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珠、电感选型与应用知识

 电路设计中经常用到磁珠和电感,这里对这两种元件的使用做一个总结,方便以后查询。

 

磁珠的主要原料为铁氧体。铁氧体是一种立方晶格结构的亚铁磁性材料。铁氧体材料为铁镁合金或铁镍合金,它的制造工艺和机械性能与陶瓷相似,颜色为灰黑色。这种材料的特点是高频损耗非常大,具有很高的导磁率,它可以使电感的线圈绕组之间在高频高阻的情况下产生的电容最小。
磁珠的核心功能:吸收线路上的高频信号。如果你看到一个高速MCU电路设计中没有磁珠,只能说明画图的硬件工程师没有考虑过EMC电磁兼容测试,从来不管电磁干扰的问题,太山寨了。由上图可以看出来,磁珠和电感的内部结构差不多。
两者构造的区别:电感是在铁氧体材料外面绕线,磁珠是线材外面包裹铁氧体。
两者使用的区别:电感把高频信号反射回去,磁珠把高频信号吸收变成热量。
什么是磁珠?
 百度百科介绍"磁珠专用于抑制信号线、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尖峰干扰,还具有吸收静电脉冲的能力。磁珠是用来吸收超高频信号,像一些RF电路,PLL,振荡电路,含超高频存储器电路(DDRSDRAM,RAMBUS等)都需要在电源输入部分加磁珠,而电感是一种蓄能元件,用在LC振荡电路,中低频的滤波电路等,其应用频率范围很少超过50MHZ。磁珠有很高的电阻率和磁导率,等效于电阻和电感串联,但电阻值和电感值都随频率变化。"。
1)磁珠,其实就是单匝的线圈,而电感是多匝的。有一匝以上的线圈习惯称为电感线圈,少于一匝(导线直通磁环)的线圈习惯称之为磁珠,其实磁珠就是单匝电感,因此电感量小,与其寄生电容的共振频率就高(在这个频率点上,阻抗最高),因而对高频的抑制作用就好。
2)磁珠,是能量消耗元件,可等效为一个电感和一个电阻串联,只是电阻和电感都随频率的增高而增大,低频时阻抗很小,信号可以通过,频率较高时,比如说外界的RF干扰,等效阻抗很大,射频干扰以热量的形式被消耗掉,达到EMC的目的,常用于信号线和电源线入口,抑制高频干扰和尖峰干扰;而电感是储能元件,多用于电源的滤波。
3)磁珠主要对付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干扰;电感用来对付传导性干扰。
4)两者在电路中的符号虽然相同,但是单位却不同,磁珠的单位是欧姆,因为磁珠的单位是按照它在某一频率 产生的阻抗来标称的,阻抗的单位也是欧姆。磁珠的 DATASHEET上一般会提供频率和阻抗的特性曲线图,一般以100MHz为标准,比如1000R@100MHz,意思就是在100MHz频率的时候磁珠的阻抗相当于1000欧姆;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
4.1磁珠的参数
 现在用的最多的是铁氧体磁珠 (Ferrite Bead)。
 以BLM15AG102SN1为例:阻抗1000ohm@100MHz,100MHz时的等效阻抗位1000欧姆;直流电阻DC Resistance (1.0 ohm),直流阻抗1.0欧姆,表示对直流信号的衰减,越低越好;还可以发现一个现象:阻抗越大,其直流阻抗也越大,例如,BLM15AG100SN1100MHz阻抗仅为10ohm,直流阻抗为0.05ohm。额定电流Rated Current (200 mA),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因为铁氧体是磁性材料,会因通过电流过大而产生磁饱和,导磁率会急剧下降。这个参数的大小与阻抗成反比,即阻抗越大,额定电流越小,BLM15AG100SN1的额定电流为1000mA。
4.2磁珠的应用
磁珠的外形和电感相似,其主要功能是吸收电源、信号上的噪声的干扰。
1)电容滤波的基础是构建极低阻抗的通道,至于放多低的阻抗才能使单板上的绝大多数噪声通过该通道而流回地平面,需要进行大量复杂的电源完整性分析。
2)电感构成的低通滤波原理是将噪声予以反射,噪声仍然在电路中四处游串。电感一般用在几十MHz的,无法虑除某些特定的高频噪声。
电感和电容滤波并没有真正消灭滤波,只是改变了噪声传播的路径。但磁珠在一定频带内能反射噪声,在一定频带内还能吸收噪声并转换为热能。
3)在器件资料上,磁珠的参数一般都是在100MHz的阻抗值。转换点以下体现点感性,转换点以上体现电阻性。
4)所以选择的磁珠应满足:电路噪声的频带大于磁珠转换点的频率,使磁珠吸收噪声而不是反射噪声;电路信号的工作频带尽量小于磁珠转换点频率,以防有效信号被磁珠衰减。
5)对于串联了磁珠的线路,磁珠的转换点频率越低,线路震荡和波形失真就越小;反之则越大。磁珠的转换点频率和谐振频率不是一个概念。

磁珠用在哪里?
磁珠应用场景,基本都是吸收线路上的高频信号
电源输入端

音频信号

磁珠不能用在哪里?
既然磁珠能吸收高频信号,那需要保留高频信号的地方肯定不能用磁珠的了。例如射频信号、高速数据线等。
射频信号如果要滤除杂波,一般用声表滤波器。
高速数据线要滤除杂波,一般用共模滤波器。
磁珠的关键参数

额定电流Rated Current
磁珠里面是一根缠绕起来的细线,电流大了就烧掉了。所以需要根据电源线的最大电流选择磁珠。
磁珠体积越大,额定电流越大。(线更粗)
磁珠阻抗越高,额定电流越小。(线更长)
如果在智能硬件产品的主电源上使用磁珠,一般都要0805或1206的尺寸的,否则额定电流跟不上。
直流电阻DC Resistance
顾名思义,就是直流通过磁珠时的电阻。
磁珠体积越大,直流电阻越小(线更粗)
磁珠阻抗越高,直流电阻越大(线更长)
直流电阻的选择,要根据线路负载来决定,负载小了就要用直流电阻小的磁珠。
例如上面的喇叭线路上的磁珠,喇叭的直流电阻只有8ohm,如果选择最下面那个磁珠,虽然高频阻抗够大、滤除射频干扰能力很强,但直流电阻高达1ohm,2颗磁珠2ohm,相对喇叭的8ohm,要消耗20%的音频能量,会导致喇叭声音变小、音质变差。(此时应当选用0805或更大尺寸的磁珠,高频阻抗大,直流阻抗更小)

磁珠的等效模型如下:

①在低频时,磁珠呈现感性,感抗 L1 起主要作用。此时 C1 和 RAC 被 L1 短路,RDC 非常小,等效阻抗比较低。
②在中高频时(几兆赫兹到几百兆赫兹)时,交流阻抗 RAC 起主要作用,该阻抗远远大于 RDC 。L1 的感抗 jwL 和 C1 的容抗 1/jwC 相互抑制,电抗呈减小趋势,甚至在某一频率下,电抗减小为 0,磁珠表现为较高阻抗。
③在甚高频(GHz)时,此时已超出磁珠的自谐振频率,磁珠表现为容性,总阻抗为迅速下降。以 TDK 的 MPZ2012S101AT000 磁珠为例,其阻抗频率特性曲线如下:

磁珠的阻抗频率曲线上有个转折频率 f1,当频率 f<转折频率 f1 时,磁珠主要呈感性,主要是反射噪声;当频率 f>转折频率 f1 时,磁珠表现为高阻抗,主要是把吸收的噪声转化为热耗再发散掉。我们使用磁珠主要是应用在中高频,这些都大于转折频率 f1,所以磁珠抑制干扰信号的方式主要是将吸收的噪声转化为热能再发散出去。像 MPZ2012S101AT000 这种阻抗频率曲线比较平坦的磁珠,在整个中高频段都表现出比较高的阻抗,这种适用于电源线。另外,像 MMZ0603F220CT000 这种阻抗频率曲线比较陡峭的磁珠,这种是对特定频段内的干扰衰减较大,对该频段以外的信号则影响较小,这种磁珠适用于信号线上使用。

电磁干扰(EMI)的抑制:利用电磁能量转换为热能磁珠的材料通常是铁氧体,这是一种高磁导率的材料。当高频信号通过磁珠时,铁氧体材料会产生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将干扰信号的高频部分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对干扰的抑制。铁氧体(Ferrite) 是一种由铁的氧化物和其他金属氧化物组成的陶瓷材料,具有铁磁性(ferromagnetism)或亚铁磁性(ferrimagnetism)。它们通常是软磁材料,广泛用于电子和电磁领域。铁氧体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如下:组成和结构成分:铁氧体通常由化学式MFe2O4\text{MFe}_2\text{O}_4MFe2O4 表示,其中M\text{M}M 是二价金属(如锌、镍、锰等)。晶体结构:主要为尖晶石(Spinel)结构,也有部分呈钙钛矿结构。
涡电流(Eddy Current) 的产生是由于电磁感应现象,当导电材料处于变化的磁场中时,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材料内部会感应出电动势,这些感应电动势形成了封闭的环形电流,即涡电流。涡流损耗是导电磁性材料在交变磁场中,由感应涡电流产生的电阻性发热损耗。原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电材料内部会因为磁通量变化感应出电动势。感应电动势在材料内部形成环形电流(涡流),这些电流流经材料的电阻时产生热量。涡流的方向由楞次定律决定,总是抵抗磁通量的变化。磁滞损耗是磁性材料在交变磁场中,由于磁化和退磁过程中内部磁畴(magnetic domain)移动引起的能量损耗。当磁性材料经历一个完整的磁化周期时,其磁化强度BBB 和外加磁场HHH 的关系形成一个磁滞回线。磁滞回线所围成的面积表示单位体积内的能量损耗。磁滞损耗的来源是材料内部磁畴对外加磁场变化的滞后性,以及磁畴重新排列时的摩擦和阻力。
在电机、变压器和电感器中:磁滞损耗是铁芯的主要低频损耗。涡流损耗则在高频条件下更显著。通过合理设计材料和结构,可以有效减少这两种损耗,提高设备效率。我们希望在感性元器件中,尽可能的减少能量损失,规避这两种损耗。然而对于磁珠(Ferrite Beads)而言,增加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是其功能的核心目标。这是因为磁珠的主要用途是抑制高频噪声,其工作原理与传统的电感和铁芯材料截然不同。以下是详细解析:为什么磁珠需要增加损耗?磁珠在电路中通常用于滤波和噪声抑制,特别是抑制高频噪声(EMI/EMC)。增加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可以有效吸收高频能量,将其转化为热量,从而衰减噪声信号。1. 磁滞损耗的作用低频损耗:磁滞损耗与材料的磁化回线有关,当噪声信号在较低频率范围内(通常为几十到几百kHz)时,磁滞损耗是主要的能量吸收机制。通过磁滞损耗,磁珠可以减弱低频的干扰信号。2. 涡流损耗的作用高频损耗:涡流损耗随频率增加而显著提高,是磁珠对高频噪声(几MHz到GHz范围)吸收的主要机制。高频噪声感应出强烈的涡流,这些涡流在磁珠材料内部因电阻而消耗能量,转化为热量。
磁珠设计中如何实现损耗增加?磁珠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专门优化以增加高频损耗:高电阻率磁性材料磁珠通常由锰锌铁氧体或镍锌铁氧体制成,这些材料具有适中的磁导率和高电阻率,可以显著增加涡流损耗。宽频吸收特性磁珠设计在较宽频率范围内提供高阻抗。阻抗曲线通常呈现一个峰值,对应于其谐振频率附近,这时涡流和磁滞损耗达到最大。非线性磁导率磁珠材料在高频时表现出较强的损耗特性,其磁导率随频率变化,有助于抑制不同频率的噪声。小尺寸与高表面阻抗磁珠通常设计成小尺寸器件,以减少寄生电感,同时在高频下维持较高的涡流损耗。
磁珠如何应用于电路?磁珠在电路中主要作为一种高频滤波元件,以下是其应用场景:电源线滤波用于滤除电源线中的高频干扰(如开关电源的噪声)。信号线滤波放置在高速数字信号线上(如USB、HDMI、CAN总线),抑制传导或辐射噪声。EMI/EMC防护磁珠广泛用于符合EMI/EMC标准的设计中,用于降低对外部环境的高频干扰。

磁珠主要用于EMI差模噪声抑制,他的直流阻抗很小,在高频下却有较高阻抗,一般说的600R是指100MHZ测试频率下的阻抗值。选择磁珠应考虑两方面:一是电路中噪声干扰的情况,二是需要通过的电流大小。要大概了解噪声的频率、强度,不同的磁珠的频率阻抗曲线是不同的,要选在噪声中心频率磁珠阻抗较高的那种。噪声干扰大的要选阻抗高点的,但并不是阻抗越高越好,因为阻抗越高DCR也越高,对有用信号的衰减也越大。但一般也没有很明确的计算和选择的标准,主要看实际使用的效果,120R-600R之间都很常用。然后要看通过电流大小,如果用在电源线部分则要选额定电流较大的型号,用在信号线部分则一般额定电流要求不高。另外磁珠一般是阻抗越大额定电流越小。磁珠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比如对于3.3V、300mA电源,要求3.3V不能低于3.0V,那么磁珠的直流电阻DCR就应该小于1R,这种情况一般选择0.5R,防止参数漂移。对噪声的抑止能力来说,如果要求对于100MHZ的、300mVpp的噪声,经过磁珠以后达到50mVpp的水平,假设负载为45欧姆,那么就应该选225R@100Mhz,DCR<1R的磁珠, 225R又是怎么算出来的?(45ohm/50mV)*250mV=225ohm 。首先你要知道你要滤除的噪声的频段,然后选一个在该频段选一个合适的阻抗(实际的可以通过仿真得出大概要多大,仿真模型可以向厂商要),第二步确定该电路通过的最大电流,电路流过的电流确定了也意味着你要选多大额定电流的磁珠,接下来是确定磁珠的DCR(直流阻抗),根据后一级电路电压供电的范围就能算出允许的磁珠的DCR的范围。封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但要注意的是,磁珠的阻抗在你加电压后和规格书上的有点差别。要正确的选择磁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不需要的信号的频率范围为多少;2、噪声源是谁;3、需要多大的噪声衰减;4、环境条件是什么(温度,直流电压,结构强度);5、电路和负载阻抗是多少;6、是否有空间在PCB板上放置磁珠;前三条通过观察厂家提供的阻抗频率曲线就可以判断。

关于电感的知识整理

1.什么是电感?
百度百科介绍"电感器(Inductor)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电感器的特性与电容器的特性正好相反,它具有阻止交流电通过而让直流电顺利通过的特性。
2.电感的三个作用
1)通直流、阻交流。Z=jwL,频率越高阻抗越大。
2)阻碍交流的变化,保持器件工作电流的稳定。
3)滤波。
3.电路设计常用电感及其应用要点
根据电感的应用场合,可将电感分为高频信号用电感、一般信号用电感、电源用电感。一般情况下我们从器件手册上可以得到电感的参数有:
电感值
直流电阻
自谐振频率(Q最大时的频率)
额定电流
3.1 高频信号用电感
高频信号用电感主要用在射频信号上,一般哦们用不到,这里就不再深入研究。
3.2 一般信号用电感 

 

 3.3 电源用电感

电感用于滤波时,要考虑直流压降,且额定电流需大于工作电流,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设计DC/DC电路时,要计算一下电感值,计算公式如下:

一般来说DC/DC的输出需要电感LC虑除噪声,而LDO不需要电感的LC滤波。Π型滤波电路,不仅可滤源端,也可以滤终端,使之不会相互影响。

磁珠与电感的区别
1、 电感和磁珠都可以用于滤波,但是机理不一样。电感滤波是将电能转化为磁能,磁能将通过两种方式影响电路:一种方式是重新转换回电能,表现为噪声;一种方式是向外部辐射,表现为EMI(电磁干扰)。而磁珠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不会对电路构成二次干扰。
2、 电感在低频段滤波性能较好,但在50MHz以上的频段滤波性能较差;磁珠利用其电阻成分能充分地利用高频噪声,并将之转换为热能已达到彻底消除高频噪声的目的。
3、 从EMC(电磁兼容)的层面说,由于磁珠能将高频噪声转换为热能,因此具有非常好的抗辐射功能,是常用的抗EMI器件,常用于用户接口信号线滤波、单板上高速时钟器件的电源滤波等。
4、 电感和电容构成低通滤波器时,由于电感和电容都是储能器件,因此两者的配合可能产生自激;磁珠是耗能器件,与电容协同工作时,不会产生自激。
5、 一般,电源用电感的额定电流相对较大,因此,电感常用于需要通过大电流的电源电路上,如用于电源模块滤波;而磁珠一般仅用于芯片级电源滤波(不过,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大额定电流的磁珠)。
6、 磁珠和电感都具有直流电阻,磁珠的直流电阻相对于同样滤波性能的电感更小一些,因此用于电源滤波时,磁珠上的压降更小。
另外要注意一些电感和磁珠的共同点:
1) 额定电流。当电感的额定电流超过其额定电流时,电感值将迅速减小,但电感器件未必损坏;而磁珠的工作电流超过其额定电流时,将会对磁珠造成损伤。
2) 直流电阻。用于电源线路时,线路上存在一定的电流,如果电感或磁珠本身的直流电阻较大,则会产生一定压降。因此选型中,都要求选择直流电阻小的器件。
3) 频率特性曲线。电感和磁珠的厂家资料都附有器件频率特性曲线图。在选型中,需仔细参考这些曲线,以选择合适的器件。应用时,注意其谐振频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