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子工程师,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各种不同封装的芯片,这里收集了一篇介绍芯片封装的科普文章,可以帮助对芯片的封装过程有一些了解,这样可以给我们在分析电路问题的时候带来一些帮助,思路上可以打开一些。
一、芯片封装目的
半导体芯片封装主要基于以下四个目的: 防护、 支撑、 连接、 可靠性
(1) 防护:裸露的装芯片只有在这种严格的环境控制下才不会失效,如恒定的温度(23±3℃)、恒定的湿度(50±10%)、严格的空气尘埃颗粒度控制(一般介于 1K 到 10K)及严格的静电保护措施,但是,实际生活中很难达到这种要求,如工作温度可能低至-40℃、高至60℃、湿度也可能达到100%,为了要保护芯片,所以我们需要封装。
(2) 支撑:一是支撑芯片,将芯片固定好便于电路的连接,二是支撑封装完成后的器件,使得整个器件不易损坏。载片台用于承载芯片,环氧树脂粘合剂用于将芯片粘贴在载片台上,引脚用于支撑整个器件,而塑封体则起到固定及保护作用。
(3) 连接:将芯片的pad和外界的电路连通。如上图所示,引脚用于和外界电路连通,金线则用于引脚和芯片的电路连接。
(4) 可靠性:其实和防护有点关系,但主要是考虑一些机械压力,温度,湿度,化学腐蚀等损害,封装材料等选择会直接影响到芯片的期的可靠性,因此芯片的工作寿命,主要决于对封装材料和封装工艺的选择。
二、芯片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引脚数量变多,从而集成度更高,可以容纳更多芯片
封装尺寸变小、厚度变薄
芯片制造与封装工艺逐渐结合
焊盘大小、节距变得越来越小
成本越来越低且绿色环保
以下就是芯片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