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汇编指令
汇编语言的主体是汇编指令;
机器指令: 1000100111011000
操作:寄存器 BX的内容送到AX中
汇编指令:MOV AX,BX
CPU对存储器的读写:
物理上:一根根导线的集合;
逻辑上:地址总线、控制总线、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一个CPU有N根地址总线,则可以说这个CPU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N;最多可寻址2的N次方个内存单元,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的寻址能力。
数据总线:CPU与内存或其他器件之间的数据传送是通过数据总线来进行的;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和外界的数据传送速度。
控制总线:CPU对外部器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总线来进行的,有多少根控制总线,就意味着CPU提供了对外部器件的多少种控制;控制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对外部器件的控制能力。
总结:
汇编指令是机器指令的助记符,同机器指令一一对应
每一种CPU都有自己的汇编指令集。
CPU可以直接使用的信息在存储器中存放。
在存储器中指令和数据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二进制信息。
微型存储器的容量是以字节为最小单位来计算的。
存储单元从零开始顺序编号。一个存储单元/字节可以存储 8 个 bit (用作单位写成“b”),即 8 位二进制数。
1B/Byte = 8bit 1KB = 1024B 1MB = 1024KB 1GB = 1024MB
每一个CPU芯片都有许多管脚,这些管脚和总线相连。也可以说,这些管脚引出总线。一个CPU可以引出三种总线的宽度标志了这个CPU的不同方面的性能:
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的寻址能力;
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与其它器件进行数据传送时的一次数据传送量;
控制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对系统中其它器件的控制能力。
监测点1.1:
备注:只有存储单元的B为Byte,地址总线寻址能力中的B为Bit;但是每一个地址指向一个存储单元(最小分辨率Byte/字节)
(1)1个CPU的寻址能力为8KB,那么它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13; //注意此时的8KB,为8Kbit
(2)1KB的存储器有 1024 个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的编号从 0 到 1023;
(3)1KB的存储器可以存储 1024*8 个bit,1024 个Byte;
(4)1GB、1MB、1KB分别是 1024*1024*1024、1024*1024、1024 Byte;
(5)8080、8088、80826、80386的地址总线宽度分别为16根、20根、24根、32根、则他们的寻址能力分别为:64KB、1MB、16MB、4GB;//注意此时的B,为bit
(6)8080、8088、8086、80826、80386的数据总线宽度分别为8根、8根、16根、16根、32根。则他们一次可以传递的数据为:1B、1B、2B、2B、4B。 //此时的B为 Byte 字节
(7)从内存中读取1024字节的数据,8086至少要读 512次,80836至少要读 256 次。
(8)在存储器中,数据和程序以 二进制 形式存放。
PC机中各类存储器的逻辑连接:
内存地址空间:
所有的物理存储器被看作一个由若干存储单元组成的逻辑存储器;
每个物理存储器在这个逻辑存储器中占有一个地址段,即一段地址空间;
CPU在这段地址空间中读写数据,实际上就是在相对应的物理存储器中读写数据。
上图中的内存空间地址段分配如下:
- 地址0~7FFFH的32KB空间为主随机存储器的地址空间;
- 地址8000H~9FFFH的8KB空间为显存地址空间;
- 地址A000H~FFFFH的24KB空间为各个ROM的地址空间。
对CPU来讲,系统中的所有存储器中的存储单元都处于一个统一的逻辑存储器中,它的容量受CPU寻址能力的限制。这个逻辑存储器即是我们所说的内存地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