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测试方案(简述)
1. 方案概述
1.1 测试目的
本方案针对锂离子电池、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等主流电池类型,通过标准化测试流程验证电池的功能完整性、性能稳定性、长期可靠性及极端工况安全性,确保电池符合GB/T、IEC等相关标准及产品设计要求,为电池研发定型、生产质检、批量交付及售后溯源提供科学依据。
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消费电子电池(手机/笔记本电池)、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户用/工业储能系统)及特种电池的测试工作,涵盖新电池研发验证、生产过程抽样检测、成品出厂全检及废旧电池残值评估场景。
1.3 引用标准
-
国标:GB 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
-
国标:GB/T 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
-
国标: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
国标:GB/T 18332.1-2009《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
-
行业标准:QC/T 74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国际标准:IEC 61960-3:2017《Secondary cells and batteries containing alkaline or other non-acid electrolytes - Part 3: Secondary lithium cells and batteries for portable applications》
-
国际标准:UL 1642-2022《Standard for Lithium Batteries》
-
国标:GB 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
-
国标:GB/T 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
-
国标: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
国标:GB/T 18332.1-2009《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
-
行业标准:QC/T 74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国际标准:IEC 61960-3:2017《Secondary cells and batteries containing alkaline or other non-acid electrolytes - Part 3: Secondary lithium cells and batteries for portable applications》
-
国际标准:UL 1642-2022《Standard for Lithium Batteries》
-
无人机专项:GB/T 38946-2020《无人机用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
新能源车专项:GB/T 38031-2021《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
新能源车专项:ISO 12405-4:2018《Electrically propelled road vehicles - Test specification for lithium-ion traction battery packs and systems - Part 4: Performance testing》
2. 测试准备
2.1 样品准备
| 电池类型 | 样品数量 | 样品要求 | 标识方式 |
|---|---|---|---|
| 消费电子锂电池 | 20块(10块常规测试,10块可靠性/安全测试) | 全新未激活,电压3.6~3.8V,外观无划痕,包装完整,附出厂COA | CE-Li-规格-序号(如CE-Li-3.7V/4000mAh-01) |
| 动力锂电池组 | 5组(2组常规测试,3组可靠性/安全测试) | 模组连接完好,BMS功能正常,SOC 50%±5%,无漏液鼓包 | EV-Li-规格-序号(如EV-Li-72V/100Ah-01) |
| 铅酸蓄电池 | 10块(5块常规测试,5块可靠性测试) | 电解液液位正常,端子无腐蚀,初始容量偏差≤±5% | LA-规格-序号(如LA-12V/20Ah-01) |
| 电池类型 | 样品数量 | 样品要求 | 标识方式 |
| — | — | — | — |
| 消费电子锂电池 | 20块(10块常规测试,10块可靠性/安全测试) | 全新未激活,电压3.6~3.8V,外观无划痕,包装完整,附出厂COA | CE-Li-规格-序号(如CE-Li-3.7V/4000mAh-01) |
| 动力锂电池组(新能源车) | 5组(2组常规测试,3组可靠性/安全测试) | 模组连接完好,BMS功能正常,SOC 50%±5%,无漏液鼓包,符合GB/T 38031安全指标 | EV-Li-规格-序号(如EV-Li-72V/100Ah-01) |
| 铅酸蓄电池 | 10块(5块常规测试,5块可靠性测试) | 电解液液位正常,端子无腐蚀,初始容量偏差≤±5% | LA-规格-序号(如LA-12V/20Ah-01) |
| 动力锂电池(无人机) | 15块(8块常规测试,7块可靠性/安全测试) | 高倍率型(持续放电10C),能量密度≥250Wh/kg,外观无鼓包,电压3.7~3.8V,附放电倍率检测报告 | UAV-Li-规格-序号(如UAV-Li-11.1V/5000mAh-01) |
2.2 测试环境要求
-
常规测试环境:温度25℃±2℃,相对湿度45%65%,大气压力86106kPa,无阳光直射、无强电磁干扰(电磁屏蔽≤30dB)。
-
环境适应性测试环境:通过高低温箱、湿热箱模拟-40℃85℃温度范围,10%98%湿度范围;振动台模拟5~2000Hz振动环境。
-
安全测试环境:独立通风测试间(换气次数≥10次/分钟),配备CO₂灭火器、防爆柜、应急喷淋装置,地面铺设绝缘橡胶垫。
2.3 测试工具与仪器配置
| 测试类别 | 仪器名称 | 规格型号 | 核心参数 | 用途 | 校准要求 |
|---|---|---|---|---|---|
| 电性能测试 | 电池充放电测试仪 | NEWARE CT-4008-5V30A-S | 电压范围0.15V,电流0.0130A,精度±0.05% | 容量、循环寿命、倍率性能测试 | 每季度校准,测试前验证满电电压 |
| 内阻测试仪 | HIOKI 3561 | 测试范围0.1mΩ~10Ω,精度±1% | 直流内阻(DCR)测量 | 每半年校准,用标准电阻块验证 | |
| 交流阻抗仪 | Solartron 1260 | 频率范围10μHz1MHz,阻抗0.01Ω10MΩ | 电化学阻抗(EIS)分析 | 每年校准,配套标准阻抗校准件 | |
| 电压巡检仪 | NI PXIe-6519 | 通道数32路,电压精度±0.001V | 电池组单体电压同步采集 | 每半年校准,用标准电压源验证 | |
| 安全测试 | 电池挤压试验机 | HT-1000B | 最大压力100kN,压力精度±0.5% | 挤压、针刺测试 | 每季度校准,用标准测力传感器验证 |
| 电池短路测试仪 | JBD-500A | 短路电流0~500A,响应时间≤1ms | 常温/高温短路测试 | 每季度校准,用分流器验证电流精度 | |
|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 | ESPEC SH-260 | 温度-40℃150℃,湿度10%98%,精度±0.5℃/±2% | 环境适应性及热失控测试 | 每年校准,用温湿度记录仪验证 | |
| 烟气分析仪 | Testo 350 | 可测CO、CO₂、HF等,精度±1ppm | 热失控气体成分分析 | 每半年校准,用标准气体校准 | |
| 辅助测试 | 电子天平 | METTLER PL2002 | 量程0~2000g,精度±0.01g | 电池质量及漏液量测量 | 每季度校准,用标准砝码验证 |
| 红外测温仪 | FLIR T640 | 测温范围-20℃~1200℃,精度±0.5℃ | 充放电及安全测试温度监测 | 每半年校准,用黑体炉验证 | |
| 振动冲击试验台 | SUZHOU SVS-1000 | 频率52000Hz,加速度050g | 振动、冲击可靠性测试 | 每年校准,用加速度传感器验证 | |
| 测试类别 | 仪器名称 | 规格型号 | 核心参数 | 用途 | 校准要求 |
| — | — | — | — | — | — |
| 电性能测试 | 电池充放电测试仪 | NEWARE CT-4008-5V30A-S(常规)/ CT-4008-15V100A(动力) | 常规:0.15V/0.0130A;动力:0.115V/0.01100A,精度±0.05% | 容量、循环寿命、倍率性能测试(含新能源车/无人机高倍率) | 每季度校准,测试前验证满电电压 |
| 内阻测试仪 | HIOKI 3561 | 测试范围0.1mΩ~10Ω,精度±1% | 直流内阻(DCR)测量 | 每半年校准,用标准电阻块验证 | |
| 交流阻抗仪 | Solartron 1260 | 频率范围10μHz1MHz,阻抗0.01Ω10MΩ | 电化学阻抗(EIS)分析 | 每年校准,配套标准阻抗校准件 | |
| 电压巡检仪 | NI PXIe-6519 | 通道数32路,电压精度±0.001V | 电池组单体电压同步采集 | 每半年校准,用标准电压源验证 | |
| 安全测试 | 电池挤压试验机 | HT-1000B | 最大压力100kN,压力精度±0.5% | 挤压、针刺测试 | 每季度校准,用标准测力传感器验证 |
| 电池短路测试仪 | JBD-500A | 短路电流0~500A,响应时间≤1ms | 常温/高温短路测试 | 每季度校准,用分流器验证电流精度 | |
|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 | ESPEC SH-260 | 温度-40℃150℃,湿度10%98%,精度±0.5℃/±2% | 环境适应性及热失控测试 | 每年校准,用温湿度记录仪验证 | |
| 烟气分析仪 | Testo 350 | 可测CO、CO₂、HF等,精度±1ppm | 热失控气体成分分析 | 每半年校准,用标准气体校准 | |
| 电池碰撞试验台 | HT-500C | 冲击加速度0200g,脉冲宽度0.110ms | 新能源车电池碰撞安全测试 | 每半年校准,用加速度传感器验证 | |
| 辅助测试 | 电子天平 | METTLER PL2002 | 量程0~2000g,精度±0.01g | 电池质量及漏液量测量 | 每季度校准,用标准砝码验证 |
| 红外测温仪 | FLIR T640 | 测温范围-20℃~1200℃,精度±0.5℃ | 充放电及安全测试温度监测 | 每半年校准,用黑体炉验证 | |
| 振动冲击试验台 | SUZHOU SVS-1000 | 频率52000Hz,加速度050g | 振动、冲击可靠性测试 | 每年校准,用加速度传感器验证 | |
| 低气压试验箱 | HS-1000L | 气压范围1101kPa,温度-40℃80℃ | 无人机电池高空低气压环境测试 | 每年校准,用气压标准仪验证 |
3. 核心测试项目、仪器设置及案例
3.1 功能测试(验证电池基础功能有效性)
3.1.1 充放电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电池能否正常充放电,匹配设计的充放电逻辑。
仪器设置:电池充放电测试仪,充电模式设为恒流恒压(CC-CV),放电模式设为恒流(CC);电压采样率1Hz,电流波动控制在±0.1A内。
测试步骤:
-
将电池样品连接至测试仪,静置30min,记录初始电压(V0)。
-
充电阶段:按规格书设定充电电流(如1C,即4A for 4000mAh电池),充电至截止电压(如4.2V)后转恒压,直至电流降至0.05C(0.2A)停止,记录充电时间(T1)及充电容量(C1)。
-
静置1h,记录电压(V1);放电阶段:按1C电流放电至截止电压(如2.75V),记录放电时间(T2)及放电容量(C2)。
-
重复充放电3个循环,观察各阶段电池状态及数据稳定性。
测试案例:以型号为CE-Li-3.7V/4000mAh的手机锂电池为例
| 循环次数 | 充电容量(mAh) | 充电时间(min) | 放电容量(mAh) | 放电时间(min) | 功能判定 |
|---|---|---|---|---|---|
| 1 | 4080 | 72 | 4020 | 67 | 正常 |
| 2 | 4050 | 71 | 4010 | 67 | 正常 |
| 3 | 4060 | 71 | 4005 | 67 | 正常 |
| 判定标准:放电容量≥额定容量的95%(即≥3800mAh),充放电过程无停充、停放、鼓包现象,判定为合格。 |
3.1.2 保护功能测试(针对带保护板电池)
测试目的:验证过充、过放、过流、短路保护功能有效性。
仪器设置:电池充放电测试仪+短路测试仪,过流保护测试电流设为3C/5C/10C三档,短路测试导线电阻≤50mΩ。
测试步骤及案例:以EV-Li-72V/100Ah动力锂电池组为例
| 保护类型 | 仪器参数设置 | 测试过程 | 预期结果 | 实际结果 | 判定 |
|---|---|---|---|---|---|
| 过充保护 | 充电电压76V(超额定1.05倍),电流10A | 持续充电至保护板动作 | 电压≥75V时切断充电回路 | 75.2V时切断,电压稳定无上升 | 合格 |
| 过放保护 | 放电电压50V(低额定0.7倍),电流20A | 持续放电至保护板动作 | 电压≤52V时切断放电回路 | 51.8V时切断,无续流 | 合格 |
| 过流保护 | 放电电流300A(3C) | 瞬间加载电流至300A | 10ms内切断回路 | 8ms内切断,无烧蚀 | 合格 |
| 短路保护 | 短路电阻50mΩ,监测响应时间 | 正极与负极直接短路 | 5ms内切断,无起火 | 4ms内切断,电池温度升至38℃ | 合格 |
3.2 性能测试(量化电池核心性能指标)
3.2.1 容量与能量密度测试
测试目的:精确测量电池实际容量及能量密度,评估续航能力。
仪器设置:电池充放电测试仪(精度±0.05%)+电子天平,充放电截止电压按规格书设定,环境温度控制在25℃±1℃。
测试步骤:
-
用电子天平称量电池质量(M,单位g),记录数据。
-
按1C电流恒流恒压充电至满电,静置1h;再按0.2C小电流放电至截止电压,记录放电容量(C,单位Ah)——此为额定容量。
-
按1C电流放电至截止电压,记录放电容量(C1C)及平均放电电压(Vavg)。
-
计算能量密度:质量能量密度(Wh/kg)= C1C×Vavg / (M/1000);体积能量密度(Wh/L)= C1C×Vavg / 电池体积(L)。
测试案例:某储能锂离子电池,规格为3.2V/280Ah,质量2.2kg,体积1.8L
测试数据:1C放电容量278Ah,平均放电电压3.1V
计算结果:质量能量密度=278×3.1/(2.2)=397 Wh/kg;体积能量密度=278×3.1/(1.8)=479 Wh/L
判定标准:储能锂电池质量能量密度≥300 Wh/kg,容量≥额定值的95%(即≥266Ah),判定为合格。
3.2.2 倍率性能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电池在不同充放电倍率下的性能稳定性,适配快充及大电流放电场景。
仪器设置:电池充放电测试仪,支持0.1C~10C宽倍率调节,电压、电流采样率提升至10Hz。
测试步骤及案例:以CE-Li-3.7V/4000mAh手机电池为例,测试不同放电倍率下的容量保持率
| 放电倍率 | 放电电流(A) | 放电容量(mAh) | 容量保持率(相对于0.2C) | 最高温度(℃) | 判定 |
|---|---|---|---|---|---|
| 0.2C(基准) | 0.8 | 4050 | 100% | 28 | 基准 |
| 1C | 4 | 4010 | 99.0% | 35 | 合格 |
| 2C | 8 | 3920 | 96.8% | 42 | 合格 |
| 5C | 20 | 3750 | 92.6% | 53 | 合格 |
| 10C | 40 | 3240 | 80.0% | 68 | 合格(≥70%即可) |
| 判定标准:10C放电容量保持率≥70%,各倍率下电池无鼓包、漏液,温度≤70℃,判定为合格。 |
3.2.3 低温性能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充放电能力,适配北方及高海拔场景。
仪器设置:高低温试验箱(温度精度±0.5℃)+充放电测试仪,低温环境稳定时间≥2h。
测试步骤及案例:以EV-Li-72V/100Ah动力电池为例,测试-20℃/-10℃/0℃下的性能
| 环境温度 | 充电容量(Ah) | 充电效率 | 放电容量(Ah) | 容量保持率(相对于25℃) | 判定 |
|---|---|---|---|---|---|
| 25℃(基准) | 102 | 98% | 100 | 100% | 基准 |
| 0℃ | 98 | 95% | 92 | 92% | 合格 |
| -10℃ | 85 | 88% | 80 | 80% | 合格 |
| -20℃ | 62 | 75% | 60 | 60% | 合格(≥50%即可) |
3.3 可靠性测试(验证长期使用稳定性)
3.3.1 循环寿命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电池在长期充放电循环后的容量衰减情况,确定使用寿命。
仪器设置:电池循环寿命测试系统(支持无人值守),充放电模式CC-CV/CC,循环截止条件为容量衰减至额定值的80%。
测试标准:按GB/T 31484-2015,动力锂电池循环寿命≥2000次(1C充1C放),储能锂电池≥3000次。
测试案例:某储能锂电池,额定容量280Ah,1C充1C放循环测试
| 循环次数 | 0 | 500 | 1000 | 2000 | 3000 | 3500 |
|---|---|---|---|---|---|---|
| 剩余容量(Ah) | 280 | 272 | 265 | 250 | 235 | 224(衰减至80%) |
| 结果分析:该电池循环3500次后容量衰减至80%,远超储能电池≥3000次的要求,可靠性优秀。 |
3.3.2 环境适应性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电池在高低温循环、湿热、振动等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
仪器设置:高低温湿热试验箱+振动试验台,按IEC 60068-2系列标准设定环境参数。
测试案例:动力锂电池高低温循环测试
循环曲线:-40℃(2h)→升温至25℃(1h)→85℃(2h)→降温至25℃(1h),共10个循环
测试前后性能对比:
| 性能指标 | 测试前 | 10次循环后 | 变化率 | 判定 |
|---|---|---|---|---|
| 放电容量(Ah) | 100 | 97 | -3% | 合格(≤5%) |
| 直流内阻(mΩ) | 15 | 16.2 | +8% | 合格(≤10%) |
| 绝缘电阻(MΩ) | 500 | 480 | -4% | 合格(≥100MΩ) |
3.4 安全测试(验证极端工况下的安全性)
3.4.1 挤压与穿刺测试
测试目的:模拟电池受外力撞击、挤压后的安全性能,防止起火爆炸。
仪器设置:电池挤压试验机,挤压速度5mm/min,穿刺针直径3mm(尖头),穿刺速度10mm/s。
测试标准:按GB/T 31485-2015,挤压/穿刺后电池无起火、无爆炸、无漏液,24h内电压无异常。
测试案例:手机锂电池(CE-Li-3.7V/4000mAh)挤压测试
测试过程:对电池进行单向挤压,直至壳体破裂或压力达到100kN,持续挤压5min后释放,观察24h。
测试结果:挤压至85kN时电池壳体轻微变形,无破裂;释放后电压3.6V(稳定),24h内无起火、漏液,电压维持3.58V。
判定:合格。
3.4.2 热失控测试
测试目的:模拟电池过热引发的连锁反应,评估热失控风险及扩散能力。
仪器设置:高低温试验箱(带防爆功能)+热电偶(测温精度±0.1℃)+烟气分析仪,升温速率5℃/min。
测试步骤及案例:以动力锂电池模组为例
-
将模组放入试验箱,在单体电池表面及模组内部布置5个热电偶,连接烟气分析仪。
-
以5℃/min速率升温,直至某一单体电池温度突升(热失控触发),记录触发温度、最高温度及气体成分。
-
热失控后持续观察1h,记录是否发生火焰扩散。
测试结果:45℃时单体电压异常,132℃触发热失控,最高温度486℃;烟气中CO含量0.8%,无HF;热失控仅局限于触发单体,未扩散至相邻电池。
判定标准:热失控触发温度≥120℃,无火焰扩散,有毒气体含量符合GB 30720-2014,判定为合格。
4. 测试数据记录与结果判定
4.1 数据记录要求
-
建立《电池测试原始记录表》,详细记录样品信息(型号、批次、生产日期)、测试环境(温湿度、气压)、仪器参数(型号、校准编号)、原始数据(电压、电流、容量等)及测试人员,附仪器输出曲线及照片。
-
异常数据需标注“异常”并说明原因(如测试中断、样品损坏),不可随意删除;对重复测试数据需注明“复测”及复测理由。
-
所有数据需在测试完成后24h内录入数据库,原始记录由测试人员及审核人员签字确认后归档,保存期≥3年。
4.2 综合判定标准
| 判定等级 | 判定条件 |
|---|---|
| 合格 | 1. 功能测试:充放电及保护功能正常;2. 性能测试:容量、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均≥标准值的95%;3. 可靠性测试:循环寿命及环境适应性满足要求;4. 安全测试:无起火、爆炸等安全风险;5. 环保合规(RoHS 2.0)。 |
| 不合格 | 1. 安全测试出现起火、爆炸、漏液;2. 性能指标低于标准值的85%(如容量<额定值85%);3. 循环寿命未达标准要求;4. 环保指标超标。 |
| 待验证 | 1. 测试数据异常但可复现(如某循环容量突降后恢复);2. 性能指标介于85%~95%之间;3. 环境测试后参数波动较大,需加倍抽样重测。 |
4.3 报告输出
测试完成后编制《电池测试报告》,内容包括:1. 测试概述(目的、范围、标准);2. 测试环境与设备;3. 测试过程与原始数据;4. 性能分析(容量、倍率、寿命等);5. 安全评估;6. 综合判定结果及改进建议。报告需附原始记录、曲线图谱及样品照片,由测试、审核、批准三级签字后生效。
5. 附录
-
附录A:电池测试原始记录表(模板)
-
附录B:测试仪器校准证书清单
-
附录C:电池安全测试应急处理流程
-
附录D:相关引用标准原文(节选)
397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