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抖音:81849645041
目的
了解电容触摸屏GT9147驱动IC原理,通过4.3寸LCD显示屏实现触摸画板实验。
原理
触摸屏(touch screen)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装置。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脑输入设备,可以用来取代传统的机械按键等输入设备。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触摸屏本质上与液晶是分离的。触摸屏负责的是检测触摸点,液晶屏负责的是显示。
按照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信息的介质,把触摸屏分为四种,它们分别为:
- 电阻式:定位准确,单点触摸。
- 电容感应式:支持多点触摸,价格偏贵。
- 红外线式:价格低廉,但其外框易碎,容易产生光干扰,曲面情况下失真。
- 表面声波式:解决各种缺点,但是屏幕表面如果有水滴和尘土会使触摸屏变的迟钝。
电容型触摸屏分为2类:
- 表面电容式触摸屏:表面电容式触摸屏技术是利用ITO(铟锡氧化物,是一种透明的导电材料)导电膜,通过电场感应方式感测屏幕表面的触摸行为进行。但是表面电容式触摸屏有一些局限性,它只能识别一个手指或者一次触摸。
-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投射电容式触摸屏是传感器利用触摸屏电极发射出静电场线。
本实验选用电容触摸屏,也是采用的是投射式电容屏。电容式触摸屏是利用充电时间检测电容大小,从而通过检测出电容值的变化来获知触摸信号。如下图:
电容屏的最上层是玻璃,核心层部分是由ITO材料构成的,这些导电材料在屏幕里构成了人眼看不见的静电网,静电网由多行X轴电极和多列Y轴电极构成,两个电极之间会形成电容。触摸屏工作时,X轴电极发出AC交流信号,而交流信号能穿过电容,即通过Y轴能感应出该信号,当交流电穿越时电容会有充放电过程,检测该充电时间可获知电容量。若手指触摸屏幕,会影响触摸点附近两个电极之间的耦合,从而改变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量,若检测到某电容的电容量发生了改变,即可获知该电容处有触摸动作(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电容式触摸屏以及绝缘体触摸没有反应的原因)。
电容屏ITO层的电极由多个菱形导体组成,生产时使用蚀刻工艺在ITO层生成这样的结构,结构如下图:
X轴电极与 Y轴电极在交叉处形成电容,即这两组电极构成了电容的两极,这样的结构覆盖了整个电容屏,每个电容单元在触摸屏中都有其特定的物理位置,即电容的位置就是它在触摸屏的 XY坐标。检测触摸的坐标时,第 1 条 X轴的电极发出激励信号,而所有Y轴的电极同时接收信号,通过检测充电时间可检测出各个 Y轴与第 1 条 X轴相交的各个互电容的大小,各个 X 轴依次发出激励信号,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得到整个触摸屏二维平面的所有电容大小。当手指接近时,会导致局部电容改变,根据得到的触摸屏电容量变化的二维数据表,可以得知每个触摸点的坐标,因此电容触摸屏支持多点触控。
其实电容触摸屏可看作是多个电容按键组合而成,就像机械按键中独立按键和矩阵按键的关系一样,甚至电容触摸屏的坐标扫描方式与矩阵按键都是很相似的。在任何情况下,触摸位置都是通过测量X电极和Y电极之间信号改变量的分配来确定的,随后会使用数学算法处理这些已改变的信号电平,以确定触摸点的XY坐标。
电容触摸屏驱动原理:GT9147与MCU连接也是通过4根线:SDA、SCL、RST和INT,GP9147的I2C地址,可以是0x14或者0x5D,当复位结束后的5ms内,如果INT是高电平,则使用0x14作为地址,否则使用0x5D作为地址,具体的设置过程,请查看GT9147数据手册,本实验我们使用0x14作为器件地址。接下来,介绍一下GT9147的几个重要的寄存器:
- 控制命令寄存器(0x8040)
该寄存器可以写入不同值,实现不同的控制,我们一般使用0和2这两个值,写入2,即可软复位GT9147,在硬复位之后,一般要往该寄存器写2,实行软复位。然后写入0,即可正常读取坐标数据(并且会结束软复位)。
- 配置寄存器组(0x8047-0x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