很高的预测精度,也活跃于各大推荐系统竞赛上面,前段时间的百度电影推荐最终结果的前10名貌似都是把矩阵分解作为一个单模型,最后各种ensemble,不知道正在进行的阿里推荐比赛(  http://102.alibaba.com/competition/addDiscovery/index.htm),会不会惊喜出现。。。。好了,闲话不扯了,本文打算写一篇该类型推荐算法的入门篇
 
目录
一,基于矩阵分解的推荐算法相关理论介绍
二,C++代码实现
三,总结跟展望一下
四,后续计划
 
一,基于矩阵分解的推荐算法相关理论介绍
      我们知道,要做推荐系统,最基本的一个数据就是,用户-物品的评分矩阵,如下图1所示
 
图1
        矩阵中,描述了5个用户(U1,U2,U3,U4 ,U5)对4个物品(D1,D2,D3,D4)的评分(1-5分),- 表示没有评分,现在目的是把没有评分的 给预测出来,然后按预测的分数高低,给用户进行推荐。
       如何预测缺失的评分呢?对于缺失的评分,可以转化为基于机器学习的回归问题,也就是连续值的预测,对于矩阵分解有如下式子,R是类似图1的评分矩阵,假设N*M维(N表示行数,M表示列数),可以分解为P跟Q矩阵,其中P矩阵维度N*K,P矩阵维度K*M。
 
式子1
       对于P,Q矩阵的解释,直观上,P矩阵是N个用户对K个主题的关系,Q矩阵是K个主题跟M个物品的关系,至于K个主题具体是什么,在算法里面K是一个参数,需要调节的,通常10~100之间。
式子2
       对于式子2的左边项,表示的是R^ 第i行,第j列的元素值,对于如何衡量,我们分解的好坏呢,式子3,给出了衡量标准,也就是损失函数,平方项损失,最后的目标,就是每一个元素(非缺失值)的e(i,j)的总和 最小
 
 
式子3
         OK,目前现在评分矩阵有了,损失函数也有了,该优化算法登场了,下面式子4是,基于梯度下降的优化算法,p,q里面的每个元素的更新方式
 
 
式子4
           然而,机器学习算法都喜欢加一个正则项,这里面对式子3稍作修改,得到如下式子5,beita 是正则参数
 
式子5
         相应的p,q矩阵各个元素的更新也换成了如下方式
 
式子6
        至此,P,Q矩阵元素求出来了之后,计算某个用户i对某个物品j的评分计算就是p(i,1)*q(1,j)+p(i,2)*q(2,j)+....+p(i,k)*q(k,j)。
 
二,C++代码实现
       第一部分已经给出了,基于矩阵分解的推荐算法的整个流程,下面是该算法编程实现(C/C++),代码加一些注释有助于理解
1 /** 

3 评分矩阵R如下 

5 D1 D2 D3 D4 

7 U1 5 3 - 1 

9 U2 4 - - 1 
10 
11 U3 1 1 - 5 
12 
13 U4 1 - - 4 
14 
15 U5 - 1 5 4 
16 
17 ***/ 
18 
19 #include<iostream> 
20 
21 #include<cstdio> 
22 
23 #include<cstdlib> 
24 
25 #include<cmath> 
26 
27 using namespace std; 
28 
29 
30 
31 void matrix_factorization(double *R,double *P,double *Q,int N,int M,int K,int steps=5000,float alpha=0.0002,float beta=0.02) 
32 
33 { 
34 
35 for(int step =0;step<steps;++step) 
36 
37 { 
38 
39 for(int i=0;i<N;++i) 
40 
41 { 
42 
43 for(int j=0;j<M;++j) 
44 
45 { 
46 
47 if(R[i*M+j]>0) 
48 
49 { 
50 
51 //这里面的error 就是公式6里面的e(i,j) 
52 
53 double error = R[i*M+j]; 
54 
55 for(int k=0;k<K;++k) 
56 
57 error -= P[i*K+k]*Q[k*M+j]; 
58 
59 
60 
61 //更新公式6 
62 
63 for(int k=0;k<K;++k) 
64 
65 { 
66 
67 P[i*K+k] += alpha * (2 * error * Q[k*M+j] - beta * P[i*K+k]); 
68 
69 Q[k*M+j] += alpha * (2 * error * P[i*K+k] - beta * Q[k*M+j]); 
70 
71 } 
72 
73 } 
74 
75 } 
76 
77 } 
78 
79 double loss=0; 
80 
81 //计算每一次迭代后的,loss大小,也就是原来R矩阵里面每一个非缺失值跟预测值的平方损失 
82 
83 for(int i=0;i<N;++i) 
84 
85 { 
86 
87 for(int j=0;j<M;++j) 
88 
89 { 
90 
91 if(R[i*M+j]>0) 
92 
93 { 
94 
95 double error = 0; 
96 
97 for(int k=0;k<K;++k) 
98 
99 error += P[i*K+k]*Q[k*M+j]; 
100 
101 loss += pow(R[i*M+j]-error,2); 
102 
103 for(int k=0;k<K;++k) 
104 
105 loss += (beta/2) * (pow(P[i*K+k],2) + pow(Q[k*M+j],2)); 
106 
107 } 
108 
109 } 
110 
111 } 
112 
113 if(loss<0.001) 
114 
115 break; 
116 
117 if (step%1000==0) 
118 
119 cout<<"loss:"<<loss<<endl; 
120 
121 } 
122 
123 } 
124 
125 
126 
127 int main(int argc,char ** argv) 
128 
129 { 
130 
131 int N=5; //用户数 
132 
133 int M=4; //物品数 
134 
135 int K=2; //主题个数 
136 
137 double *R=new double[N*M]; 
138 
139 double *P=new double[N*K]; 
140 
141 double *Q=new double[M*K]; 
142 
143 R[0]=5,R[1]=3,R[2]=0,R[3]=1,R[4]=4,R[5]=0,R[6]=0,R[7]=1,R[8]=1,R[9]=1; 
144 
145 R[10]=0,R[11]=5,R[12]=1,R[13]=0,R[14]=0,R[15]=4,R[16]=0,R[17]=1,R[18]=5,R[19]=4; 
146 
147 
148 
149 cout<< "R矩阵" << endl; 
150 
151 for(int i=0;i<N;++i) 
152 
153 { 
154 
155 for(int j=0;j<M;++j) 
156 
157 cout<< R[i*M+j]<<','; 
158 
159 cout<<endl; 
160 
161 } 
162 
163 
164 
165 //初始化P,Q矩阵,这里简化了,通常也可以对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随机数生成 
166 
167 srand(1); 
168 
169 for(int i=0;i<N;++i) 
170 
171 for(int j=0;j<K;++j) 
172 
173 P[i*K+j]=rand()%9; 
174 
175 
176 
177 for(int i=0;i<K;++i) 
178 
179 for(int j=0;j<M;++j) 
180 
181 Q[i*M+j]=rand()%9; 
182 
183 cout <<"矩阵分解 开始" << endl; 
184 
185 matrix_factorization(R,P,Q,N,M,K); 
186 
187 cout <<"矩阵分解 结束" << endl; 
188 
189 
190 
191 cout<< "重构出来的R矩阵" << endl; 
192 
193 for(int i=0;i<N;++i) 
194 
195 { 
196 
197 for(int j=0;j<M;++j) 
198 
199 { 
200 
201 double temp=0; 
202 
203 for (int k=0;k<K;++k) 
204 
205 temp+=P[i*K+k]*Q[k*M+j]; 
206 
207 cout<<temp<<','; 
208 
209 } 
210 
211 cout<<endl; 
212 
213 } 
214 
215 free(P),free(Q),free(R); 
216 
217 return 0; 
218 
219 }

 

   执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三,展望
       前两个部分,已经简单的介绍了最基本的基于矩阵分解的推荐算法,基于该算法的一些变种,类似svd++,pmf等,都是针对某一些特定的数据场景进行的一些改进,那有没有统一的框架来整合这些场景呢??前两年在KDDcup大赛,大出风头的Factorization Machine(FM),其中FM的核心理论在于用Factorization来刻画feature跟feature之间的关系,如下面公式
 
       <Vi,Vj>正是刻画了xi,xj的关系,上面式子可以理解为FM=SVM+Factorization Methods,后续准备开一篇博文,来阐释FM模型,跟其作者开源的LibFM工具箱,最后贴一张八卦的图,图中讲的是bickson(graphlab/graphchi的里面推荐工具包的作者),在一次会议上,对steffen(libfm的作者)问的一个问题
 
四,后续计划
   1),介绍FM模型
   2),LibFM源码剖析
 
参考资料
   1),bickson.blogspot.com/2012/08/steffen-rendle-libfm.html‎
   2),S. Rendle.Factorization machines.In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0.
 

本文链接: 基于矩阵分解的推荐算法,简单入门,转载请注明。

相关 [矩阵分解 推荐算法 kobeshow] 推荐:

基于矩阵分解的推荐算法,简单入门 - kobeshow

- - 博客园_首页
       本文将要讨论基于矩阵分解的推荐算法,这一类型的算法通常会有很高的预测精度,也活跃于各大推荐系统竞赛上面,前段时间的百度电影推荐最终结果的前10名貌似都是把矩阵分解作为一个单模型,最后各种ensemble,不知道正在进行的阿里推荐比赛( http://102.alibaba.com/competition/addDiscovery/index.htm),会不会惊喜出现.

矩阵分解的Jungle

- SuperLucky - 增强视觉 | 计算机视觉 增强现实
美帝的法国貌似是美法混血的有心人士(此有心人士长期从事航天飞机研究. )收集了市面上的矩阵分解的几乎所有算法和应用,由于源地址在某神秘物质之外,特转载过来,源地址. Matrix Decompositions has a long history and generally centers around a set of known factorizations such as LU, QR, SVD and eigendecompositions.

矩阵分解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转)

- -
本文将简单介绍下最近学习到的矩阵分解方法. 开始觉得这种方法很神奇很数学,而且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也非常好用. 但最近读了Yehuda大神的paper之后,觉得这种方法比较猥琐. 其实,矩阵分解的核心是将一个非常稀疏的评分矩阵分解为两个矩阵,一个表示user的特性,一个表示item的特性,将两个矩阵中各取一行和一列向量做内积就可以得到对应评分.

社会化推荐算法

- - CSDN博客云计算推荐文章
本文是论文《一种结合推荐对象间关联关系的社会化推荐算法》(以下简称论文)的笔记(下). 该论文提出的算法是以PMF为框架基础的. 因而若对PMF不太了解的话,可以参考我的 上一篇文章脑补一下,当然,那篇文章只是概述,详细了解PMF还需要阅读初始论文,但读完那篇文章后,对本文的理解应该没有问题. 所谓社会化推荐算法,是将社交网络的特性加入到推荐系统中来.

常用推荐算法

- - 互联网 - ITeye博客
       在推荐系统简介中,我们给出了推荐系统的一般框架. 很明显,推荐方法是整个推荐系统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推荐系统性能的优劣. 目前,主要的推荐方法包括:基于内容推荐、协同过滤推荐、基于关联规则推荐、基于效用推荐、基于知识推荐和组合推荐. 基 于内容的推荐(Content-based Recommendation)是信息过滤技术的延续与发展,它是建立在项目的内容信息上作出推荐的,而不需要依据用户对项目的评价意见,更多地需要用机 器学习的方法从关于内容的特征描述的事例中得到用户的兴趣资料.

解析移动游戏运营数据分析指标 - kobeshow

- - 博客园_首页
       在平常的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马虎的数据分析师,接到业务方提到的需求后,大致扫一遍然后就吭叽吭叽做起来,最后出的分析结果报告交给业务方后没多久就打回来,说不是他想要结果,仔细一讨论发现双方的指标定义不一致,从而导致了一顿白忙活,造成“十动仍拒”的下场. 所以指标定义的清晰性是开始分析工作的前提.

推荐算法Slope One初探

- - 标点符
Slope One 算法是由 Daniel Lemire 教授在 2005 年提出的一个 Item-Based 推荐算法.  Slope One 算法试图同时满足这样的的 5 个目标: . 易于实现和维护:普通工程师可以轻松解释所有的聚合数据,并且算法易于实现和测试. 运行时可更新的:新增一个评分项,应该对预测结果即时产生影响.

[转]Mahout推荐算法基础

- - 小鸥的博客
Mahout推荐算法分为以下几大类. 2.相近的用户定义与数量. 2.用户数较少时计算速度快. 1.基于item的相似度. 1.item较少时就算速度更快. 2.当item的外部概念易于理解和获得是非常有用. 1基于SlopeOne算法(打分差异规则). 当item数目十分少了也很有效. 需要限制diffs的存储数目否则内存增长太快.

美团推荐算法实践

- - 美团技术团队
推荐系统并不是新鲜的事物,在很久之前就存在,但是推荐系统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作为一个重要的模块存在于各个互联网公司,还是近几年的事情.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产生了严重的信息过载. 如果不采用一定的手段,用户很难从如此多的信息流中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解决信息过载有几种手段:一种是搜索,当用户有了明确的信息需求意图后,将意图转换为几个简短的词或者短语的组合(即query),然后将这些词或短语组合提交到相应的搜索引擎,再由搜索引擎在海量的信息库中检索出与query相关的信息返回给用户;另外一种是推荐,很多时候用户的意图并不是很明确,或者很难用清晰的语义表达,有时甚至连用户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需求,这种情况下搜索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推荐算法”

- Tiger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数据显示,三分之一的用户会根据电子商务网站的推荐买东西,这是任何广告都不可能做到的成绩. 媒体上播放的大众化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低,于是有人做出预见——个性化推荐技术将成为广告的终极形式.     很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叫作《谁知女人心》,好莱坞大牌梅尔·吉布森饰演的男主角是一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




http://itindex.net/detail/48960-%E7%9F%A9%E9%98%B5%E5%88%86%E8%A7%A3-%E6%8E%A8%E8%8D%90%E7%AE%97%E6%B3%95-kobeshow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