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彻底搞懂 顶背离 & 底背离 (图解)

导语

什么是背离?如何运用背离?有何注意点?

按词语解释,背离就是脱离原来的、通常的、正常的或公认的轨道。用形象一点的比喻,就是一帮人顶着重物朝上走,而顶到某处后,出现后继无力,力量衰减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直至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几次,最后大家都使不出劲了,那重物是不是就要掉下去了。

在几乎所有的技术指标功效中,都有一种背离的功能,也就是预示市场走势即将见顶或者见底,其中MACD、RSI和CCI都有这种提示作用。投资者可以用这些指标的背离功能来预测头部的风险和底部的买入机会。

在日常的操作中,我们使用最多的指标无外乎均线,成交量,MACD,KDJ等指标, 今天我们就从量价和MACD这两个指标入手,看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如何去利用背离。

日K线量价背离

股价创新高收带长上影线阴K线,但成交量暴增。

股价创新高说明已经经过一轮高达20%以上的单边波段涨幅,在这种情况下,股价于当天创出新高后,盘中出现卖压而回落,当天的K线以带长上影线的阴线报收。但成交量相对前一交易日却出现大量剧增,这说明主力已经在盘中疯狂抛货,股价即将见顶回落。此时,应当及时果断卖出。

股价创新高收小十字星K线,但成交量暴增。

股价当天创出新高后,盘中受到卖压而出现回落。由于跟风买进的投资者相对积极,盘中产生窄幅震荡整理,因此,当天的K线以带长上下影线的十字星报收。但成交量相对前一个交易日却出现明显放大迹象,这说明主力已经在盘中反复震荡出货,股价即将见顶回落了。此时,应当及时果断卖出。

MACD的背离

1、顶背离

MACD的顶背离是指当价格不断的创新高时,但对应的MACD指标却没有相应的走高,并未对价格走势进行有效的验证,而是背离式的走低或走平钝化。往往意味着上涨行情到了尾声,趋势随时有可能反转下跌,顶背离次数越多,反转下跌的风险越大,要及时回避风险。

上升趋势中的MACD顶背离和下跌趋势中的MACD底背离在实战中的参考价值较大,而在平台震荡中的顶底背离实际上意义不大!

MACD顶背离的第二个高点是卖出时机;MACD底背离的第二个低点是买进时机。

案例:

2、底背离

MACD的底背离是指当价格不断的创新低时,对应的MACD指标却并未相应的走低,并未对价格走势进行有效的验证,而是背离式的走高或走平钝化。往往意味着下跌行情到了尾声,趋势随时有可能反转上涨,底背离的次数越多,反转上涨的可能性越大,此时,不必盲目割肉,当市场出现明显的放量上涨信号时,可以反手做多。

案例:

连续的多个底背离后,表示股价后市反弹的概率更大,而且上涨的幅度也会很大;

在第一个底背离后就可以适当地买入,假如有第二个底背离出现,则加仓进场。

注意识别假背离,通常假背离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某一时间周期背离,其他时间并不背离,比如日线图背离,而周线或月线图并不背离;

没有进入指标高位区域就出现背离,我们所说的用背离确定顶部和底部,技术指标在高于80或低于20背离,比较有效,最好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钝化。而在20~80之间往往是强势调整的特点而不是背离,后市很可能继续上涨或下跌;

某一指标背离而其他指标并没有背离,各种技术指标在背离时候往往由于其指标设计上的不同,背离时间也不同,在背离时候KDJ最为敏感,RSI次之,MACD最弱,单一指标背离的指标意义不强,若各种指标都出现背离,这是股价见顶或见低的可能性较大。

转自: https://www.sohu.com/a/153210234_740731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是一种编程范式,它将数据操作封装在对象中,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实现程序的设计开发。下面是一些关键概念,帮助你更好地理解Python面向对象编程。 1. 类(Class):类是对象的蓝图或模板,描述了对象的属性行为。它定义了对象的特征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名为"Car"的类来表示汽车,其中包含属性(如颜色、型号)方法(如加速、刹车)。 2. 对象(Object):对象是类的实例,是具体的实体。通过实例化类,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对象。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名为"my_car"的对象,它是基于"Car"类的实例。 3. 属性(Attribute):属性是对象的特征,用于描述对象的状态。每个对象都可以具有一组属性。例如,"Car"类的属性可以包括颜色、型号等。 4. 方法(Method):方法是对象的行为,用于定义对象的操作。每个对象都可以具有一组方法。例如,"Car"类的方法可以包括加速、刹车等。 5. 继承(Inheritance):继承是一种机制,允许我们创建一个新类(称为子类),从现有类(称为父类)继承属性方法。子类可以扩展或修改父类的功能。继承可以实现代码重用层次化设计。 6. 多态(Polymorphism):多态是一种特性,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方法做出不同的响应。多态提高了代码的灵活性可扩展性。 7. 封装(Encapsulation):封装是一种将数据操作封装在对象中的机制,隐藏了对象的内部实现细节,只暴露必要的接口给外部使用。这样可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好的模块化代码复用性。 通过理解这些概念,你可以更好地掌握Python面向对象编程。在实践中,你可以使用类来创建对象,操作对象的属性调用对象的方法,通过继承多态实现代码的灵活性可扩展性,通过封装保护数据的安全性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