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通讯如何处理数据包

引言:工程师在使用CAN通讯的时候,一帧数据包最多是8个字节,但是我们本身的协议或者数据可能会超出一帧的范围,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数据帧的拆包和组合。本文主要论证一些简单的分包及组合方式思路,供大家参考,如有错误,望大家指证。

具体思路:

1,确定数据分包的大小和数量。根据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和传输时间(波特率),确定每个数据分包的大小和数量。(通常8 byte为一帧数据包)

2,划分数据分包。将需要传输的数据按照每个数据分包进行划分,并将每个数据分包进行编号; 如果防止出错可以加上帧头与帧尾,接收到的数据帧头与程序帧头进行比对,判断是否有无误,帧尾用来做校验和判断,两者配合能确保接收到的数据帧的准确性,以防MCU程序误动作;

3,封装CAN数据帧。 CAN数据帧包含CAN ID、数据长度、数据内容等信息。 将需要发送的数据连接至can发送端口;本人用的是 CAN通讯的专用配套软件ZCANPROCAN。

代码程序部分如下:

1.数据帧头、帧尾进行判断:

/*********************
功能描述:CAN协议解析
说明:帧头 帧尾的判断
*********************/

void Comm_Process(uint8_t *msg, uint16_t len)   // 帧头 字节长度
{
    uint8_t sum, i;
    char *addr_tmp;   // 帧头
    uint16_t len_tmp = 0;

    addr_tmp = strstr((const char *)msg, "ff"); // 搜索帧头 0x66 0x66
    // 非本机地址
    if (FlashData.devaddr != *(addr_tmp + 2))   // 帧头判断不对 直接返回 不进行下一步
    {
        return;
    }

    len_tmp = *(addr_tmp + 4);
    len_tmp = len_tmp << 8;
    len_tmp += *(addr_tmp + 5);   //帧头
    // 接收数据个数不对 直接返回 不进行下一步
    if ((len_tmp + 8) / 8 != (len / 8 - 1))
    {
        return;
    }

    sum = Sum_Check((uint8_t *)(addr_tmp + 2), len_tmp + 4);
    // 校验通过
    if (sum == *(addr_tmp + len_tmp + 6))
    {
        // 轮询命令
        for (i = 0; i < COMM_Process_fx_Max; i++)
        {
            // 匹配命令字
            if (COMM_Process_fx[i].Command == *(addr_tmp + 3))
            {
                COMM_Process_fx[i].Process_fx((void *)&addr_tmp[0]);
                break;
            }
        }
    }
}

2.数据分包处理:

	uint8_t *ptr = NULL, *ptr_base;
	uint16_t data = 0;
    ptr = datain;       // 数据包赋给ptr 
	data = *ptr;        //*ptr指针数据帧赋给data
	data = data << 8;	// 移动到高8位位置 
	data += *(ptr + 1); // 每2字节合并short int
	ptr_base = ptr;     // 数据包赋给ptr_base 除去前8个byte
	for (k = 0; k < 4; k++)        //共4包数据帧
	{
	 ptr = ptr_base + 8 * (k + 1); // 8byte一包
		for (j = 0; j < 4; j++)
		{
			data = *ptr;
		}
		ptr = ptr - 2;    //帧尾做校验和
	}

数据分包的例程是共有42个字节,前八字节每2byte合并short int,改变数据格式,用作其他作用,后续4*8byte的数据单独提取出来分成4个数据包,这样一个数据帧就通过四次发送到接收方,程序大体已给出,望有助于大家对CAN通讯有一定的了解。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5
    评论
嵌入式Linux CAN通讯C是指在嵌入式系统中使用Linux操作系统,并使用C语言编程实现CAN通讯功能。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常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串行通信总线标准,用于连接不同设备和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与通讯。在嵌入式系统中,使用CAN通讯可以方便地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协同工作。 嵌入式Linux是Linux操作系统的一个衍生版本,经过特殊的优化和裁剪,适用于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资源限制和特定需求。使用嵌入式Linux可以充分利用Linux的丰富生态和强大的功能,快速开发出符合嵌入式系统要求的应用。 在嵌入式Linux中实现CAN通讯功能,需要根据硬件平台的要求选择相应的CAN驱动,并通过C语言编程与驱动进行交互。一般来说,通过访问Linux系统中的设备文件或使用相关系统调用来控制和处理CAN总线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可以使用Linux提供的套接字(socket)、文件(file)和字符设备(chrdev)等方式来实现CAN的读写操作,并利用C语言的数据结构和函数来处理CAN数据的解析和处理。 可以基于SocketCAN(Socket 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接口来进行CAN通讯,它是Linux每个CAN总线驱动实现的虚拟设备接口。通过SocketCAN,我们可以通过网卡设备文件进行数据收发,并在C程序中使用socket编程接口进行CAN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操作。 总之,嵌入式Linux CAN通讯C是一种使用Linux操作系统和C语言编程技术实现的CAN通讯功能。通过选择合适的CAN驱动和使用对应的系统调用和接口,可以实现CAN数据的收发、解析和处理,满足嵌入式系统中设备间的通讯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