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如何对抗周期:平台化、数字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深几度·数字化转型系列】

撰稿|吴俊宇

「摘要:互联网经济退潮,产业数字化受到关注的大背景下,数字技术以及信息技术都在逐渐服务产业。互联网经济有着过大的周期性波动。决策层已经意识到了互联网经济“食利”的一面。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经济可能才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今年7月和9月分别发布了两份研究报告:

《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与调节的经济含义和对策建议》以及《数字经济启动发展新引擎》。

两份报告不断提到,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经济增长呈现结构性减速”。在这种背景下,两份报告提出的解决方案实际上有类似之处:

重视经济增长趋势或潜在增长率的调节,寻找可以“超越”周期的力量和工具;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互联网发展,让平台级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带动产业链和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升;
实际上,这也是过去欧美数字化过程中不断强调的信息。

2017年,UNCTAD(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在一份名为《“新”数字经济与发展》(The New Digtal Economy And Development)的倡导中提出了一个重要判断趋势:

基于技术和产品平台的新商业模式,如平台创新、平台所有权和平台互补,正在改变一系列前沿行业和产品类别的产业组织和竞争条件。

在平台之上,企业和企业之间会达成更多联接与合作,进而实现价值循环。在经济周期来临时,平台之上的企业相对会具备更稳定的抗周期能力。

对中国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全球价值链仍由发达工业国家所构建的传统技术集群公司主导。在全球价值链中提供常规装配任务和简单服务的公司往往利润低,工人工资更低,更容易受到商业周期影响。

事实上,如果我们今天去观察互联网公司以及ICT企业都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各家都在努力促成生态合作伙伴和自身形成更稳定的互动与合作关系。一个个大小生态在这样的互动关系中不断叠加、融合,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合。

在复杂经济格局下,平台和生态的组合是企业共同抵御风险、对抗周期的策略之一。

01

应对周期的成熟策略

过去我们时常谈起平台经济,但是经常忽略一个问题,平台和平台之间其实是有分层的。不同企业构成的平台,和无数平台用户组成了重叠的生态系统。

在生态系统之内,往往会形成多变市场效应,推动资源要素的互动。多个生态系统重叠之后,资源要素和信息要素更是不断在各个平台之间形成循环。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