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简介
运算符是一种告诉编译器执行特定的数学或逻辑操作的符号。C 语言提供了以下 6 种类型的运算符:
- 算术运算符
- 关系运算符
- 逻辑运算符
- 位运算符
- 赋值运算符
- 杂项运算符
- 运算符优先级
2、算术运算符
下表显示了 C 语言支持的所有算术运算符。假设变量 A 的值为 10,变量 B 的值为 20,则:
运算符 | 描述 | 实例 |
---|---|---|
+ | 把两个操作数相加 | A + B 将得到 30 |
- | 从第一个操作数中减去第二个操作数 | A - B 将得到 -10 |
* | 把两个操作数相乘 | A * B 将得到 200 |
/ | 分子除以分母 | B / A 将得到 2 |
% | 取模运算符,整除后的余数 | B % A 将得到 0 |
++ | 自增运算符,整数值增加 1 | A++ 将得到 11 |
– | 自减运算符,整数值减少 1 | A-- 将得到 9 |
实例
我们来了解 C 语言中所有可用的算术运算符: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21;
int b = 10;
int c ;
c = a + b;
printf("Line 1 - c 的值是 %d\n", c );
c = a - b;
printf("Line 2 - c 的值是 %d\n", c );
c = a * b;
printf("Line 3 - c 的值是 %d\n", c );
c = a / b;
printf("Line 4 - c 的值是 %d\n", c );
c = a % b;
printf("Line 5 - c 的值是 %d\n", c );
c = a++; // 赋值后再加 1 ,c 为 21,a 为 22
printf("Line 6 - c 的值是 %d\n", c );
c = a--; // 赋值后再减 1 ,c 为 22 ,a 为 21
printf("Line 7 - c 的值是 %d\n", c );
}
运行结果
Line 1 - c 的值是 31
Line 2 - c 的值是 11
Line 3 - c 的值是 210
Line 4 - c 的值是 2
Line 5 - c 的值是 1
Line 6 - c 的值是 21
Line 7 - c 的值是 22
2.1、对除法的说明
C 语言中的除法运算有点奇怪,不同类型的除数和被除数会导致不同类型的运算结果:
- 当
除数和被除数都是整数
时,运算结果也是整数;如果不能整除
,那么就直接丢掉小数部分,只保留整数部分,这跟将小数赋值给整数类型是一个道理。 - 一旦除数和被除数中
有一个是小数
,那么运算结果也是小数,并且是double 类型的小数
。
请看下面的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100;
int b = 12;
float c = 12.0;
double p = a / b;
double q = a / c;
printf("p=%lf, q=%lf\n", p, q);
return 0;
}
运行结果:
p=8.000000, q=8.333333
a 和 b 都是整数,a / b 的结果也是整数,所以赋值给 p 变量的也是一个整数,这个整数就是 8。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除数不能为 0,因为任何一个数字除以 0 都没有意义。
然而,编译器对这个错误一般无能为力,很多情况下,编译器在编译阶段根本无法计算出除数的值,不能进行有效预测,“除数为 0”这个错误只能等到程序运行后才能发现。
2.2、对取余运算的说明
取余,也就是求余数
,使用的运算符是 %
。C 语言中的取余运算只能针对整数
。
也就是说
% 的两边都必须是整数,不能出现小数,否则编译器会报错。
另外,余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由 % 左边的整数决定:
- 如果 % 左边是正数,那么余数也是正数;
- 如果 % 左边是负数,那么余数也是负数;
请看下面的例子: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 "100%%12=%d \n100%%-12=%d \n-100%%12=%d \n-100%%-12=%d \n", 100%12, 100%-12, -100%12, -100%-12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100%12=4
100%-12=4
-100%12=-4
-100%-12=-4
在 printf 中,% 是格式控制符的开头,是一个特殊的字符,不能直接输出;要想输出 %,必须在它的前面再加一个 %,这个时候 % 就变成了普通的字符,而不是用来表示格式控制符了。
2.3、自增(++)和自减(–)【重要】
2.3.1、引入
一个整数类型的变量自身加 1 可以这样写:
a = a + 1;
或者
a += 1;
不过,C 语言还支持另外一种更加简洁的写法,就是:
a++;
或者
++a;
这种写法叫做
自加
或自增
,意思很明确,就是每次自身加 1。 相应的,也有a--
和--a
,它们叫做自减,表示自身减 1。
++
和--
分别称为自增运算符和自减运算符
,它们在循环结构
(后续章节会讲解)中使用很频繁。
重点是:++
或者 --
在变量前面和后面是有区别的
:
- ++ 在前面叫做
前自增
(例如 ++a)。前自增先进行自增运算,再进行其他操作。 - ++ 在后面叫做
后自增
(例如 a++)。后自增先进行其他操作,再进行自增运算。 自减(--)
也一样,有前自减
和后自减
之分。- 而且自增自减的结果必须得有变量来接收,所以自增自减
只能针对变量
,不能针对数字
,例如10++
就是错误的。
2.3.2、前自增(前自减)和后自增(后自减)的详细区别示例:
前置 ++:
int a = 10;
int b = ++a; //++的操作数是a,是放在a的前⾯的,就是前置++
printf("a=%d b=%d\n",a , b);
计算口诀:先 +1,后使用;
a 原来是 10,先 +1,后 a 变成了 11,再使用就是赋值给 b,b 得到的也是 11,所以计算后,a 和 b 都是 11,相当于代码:
int a = 10;
a = a+1;
b = a;
printf("a=%d b=%d\n",a , b);
后置 ++:
int a = 10;
int b = a++; //++的操作数是a,是放在a的后⾯的,就是后置++
printf("a=%d b=%d\n",a , b);
计算口诀:先使用,后 +1
a 原来是 10,先使用,就是先赋值给 b,b 得到了 10,然后再 +1,然后 a 变成了 11,所以直接结束后 a 是 11,b 是 10,相当于这样的代码:
int a = 10;
int b = a;
a = a+1;
printf("a=%d b=%d\n",a , b);
前置 – 和 后置 – :
自减(--)
也一样,有前自减
和后自减
之分,原理如自增(++)
。
2.3.3、前自增(前自减)和后自增(后自减)的综合区别示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10, b = 20, c = 30, d = 40;
int a1 = ++a, b1 = b++, c1 = --c, d1 = d--;
printf("a=%d, a1=%d\n", a, a1);
printf("b=%d, b1=%d\n", b, b1);
printf("c=%d, c1=%d\n", c, c1);
printf("d=%d, d1=%d\n", d, d1);
return 0;
}
输出结果:
a=11, a1=11
b=21, b1=20
c=29, c1=29
d=39, d1=40
详细解释说明: a、b、c、d 的输出结果相信大家没有疑问,下面重点分析 a1、b1、c1、d1:
- 对于
a1=++a
,先执行 ++a,结果为 11,再将 11 赋值给 a1,所以 a1 的最终值为 11。而 a 经过自增,最终的值也为 11。 - 对于
b1=b++
,b 的值并不会立马加 1,而是先把 b 原来的值交给 b1,然后再加 1。b 原来的值为 20,所以 b1 的值也就为 20。而 b 经过自增,最终值为 21。 - 对于
c1=--c
,先执行 --c,结果为 29,再将 29 赋值给 c1,所以 c1 的最终值为 29。而 c 经过自减,最终的值也为 29。 - 对于
d1=d--
,d 的值并不会立马减 1,而是先把 d 原来的值交给 d1,然后再减 1。d 原来的值为 40,所以 d1 的值也就为 40。而 d 经过自减,最终值为 39。
可以看出:a1=++a;
会先进行自增操作,再进行赋值操作;而b1=b++;
会先进行赋值操作,再进行自增操作。c1=--c;
和d1=d--;
也是如此。 为了强化记忆,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2.3.4、自增自减的综合示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12, b = 1;
int c = a - (b--); // ①
int d = (++a) - (--b); // ②
printf("c=%d, d=%d\n", c, d);
return 0;
}
输出结果:
c=11, d=14
详细解释说明: 执行语句①时,因为是后自减,会先进行a-b
运算,结果是 11,然后 b 再自减,就变成了 0;最后再将a-b
的结果(也就是 11)交给 c,所以 c 的值是 11。 执行语句②之前,b 的值已经变成 0。对于d=(++a)-(--b)
,a 会先自增,变成 13,然后 b 再自减,变成 -1,最后再计算13-(-1)
,结果是 14,交给 d,所以 d 最终是 14。
3、关系运算符
下表显示了 C 语言支持的所有关系运算符。假设变量 A 的值为 10,变量 B 的值为 20,则:
运算符 | 描述 | 实例 |
---|---|---|
== | 检查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假。 |
!= | 检查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真。 |
>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假。 |
<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真。 |
>=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假。 |
<=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真。 |
实例
我们来了解 C 语言中所有可用的关系运算符: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21;
int b = 10;
int c ;
if( a == b )
{
printf("Line 1 - a 等于 b\n" );
}
else
{
printf("Line 1 - a 不等于 b\n" );
}
if ( a < b )
{
printf("Line 2 - a 小于 b\n" );
}
else
{
printf("Line 2 - a 不小于 b\n" );
}
if ( a > b )
{
printf("Line 3 - a 大于 b\n" );
}
else
{
printf("Line 3 - a 不大于 b\n" );
}
/* 改变 a 和 b 的值 */
a = 5;
b = 20;
if ( a <= b )
{
printf("Line 4 - a 小于或等于 b\n" );
}
if ( b >= a )
{
printf("Line 5 - b 大于或等于 a\n" );
}
}
当上面的代码被编译和执行时,它会产生下列结果:
Line 1 - a 不等于 b
Line 2 - a 不小于 b
Line 3 - a 大于 b
Line 4 - a 小于或等于 b
Line 5 - b 大于或等于 a
4、逻辑运算符
下表显示了 C 语言支持的所有关系逻辑运算符。假设变量 A 的值为 1,变量 B 的值为 0,则:
运算符 | 描述 | 实例 |
---|---|---|
&& | 称为逻辑与运算符。如果两个操作数都非零,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假。 |
|| | 称为逻辑或运算符。如果两个操作数中有任意一个非零,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真。 |
! | 称为逻辑非运算符。用来逆转操作数的逻辑状态。如果条件为真则逻辑非运算符将使其为假。 | !(A && B) 为真。 |
实例
我们来了解 C 语言中所有可用的逻辑运算符: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5;
int b = 20;
if ( a && b )
{
printf("Line 1 - 条件为真\n" );
}
if ( a || b )
{
printf("Line 2 - 条件为真\n" );
}
/* 改变 a 和 b 的值 */
a = 0;
b = 10;
if ( a && b )
{
printf("Line 3 - 条件为真\n" );
}
else
{
printf("Line 3 - 条件为假\n" );
}
if ( !a )
{
printf("Line 4 - 条件为真\n" );
}
}
当上面的代码被编译和执行时,它会产生下列结果:
Line 1 - 条件为真
Line 2 - 条件为真
Line 3 - 条件为假
Line 4 - 条件为真
5、位运算符
5.1、定义
位运算符作用于位,并逐位执行操作。&、 | 和 ^ 的真值表如下所示:
p | q | p & q | p | q | p ^ q |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1 | 1 |
1 | 1 | 1 | 1 | 0 |
1 | 0 | 0 | 1 | 1 |
下表显示了 C 语言支持的所有位运算符:
运算符 | 描述 | 实例 |
---|---|---|
& | 对两个操作数的每一位执行逻辑与操作,如果两个相应的位都为 1,则结果为 1,否则为 0。 按位与操作,按二进制位进行"与"运算。运算规则:0&0=0; 0&1=0; 1&0=0; 1&1=1; | (A & B) 将得到 12,即为 0000 1100 |
| | 对两个操作数的每一位执行逻辑或操作,如果两个相应的位都为 0,则结果为 0,否则为 1。 按位或运算符,按二进制位进行"或"运算。运算规则:0|0=0; 0|1=1; 1|0=1; 1|1=1; | (A | B) 将得到 61,即为 0011 1101 |
^ | 对两个操作数的每一位执行逻辑异或操作,如果两个相应的位值相同,则结果为 0,否则为 1。 异或运算符,按二进制位进行"异或"运算。运算规则:0^0=0; 0^1=1; 1^0=1; 1^1=0; | (A ^ B) 将得到 49,即为 0011 0001 |
~ | 对操作数的每一位执行逻辑取反操作,即将每一位的 0 变为 1,1 变为 0。 取反运算符,按二进制位进行"取反"运算。运算规则:~1=-2; ~0=-1; | (~A ) 将得到 -61,即为 1100 0011,一个有符号二进制数的补码形式。 |
<< | 将操作数的所有位向左移动指定的位数。左移 n 位相当于乘以 2 的 n 次方。 二进制左移运算符。将一个运算对象的各二进制位全部左移若干位(左边的二进制位丢弃,右边补0)。 | A << 2 将得到 240,即为 1111 0000 |
>> | 将操作数的所有位向右移动指定的位数。右移n位相当于除以 2 的 n 次方。 二进制右移运算符。将一个数的各二进制位全部右移若干位,正数左补 0,负数左补 1,右边丢弃。 | A >> 2 将得到 15,即为 0000 1111 |
**5.2、**实例
我们来了解 C 语言中所有可用的位运算符: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unsigned int a = 60; /* 60 = 0011 1100 */
unsigned int b = 13; /* 13 = 0000 1101 */
int c = 0;
c = a & b; /* 12 = 0000 1100 */
printf("Line 1 - c 的值是 %d\n", c );
c = a | b; /* 61 = 0011 1101 */
printf("Line 2 - c 的值是 %d\n", c );
c = a ^ b; /* 49 = 0011 0001 */
printf("Line 3 - c 的值是 %d\n", c );
c = ~a; /*-61 = 1100 0011 */
printf("Line 4 - c 的值是 %d\n", c );
c = a << 2; /* 240 = 1111 0000 */
printf("Line 5 - c 的值是 %d\n", c );
c = a >> 2; /* 15 = 0000 1111 */
printf("Line 6 - c 的值是 %d\n", c );
}
当上面的代码被编译和执行时,它会产生下列结果
Line 1 - c 的值是 12
Line 2 - c 的值是 61
Line 3 - c 的值是 49
Line 4 - c 的值是 -61
Line 5 - c 的值是 240
Line 6 - c 的值是 15
对于 -61 的解释
对于非2进制数的取反,要这样弄:
由于a=60,则对应的二进制数是0011_1100,由于a是unsigned int类型,需要补为32bit,
故为
0000_0000_0000_0000_
0000_0000_0011_1100;
而后取反,为:
1111_1111_1111_1111_
1111_1111_1100_0011;
接下来补码的符号位不变,其余位数取反,末位+1,(先取反再加1)即:
1000_0000_0000_0000_
0000_0000_0011_1101
由于符号位为1,故为负数,且0011_1101为61。
故为-61.
5.3、不同长度的数据进行位运算
如果两个不同长度的数据进行位运算时,系统会将二者按右端对齐,然后进行位运算。
以“与”运算为例说明如下:我们知道在 C 语言中 short 型占 2 个字节,int 型占 4 个字节,如果一个 short 型数据与一个 int 型数据进行“与”运算,右端对齐后,左边不足的位依下面三种情况补足:
- (1)如果整型数据为正数,左边补 16 个 0。
- (2)如果整型数据为负数,左边补 16 个 1。
- (3)如果整形数据为无符号数,左边也补 16 个 0。
5.4、一句话系列
逻辑是将两个操作值转换成Boolean进行操作。
逻辑与:双真真(双真为真,下同);
逻辑或:单真真;
逻辑非:取反;
没有说明的情况都为假(0)。
按位是将两个操作值转换成二进制然后逐位进行操作。
按位与:双真真;
按位或:有真真(有一个真即为真,两个真的情况也属于有一个真);
按位异或:单真真(区别于有真真,两个真的情况不属于单真);
按位是二进制逐位操作,未说明的皆假。
5.5、扩展
利用位与 & 运算,判断一个整数是否是 2 的整数次幂。
二进制数的位权是以 2 为底的幂,如果一个整数 m 是 2 的 n 次幂,那么转换为二进制之后只有最高位为 1,其余位置为 0,再观察 m-1 转换为二进制后的形式以及 m&(m-1) 的结果,例如:
2 --> 0000 0010 1 --> 0000 0001 2&1 --> 0000 0010 & 0000 0001 = 0
4 --> 0000 0100 3 --> 0000 0011 4&3 --> 0000 0100 & 0000 0011 = 0
8 --> 0000 1000 7 --> 0000 0111 8&7 --> 0000 1000 & 0000 0111 = 0
可以看出所有的 1 完美的错过了,根据位与的特点可知 m&(m-1) 的结果为 0。
如果整数 m 不是 2 的 n 次幂,结果会怎样呢?例如 m=9 时:
9 --> 0000 1001 8 --> 0000 1000 9&8 --> 0000 1001 & 0000 1000 != 0
利用这一特点,即可判断一个整数是否是 2 的整数次幂。
示例:
int func(int num)
{
return ((num > 0) && ((num & (num - 1)) == 0));//2的n次幂大于0
}
返回值为 1,则输入的正整数为 2 的整数次幂,返回值为 0 则不是。
6、赋值运算符
下表列出了 C 语言支持的赋值运算符:
运算符 | 描述 | 实例 |
---|---|---|
= | 简单的赋值运算符,把右边操作数的值赋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 B 将把 A + B 的值赋给 C |
+= | 加且赋值运算符,把右边操作数加上左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 | 减且赋值运算符,把左边操作数减去右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 | 乘且赋值运算符,把右边操作数乘以左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 | 除且赋值运算符,把左边操作数除以右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 | 求模且赋值运算符,求两个操作数的模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 | 左移且赋值运算符 |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 | 右移且赋值运算符 |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 | 按位与且赋值运算符 |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 | 按位异或且赋值运算符 |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 | 按位或且赋值运算符 |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实例
我们来了解 C 语言中所有可用的赋值运算符: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21;
int c ;
c = a;
printf("Line 1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d\n", c );
c += a;
printf("Line 2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d\n", c );
c -= a;
printf("Line 3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d\n", c );
c *= a;
printf("Line 4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d\n", c );
c /= a;
printf("Line 5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d\n", c );
c = 200;
c %= a;
printf("Line 6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d\n", c );
c <<= 2;
printf("Line 7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d\n", c );
c >>= 2;
printf("Line 8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d\n", c );
c &= 2;
printf("Line 9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d\n", c );
c ^= 2;
printf("Line 10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d\n", c );
c |= 2;
printf("Line 11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d\n", c );
}
当上面的代码被编译和执行时,它会产生下列结果:
Line 1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21
Line 2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42
Line 3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21
Line 4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441
Line 5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21
Line 6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11
Line 7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44
Line 8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11
Line 9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2
Line 10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0
Line 11 - |= 运算符实例,c 的值 = 2
6.1、连续赋值
赋值操作符也可以连续赋值
,如:
int a = 3;
int b = 5;
int c = 0;
c = b = a+3; //连续赋值,从右向左依次赋值的。
C 语⾔虽然支持这种连续赋值,但是写出的代码不容易理解,建议还是拆开来写,这样方便观察代码的
执行的细节。
int a = 3;
int b = 5;
int c = 0;
b = a+3;
c = b;
这样写,在调试的时候,每⼀次赋值的细节都是可以很方便观察的。
7、杂项运算符 ↦ sizeof & 三元
下表列出了 C 语言支持的其他一些重要的运算符。
运算符 | 描述 | 实例 |
---|---|---|
sizeof() | 返回变量的大小。 | sizeof(a) 将返回 4,其中 a 是整数。 |
& | 返回变量的地址。 | &a; 将给出变量的实际地址。 |
* | 指向一个变量。 | *a; 将指向一个变量。 |
? : | 条件表达式 | x ? y : z – 如果条件为真 ? 则值为 X : 否则值为 Y |
, | 逗号操作符 | a, b, c |
() | 函数调用 | fun() |
[] | 数组下标引⽤ | a[b] |
. 和 -> | 结构成员 | a.b 和 a->b |
其中 sizeof()
在之前的文章 (2.5)数据类型 的 4、sizeof 运算符
章节中,讲过,这里列出一个表格方便记忆!
实例
我们来了解 C 语言中部分可用的杂项运算符,其他等后面学了再讲: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4;
short b;
double c;
int* ptr;
/* sizeof 运算符实例 */
printf("Line 1 - 变量 a 的大小 = %lu\n", sizeof(a) );
printf("Line 2 - 变量 b 的大小 = %lu\n", sizeof(b) );
printf("Line 3 - 变量 c 的大小 = %lu\n", sizeof(c) );
/* & 和 * 运算符实例 */
ptr = &a; /* 'ptr' 现在包含 'a' 的地址 */
printf("a 的值是 %d\n", a);
printf("*ptr 是 %d\n", *ptr);
/* 三元运算符实例 */
a = 10;
b = (a == 1) ? 20: 30;
printf( "b 的值是 %d\n", b );
b = (a == 10) ? 20: 30;
printf( "b 的值是 %d\n", b );
}
当上面的代码被编译和执行时,它会产生下列结果:
Line 1 - 变量 a 的大小 = 4
Line 2 - 变量 b 的大小 = 2
Line 3 - 变量 c 的大小 = 8
a 的值是 4
*ptr 是 4
b 的值是 30
b 的值是 20
8、优先级和结合性
8.1、优先级
优先级
指的是,如果⼀个表达式包含多个运算符,哪个运算符应该优先执行。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是不⼀样的。
运算符的优先级确定表达式中项的组合。这会影响到一个表达式如何计算。某些运算符比其他运算符有更高的优先级,例如,乘除运算符具有比加减运算符更高的优先级。
- 例如 x = 7 + 3 * 2,在这里,x 被赋值为 13,而不是 20,因为运算符 * 具有比 + 更高的优先级,所以首先计算乘法 3 * 2,然后再加上 7。
8.2、结合性
- 如果两个运算符优先级相同,优先级没办法确定先计算哪个了,这时候就看结合性了,则根据运算符是左结合,还是右结合,决定执行顺序。
- 大部分运算符是左结合(从左到右执行),少数运算符是右结合(从右到左执行),比如赋值运算符( = )。
下表将按运算符优先级从高到低列出各个运算符,具有较高优先级的运算符出现在表格的上面,具有较低优先级的运算符出现在表格的下面。在表达式中,较高优先级的运算符会优先被计算。
类别 | 运算符 | 结合性 |
---|---|---|
后缀 | () [] -> . ++ - - | 从左到右 |
一元 | + - ! ~ ++ - - (type)* & sizeof | 从右到左 |
乘除 | * / % | 从左到右 |
加减 | + - | 从左到右 |
移位 | << >> | 从左到右 |
关系 | < <= > >= | 从左到右 |
相等 | == != | 从左到右 |
位与 AND | & | 从左到右 |
位异或 XOR | ^ | 从左到右 |
位或 OR | | | 从左到右 |
逻辑与 AND | && | 从左到右 |
逻辑或 OR | || | 从左到右 |
条件 | ?: | 从右到左 |
赋值 | = += -= *= /= %=>>= <<= &= ^= |= | 从右到左 |
逗号 | , | 从左到右 |
实例
我们来了解 C 语言中运算符的优先级: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 = 20;
int b = 10;
int c = 15;
int d = 5;
int e;
e = (a + b) * c / d; // ( 30 * 15 ) / 5
printf("(a + b) * c / d 的值是 %d\n", e );
e = ((a + b) * c) / d; // (30 * 15 ) / 5
printf("((a + b) * c) / d 的值是 %d\n" , e );
e = (a + b) * (c / d); // (30) * (15/5)
printf("(a + b) * (c / d) 的值是 %d\n", e );
e = a + (b * c) / d; // 20 + (150/5)
printf("a + (b * c) / d 的值是 %d\n" , e );
return 0;}
运行结果:
(a + b) * c / d 的值是 90
((a + b) * c) / d 的值是 90
(a + b) * (c / d) 的值是 90
a + (b * c) / d 的值是 50
速记口诀:
括号成员是老大; // 括号运算符 []() 成员运算符. ->
全体单目排老二; // 所有的单目运算符比如++、 --、 +(正)、 -(负) 、指针运算*、&
乘除余三,加减四; // 这个"余"是指取余运算即%
移位五,关系六; // 移位运算符:<< >> ,关系:> < >= <= 等
等与不等排行七; // 即 == 和 !=
位与异或和位或; // 这几个都是位运算: 位与(&)异或(^)位或(|)
"三分天下"八九十;
逻辑与,逻辑或; // 逻辑运算符: || 和 &&
十一十二紧挨着; // 注意顺序: 优先级(||) 底于 优先级(&&)
条件只比赋值高, // 三目运算符优先级排到 13 位只比赋值运算符和 "," 高
逗号运算最低级! //逗号运算符优先级最低
每日一更!
公众号、CSDN等博客:小菜狗编程笔记
谢谢点赞关注哈!目前在飞书持续优化更新~
日更较慢有需要完整笔记请私我,C/C++/数据结构-算法/单片机51-STM32-GD32-ESP32/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uboot/Linux内核-驱动-应用/硬件入门-PCB-layout/Python/后期小程序和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