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放电管和压敏电阻使用

 1.气体放电管和压敏电阻的串联使用

https://wenku.baidu.com/view/26a73526af45b307e87197d3.html

  •   气体放电管和压敏电阻都不适合单独在交流电源线上使用。一个实用的方案是将气体放电管与压敏电阻串联起来使用。
  • 压敏电阻串联放电管,因两者内阻差异较大,串联后分压不同,可简单理解开启电压放电管击穿电压关断电压压敏电压,击穿电压通常两者接近为好,关断电压将直接影响气体放电管和压敏电阻串联触发动作后的恢复情况。
  • 压敏电压在交流电网中,一般比电网的峰值电压要高,约为峰值电压的0.7即RMS = 1/2√2  = 0.7,而峰值电压一般认为是交流电网电压的√2 倍。用公式表示为:VN = VNH ×√2 ÷0.7,式中的VN为压敏电压;VNH 为电网额定电压。实际经验AC一般为2.2~2.5倍区间,DC一般为1.8~2倍区间。

优点1:压敏电阻器与气体放电管串联,在不影响压敏保护水平的前提下,可略降低崩溃电压值,气体放电管可以阻断系统正常工作时压敏中的泄漏电流,减缓压敏电阻器的性能的劣化;

优点2:利用压敏电阻器响应速度快、非线性特性好、通流容量大等诸多优点,及时对电气设备进行保护,可以有效杜绝气体放电管放电时的续流问题、动作灵敏度问题、以及对于波头上升陡度较大的雷电波难以有效地抑制等问题。

续流问题:气体放电管在辉光放电区所需电压很大基本不存在续流问题,当转换为弧光放电区,由于电压值需求很小,很可能出现续流关断问题,导致电路异常。一般不建议将气体放电管直接连接在AC,LN电源线上,单级对地和差分连接,这样续流关断问题很容易引起问题,虽然AC 50HZ存在过零点可以对续流关断提供较好的条件,但是有些系统电压和电流存在不在一个相位问题。一般建议和压敏电阻一起使用,二者优势互补。压敏电阻非线性特性可以很好的抑制续流问题,维持续流电压一般在20~50V之间,当从辉光阶段转向弧光阶段,如果没有很好的遮断能力,放电管可能存在一直导通的问题,影响电路稳定。

优点3:这种气体放电管与压敏电阻的串联使用除了可以避免上述缺点以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降低限幅电压值。可以使用导通电压较低的压敏电阻,从而降低限幅电压值

推荐:防雷保护中压敏电阻串陶瓷放电管的好处是什么?详细点_百度知道

        下图左侧为气体放电管500V/1000A,右侧为压敏电阻(68V -VAC电压),当MGND部分出现浪涌电压,且电压幅值大于500V时,压敏电阻电阻迅速下降导通,气体放电管内部气体电离,形成通路,将MGND部分冲击泄放,当浪涌电压小于500V动作电压气体放电管进入弧光放电区,压敏电阻阻值迅速上升,将弧光放电所需的电压切断,从而防止续流关断的影响。压敏电阻同时得到保护。

气体放电管参考详解:气体放电管原理详细讲解  。

MOV-10D680K

GTCC23-501M-R01-2 

单独气体放电管 单独压敏电阻.

 气体放电管和压敏电阻串联使用的效果

 2.气体放电管可以替代TVS进行端口的防护吗?

答案:不可以,气体放电管的反应速度和TVS的反应速度不在一个量级,对于静电nS级别的反应速度,uS级别的气体放电管基本无防护作用。

ESD常见三种放电模型(HBM、CDM 和 MM)介绍 - 知乎 (zhihu.com)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区别的问题。首先,我需要回顾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确保信息准确。用户引用了四个来源,其中引用1、2、3、4提到了分级保护、压敏电阻的材料选型、气体放电管应用以及TSS管的原理。 首先,我要明确两者的基本定义工作原理。根据引用3,气体放电管用于泄放雷电流,反应速度较慢,通常作为第一级防护。而引用2提到压敏电阻是氧化锌材料的多晶半导体,用于限压,可能在第二级使用。此外,引用4提到半导体放电管(TSS)类似气体放电管,但使用半导体工艺,这可能帮助对比两者的差异。 接下来,我需要比较它们的材料结构。压敏电阻是陶瓷工艺的氧化锌材料,而气体放电管是陶瓷气体放电管,内部可能有惰性气体,如引用3所述。 响应速度方面,引用3指出气体放电管反应速度慢,需要第二级保护,而压敏电阻或TVS可能更快。导通特性方面,气体放电管导通后维持电压低,而压敏电阻有钳位电压,如引用3引用2提到的压敏电阻规格。 应用场景上,气体放电管用于共模或差模电路中的泄流,压敏电阻用于电源入口的浪涌吸收。寿命失效模式方面,压敏电阻可能因多次冲击性能下降,而气体放电管可能失效为开路或短路,如引用3提到的失效后需更换。 最后,用户可能需要了解选型考虑因素,如电压等级、通流能力等,引用2提到压敏电阻选型需要考虑规格,引用3提到气体放电管的选型参数。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对比,并正确引用来源。同时生成相关问题,如应用场景、选型方法等,帮助用户深入理解。</think>### 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的区别对比 气体放电管(GDT)压敏电阻(MOV)均为电子电路中常见的过压保护器件,但在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两者的详细对比: --- #### **1. 工作原理** - **气体放电管** 利用惰性气体(如氖、氩)在高压下的电离特性。当两端电压超过击穿阈值时,气体迅速电离形成低阻抗通路,将浪涌电流泄放到地[^3]。导通后维持电压极低(约20-50V),需通过限流或外部中断恢复[^3]。 **公式示例**:放电管导通条件为$V_{\text{击穿}} < V_{\text{浪涌}}$。 - **压敏电阻** 基于氧化锌(ZnO)半导体陶瓷的非线性伏安特性。电压超过阈值时,晶界层导通,通过吸收能量限制电压上升[^2]。其钳位电压较高(如20D规格对应标称电压130V),且可重复动作[^2]。 **公式示例**:压敏电阻电流与电压关系为$I = k \cdot V^{\alpha}$,其中$\alpha$为非线性系数。 --- #### **2. 材料与结构** - **气体放电管**:陶瓷外壳封装惰性气体,电极间无物理接触,依赖气体电离导通。 - **压敏电阻**:氧化锌颗粒烧结的多晶半导体陶瓷,微观结构形成“PN结”网络。 --- #### **3. 响应速度** - **气体放电管**:响应较慢(微秒级),通常需配合TVS等快速器件形成多级保护。 - **压敏电阻**:响应较快(纳秒级),可直接抑制瞬态过压。 --- #### **4. 导通特性** | **特性** | 气体放电管 | 压敏电阻 | |-------------------|---------------------------|---------------------------| | **钳位电压** | 极低(≈20-50V) | 较高(如130V@20D规格)| | **通流能力** | 强(可达数十kA) | 中等(依赖尺寸) | | **漏电流** | 无(截止时完全绝缘) | 存在微小漏电流[^3] | | **失效模式** | 可能短路或开路 | 老化后漏电流增大或开裂[^2]| --- #### **5. 应用场景** - **气体放电管** - 电源防雷器共模回路泄放雷电流 - 信号防雷器第一级泄流(需第二级限压) - **压敏电阻** - 电源入口浪涌吸收(如220V交流电源) - 与放电管串联阻断漏电流 --- #### **6. 选型要点** - **气体放电管**:需匹配标称直流击穿电压、通流容量、绝缘电阻。 - **压敏电阻**:根据标称电压(如05D对应16V)、能量耐受能力选择规格[^2]。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