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电路【串口-RS232-RS485】

1. 串口的电平与接口

TTL
一般板内或者是现在调试用的串口工具,直接使用TTL电平标准的UART。简单易用,成本低。缺点的是不能远距离传输。
高电平 5V -> 输出高电平最小值 V O H V_{OH} VOH 2.4V -> 输入高电平最小值 V I H V_{IH} VIH 2.0V -> 输入低电平最大值 V I L V_{IL} VIL 0.8V -> 输出低电平最大值 V O L V_{OL} VOL 0.4V -> 低电平 0V
还有3.3V的TTL电平。

RS-232
RS-232电气标准是负逻辑,逻辑0的电压范围是 +3V ~ +15V,逻辑1的电压范围是 -3V ~ -15V。-3V ~ +3V 为不稳定区。

RS-422 / RS-485
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 -(0.2~6)V 表示;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 +(0.2~6)V 表示。

针对异步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有 RS232、RS422、RS485 等
其对比区别如下:

接口标准RS-232RS-422RS-485
工作方式单端差分差分
节点数1发1收1发10收1发32收
最大线缆传输长度50英尺4000英尺4000英尺
最大传输速率20Kbps10Mbps10Mbps
最大驱动输出电压+/-25V-0.25V ~ +6V-7V ~ +12V
发送器输出信号电平(负载最小值)+/-5V ~ +/-25V ± \pm ± 2.0V ± \pm ± 1.5V
发送器输出信号电平(空载最大值)+/-25V ± \pm ± 6V ± \pm ± 6V
接收器输入电压范围 ± \pm ± 15V-10V ~ +10V-7V ~ +12V
接收器输入门限(逻辑判断) ± \pm ± 3V ± \pm ± 0.2V ± \pm ± 0.2V
发送器负载阻抗( Ω \Omega Ω)3K ~ 7K10054
接收器输入电阻( Ω \Omega Ω)3K ~ 7K ≥ \ge 4K ≥ \ge 12K

串口线用连接方式

  1. 公母头分为三种:公对母,公对公,母对母。这3种连接线都有交叉线直连线,所以总共有6种连接方式。
  2. DB9直连串口线:2对2,3对3,5对5。DB9交叉串口线:2对3,3对2,5对5。

2. RS-232

2.1 DB9接口

RS232接口标准出现较早,可实现全双工工作方式。在传输距离较短时(不超过15m),RS232 是串行通信最常用的接口标准。
RS-232 标准的串口最常见的接口类型为DB9(见下图),其对应引脚说明见下表,我们一般只用到其中的 2(RXD)、3(TXD)、5(GND) 引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DB9接口示意图
编号定义功能
1DCD数据载波检测
2RXD数据接收
3TXD数据发送
4DTR数据终端准备
5GND信号地
6DSR数据准备就绪
7RTS请求发送
8CTS清除发送
9RI振铃提示

2.2 RS232电路设计

RS232电路主要是一个电平转换电路,由主控芯片端的TTL电平转到输出接口端的RS232电平。如下图所示,使用MAX3232(3V-5.5V双路收发器,MAX3222是单路收发器)进行RS232串口输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 MAX3232电路图

C1+ 和 C1- 之间的电容称为:电荷泵电容
C2+ 和 C2- 之间的电容称为:电荷泵电容
V+ 和 V- 接到地的电容是:去耦电容

使用双向TVS管对RS232进行过压保护:
采用的SMAJ15CA的反向截止电压为15V,击穿电压为16.7 ~ 18.5V,既不会影响RS232正常通信时 ± \pm ± 15V 的通信电压范围,击穿电压也没有超过MAX3232作为接收器 ± \pm ± 25V的输入电压范围

MAX232MAX3232 的区别

  1. MAX232 是 5V 电压供电的,而 MAX3232 是 5v 或 3.3V 电压供电的。
  2. MAX232 功耗较大,供电电压 5V 时,耗电 5mA;而 MAX3232 功耗较小,供电电压 5V 或 3.3V 时,耗电 0.3mA。
  3. MAX232 外接 4 个 1uF 电容;而 MAX3232 外接 4 个 0.1uF 电容。
  4. 价格上略有差别。

3. RS-422 / RS-485

1. 传输距离与速度
RS-485标准的最大传输距离约为1200米,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ps。通常,RS-485采用平衡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体。平衡双绞线的长度与传输速率成反比,只有在20kbps速率以下,才可能使用规定最长的电缆长度。只有在很短的距离下才能获得最高速率传输。一般来说,15米长双绞线最大传输速率仅为1Mbps。同时,传输速率还受光电器件等中间元件的影响。

2. 阻抗匹配电阻
RS-485 网络采用直线拓朴结构,需要安装2个终端匹配电阻,用来避免信号反射问题。其阻值要求等于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一般取值为120 Ω \Omega Ω)。在短距离、或低波特率波数据传输时可不需终端匹配电阻,即一般在300米以下、19200bps不需终端匹配电阻。

3. 为什么支持32个设备连接
连接的设备数量与每个设备的输入阻抗(最小12k)以及485发送设备支持的差分负载(54 Ω \Omega Ω)相关
根据RS-485标准,当接收器的输入阻抗为单位阻抗时(最小为12k),总线上最多可以接32个节点,485的差分负载最大为54Ω,此时差分输出电压最小为1.5V。

如下图所示,到当485总线上接有32个节点时,总线A或B的共模负载为:
R A = R B = R I N n = 12 k 32 = 375 Ω R_{A} = R_{B} = \dfrac{R_{IN}}{n} = \dfrac{12k}{32} = 375\Omega RA=RB=nRIN=3212k=375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 RS485总线连接32个节点等效图

当增加终端电阻后,可以发现485总线的共模负载没有发生变化,但差模负载急剧减小,差模负载为:
R A B = R T 2 ∣ ∣ ( R I N n + R I N n ) = 60 ∣ ∣ ( 375 + 375 ) = 55.56 Ω R_{AB} = \dfrac{R_T}{2} || (\dfrac{R_{IN}}{n} + \dfrac{R_{IN}}{n}) = 60||(375 + 375) = 55.56 \Omega RAB=2RT∣∣(nRIN+nRIN)=60∣∣(375+375)=55.56Ω

因此当485总线的节点数达到最多以及增加终端电阻后,485总线的差模负载仍大于54Ω,根据RS-485的标准,差分输出电压最小为1.5V。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 RS485总线增加终端电阻等效图

4. 信号线上下拉电阻
根据RS-485标准,当485总线差分电压大于+200mV时,485收发器输出高电平;当485总线差分电压小于-200mV时,485收发器输出低电平;当485总线上的电压在-200mV ~ +200mV时,485 收发器可能输出高电平也可能输出低电平,但一般总处于一种电平状态,若485收发器的输出低电平,这对于UART通信来说是一个起始位,此时通信会不正常。

当485总线处于开路(485收发器与总线断开)或者空闲状态(485 收发器全部处于接收状态,总线没有收发器进行驱动)时,485总线的差分电压基本为0,此时总线就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状态。为了防止485总线出现上述情况,通常在485 总线上增加上下拉电阻(通常 A接上拉电阻,B接下拉电阻)。

上下拉电阻应根据485收发器输入阻抗总线上设备数量计算确定,保证总线电压在空闲时不处于门限内(确定最大值);同时也要考虑485收发器的驱动能力,保证差模负载阻抗大于54 Ω \Omega Ω。设外接上下拉电阻为 R P U R_{PU} RPU R P D R_{PD} RPD,差模负载计算公式为:
R A B = R T 2 ∣ ∣ ( R I N n ∣ ∣ R P U n + R I N n ∣ ∣ R P D n ) R_{AB} = \dfrac{R_T}{2} || (\dfrac{R_{IN}}{n} || \dfrac{R_{PU}}{n} + \dfrac{R_{IN}}{n} || \dfrac{R_{PD}}{n}) RAB=2RT∣∣(nRIN∣∣nRPU+nRIN∣∣nRPD)
当差模负载为54 Ω \Omega Ω时,计算得到上拉电阻(下拉电阻)与收发器输入阻抗的并联值为270 Ω \Omega Ω。为了保证可靠通信,一般485总线的上拉电阻(下拉电阻)与收发器输入阻抗的并联值应大于375 Ω \Omega Ω

RS485电路设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 MAX3485ED电路图

上下拉电阻计算

上图所示电路为接收 / 发送端电路,实际使用时为一对一连接,因此上下拉电阻 R P U R_{PU} RPU R P D R_{PD} RPD 实际为两个电阻并联值 (403 Ω \Omega Ω)。MAX3485ED(HTC公司)的接收输入阻抗 R I N R_{IN} RIN 为 12k Ω \Omega Ω,端接电阻 R T R_T RT 阻值为120 Ω \Omega Ω

因此此时的差模负载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可以看到大于54 Ω \Omega Ω,符合485驱动负载要求。

R A B = R T 2 ∣ ∣ ( R I N n ∣ ∣ R P U n + R I N n ∣ ∣ R P D n ) = 60 ∣ ∣ ( 6 k ∣ ∣ 403 + 6 k ∣ ∣ 403 ) = 60 ∣ ∣ ( 377.64 + 377.64 ) = 55.58 Ω R_{AB} = \dfrac{R_T}{2} || (\dfrac{R_{IN}}{n} || \dfrac{R_{PU}}{n} + \dfrac{R_{IN}}{n} || \dfrac{R_{PD}}{n}) = 60 || (6k || 403 + 6k || 403) = 60||(377.64 + 377.64) = 55.58 \Omega RAB=2RT∣∣(nRIN∣∣nRPU+nRIN∣∣nRPD)=60∣∣(6k∣∣403+6k∣∣403)=60∣∣(377.64+377.64)=55.58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6 RS485总线加上下拉电阻简化电路

如上图所示,图中电阻都是多个设备对应电阻的并联值。在空闲状态下,此时总线A、B线的差分电压可以计算得出:

V A − V B = 227.576 m V V_A-V_B=227.576mV VAVB=227.576mV

雷击、浪涌、静电保护

为了达到IEC61000-4-5或GB17626.5 标准,共模6KV,差模2KV的防雷测试要求,由 三端气体放电管 组成第一级防护电路,用于抑制线路上的共模以及差模浪涌干扰,防止干扰通过信号线影响下一级电路;还可以加上 热敏电阻(PTC,正温度系数) 或者 自恢复保险丝 组成二级防护电路,可以确保大部分能量通过电气放电管泄放掉;如果加上第三级防护,电路可以采用三个 半导体放电管(TSS管),分别接在A、B线之间和与地之间。

气体放电管标称电压 V B R W V_{BRW} VBRW 要求大于13V,峰值电流 I P P I_{PP} IPP 要求大于等于143A;峰值功率 W P P W_{PP} WPP要求大于等于1859W。TSS管标称电压 V B R W V_{BRW} VBRW 要求大于8V,峰值电流 I P P I_{PP} IPP 要求大于等于143A;峰值功率 W P P W_{PP} WPP 要求大于等于1144W。

在上面电路中,气体放电管(GDT) 采用了雷卯电子的3R090-5S,直流击穿电压90V,脉冲放电电流5kA。当GDT两端的电压增大时,放电管中的气体由于产生的电荷开始电离。增加的电流将产生雪崩效应,将GDT转换为虚拟短路,允许电流通过器件。

选用ESD二极管(SM712),进行后续的静电防护。在正常工作条件下,TVS具有很高的对地阻抗;理想情况下它是开路。保护方法是通过PN结的低阻抗雪崩击穿将瞬态导致的过压箝位到电压限值。SM712的独有特性是具有 +13.3V 和 –7.5V 的非对称击穿电压,与 +12V 至 –7V 的收发器共模范围相匹配,也没有超过MAX3485ED的 ± \pm ± 15V输入电压范围,从而提供最佳保护。

滤波设计

采用了共模电感(AWPC00453226102M00),该共模电感的阻抗为 1000 Ω / 100 M H z 1000\Omega / 100MHz 1000Ω/100MHz,直流电阻为 113 m Ω 113m\Omega 113mΩ

共模电感能衰减滤除共模电流,双向抑制共模EMI干扰

  1. 共模电感能够抑制共模电流。当共模信号流经共模电感时,此时流经共模电感两个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同,电流在线圈中产生的磁通相互叠加,此时表现共模电感为大电感,使线圈呈现出高阻抗,从而对共模电流产生衰减滤除的作用。 当差模信号流经共模电感时,此时流经共模电感两个线圈中电流方向相反,电流在线圈中产生的磁场相反并相互抵消,此时共模电感表现为低阻抗,对差模信号影响非常小。
  2. 抑制共模EMI干扰方面,共模电感不仅仅是可以抑制外部的共模信号传入,同时也能够抑制本身产生的共模信号向外界传输,这个是双向抑制。
  3. 但由于共模电感在绕制加工时,一般不会绕满一周,或者由于绕制工艺、绕制紧密程度不同,两个绕组未必完全一致,这就导致了共模电感会存在一定的磁通泄露,也就给差模电感的形成提供了合理性。所以共模电感一般会有一定的差模漏感,因此共模电感对差模信号也有一定的抑制和滤波作用。
  • 2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着计算机在工业的广泛应用控制局域网络也深入应用到各行各业之中现行的诸多控 制系统若采用单机控制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设备控制的要求因为往往我们所控制的设备 只是整个系统的一个基本单元它既需要外部输入一些必要的信息同时也需要向外部输出自 身的运行参数和状态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采用控制网络技术将众多设备有机地连成一体以 保证整个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目前在我国应用的现场总线中RS-485/RS-422 使用最为 普遍当用户要将基于标准的RS-232 接口设备如PC 机连接至由RS-485/RS-422 构成 的通讯网络时则必须作RS-232和RS-485/RS-422之间的电平转换传统的做法是在设备 内扩展一个通讯适配卡由通讯适配卡实现电平转换内部主机再通过并行总线读出或写入数 据显然这种设计方法存在下列缺点 A.由于适配卡是基于某一种总线标准扩展的而不是基于RS-232电平标准所以其应用 范围受到限制只能一种适配卡适用一种总线如ISA 适配卡不可能插入STD总线或用户自 定义的总线其通用性较差 B.虽然实现的仅仅是电平转换但是由于需要考虑与扩展总线的接口和增加一个标准的 UART 并且需要占用系统的其它宝贵资源使硬件和软件变得过于复杂 C.复杂的硬件设计大大增加了元器件的数目和电路板面使适配卡的成本过高 D.由于采用内置插卡方式使变更通信方式比较麻烦如将半双工通信方式设置为全双工 方式等另外维修和测试也比较麻烦 E.对于现有的基于RS-232的设备在无法变动系统软件和硬件的情况下显然适配卡无 法将这些设备连成基于RS-485或RS-422通信网络的分布式系统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同时考虑到RS-232 接口的自身特点我们设计了一种小巧的无须外部供电的智能收发转换器实 现RS-232和RS-485/RS-422之间的电平转
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方式,常用于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递。串口通信涉及到几个重要的概念,包括UART、RS232、RS422和RS485。 UART代表通用异步收发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它是指一种硬件电路,用于实现串行数据传输。UART负责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并进行传输,同时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供主设备使用。UART通常使用两条线进行传输,一条用于发送数据,一条用于接收数据。 RS232是一种串口通信标准,常用于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它使用串口连接并使用DB-9或DB-25连接器。RS232定义了传输数据的电气特性和信号电平,以及传输的协议。RS232支持全双工通信,即可以同时传输和接收数据。 RS422是一种更为先进的串口通信标准,用于在长距离和高速传输的环境下进行数据传输。RS422可以同时传输数据和接收数据,并使用四线电缆进行传输。RS422使用差分信号来提高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距离。 RS485是另一种串口通信标准,也适用于长距离和高速传输环境。RS485可以连接多个设备,允许多个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RS485也使用差分信号进行传输,提供了更高的传输距离和抗干扰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需要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传输,首先需要确定要使用的串口标准。如果是较短距离和低速传输,可以选择RS232;如果是较长距离和高速传输,RS422或RS485可能更适合。然后,需要配置对应的硬件设备和软件驱动程序来实现串口通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送端将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并通过所选的串口标准进行传输,然后接收端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进行处理。 总之,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需要了解UART、RS232、RS422和RS485等概念。选择合适的串口标准来进行数据传输,并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和软件驱动程序来实现串口通信。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卯木丶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